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妊娠下腹胀、阴道出血、宫腔出血会诊案

杨某,女,25岁。

胚胎移植术后12 +3 周,因为供精妊娠,家庭存在纠纷,经常吵架生气。阴道出血1次,曾经住院治疗,阴道出血控制之后出院。出院1周,因下腹紧缩感半天,宫腔积液难消,持续明显增多,两侧少腹胀,于2020年7月29日第二次入院。

7月20日B超检查:子宫增大,宫内见一胎儿,胎心、胎动可及,胎心率156次/分;双顶径27mm,股骨长12mm,羊水最深前后径约42mm;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厚度18mm,成熟度0级,其下缘覆盖宫颈内口。宫腔底部羊膜腔外见范围约47mm×15mm×51mm液性暗区,内透声欠佳。宫颈管长度约30mm,宫颈内口闭合。检查结果:宫内单胎存活(约14周),宫腔积液。

7月21日B超检查:宫内单胎妊娠如孕14周,宫腔积液。宫内见一胎儿回声,脊柱排列规则,胎心搏动及胎动可见。双顶径27mm,股骨长14mm,羊水深度34mm,胎盘位于后壁,功能0级。宫腔下段宫颈内口处可见范围约22mm×6mm×20mm的液暗区,宫腔底部可见范围48mm×14mm×49mm液暗区。

7月28日B超检查:宫内单胎妊娠如孕15周,宫腔积液。宫内见一胎儿回声,脊柱排列规则,胎心搏动及胎动可见。双顶径32mm,股骨长16mm,羊水深度47mm,胎盘位于后壁,功能0级。宫下段宫颈内口处可见范围约23mm×7mm的液暗区,宫腔底部可见范围60mm×21mm×40mm液暗区。住院期间使用补益的安胎药物治疗。

会诊一: 2020年7月30日。现每晚两侧少腹发胀,无阴道出血。生育史:0-0-1-0,2020年1月胚胎移植术后生化妊娠1次,2015年人工流产1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弦。

中医诊断: 妊娠胞阻(胞宫虚寒,冲任气阻)。

治法: 温经止血,调气安胎。

方药: 胶艾汤加味。

熟地黄15g,炒白芍10g,川芎6g,当归6g,阿胶9g(烊冲),艾叶6g,炙甘草6g,香附炭6g,荔枝核6g,乌药3g,蒲黄炭6g,4剂。

会诊二: 2020年8月4日。腹胀已除,自觉腹围明显缩小,大便稍干,易醒,乏力。D-二聚体0.99mg/L。B超检查示宫腔积血42mm×17mm。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软。

方药: 守上方,加党参15g,炙黄芪12g,酸枣仁15g,6剂。

会诊三: 2020年8月10日。无腹胀,偶觉少腹抽感。舌脉如上。

方药: 胶艾汤加味。

熟地黄15g,炒白芍10g,川芎6g,当归6g,阿胶9g(烊冲),艾叶6g,炙甘草6g,砂仁5g(杵冲),荔枝5枚(吃肉,壳、核入煎),杜仲12g,柏子仁15g,4剂。

会诊四: 2020年8月14日。患者今日出院,无腹胀,二便正常,门诊继续调理。8月13日B超示宫内单活胎如孕17 +4 周,宫腔积液:39mm×12mm×49mm,S/D5.40。

方药: 胶艾汤加味。

川芎6g,艾叶6g,阿胶9g(烊冲),炙甘草6g,当归6g,炒白芍10g,熟地黄15g,砂仁5g(杵冲),香附炭6g,杜仲12g,菟丝子12g,7剂。

【按语】患者的发病与生气直接相关,故除了阴道出血之外,两侧少腹发胀,是其主要症状之一。在使用《金匮要略》治疗胞阻的胶艾汤之外,必须加用调气、行气的药物,一是解除临床腹胀的症状,二是通过调气、行气药物,达到气行则血行,消除宫腔积血的效果。用药4剂,腹胀即消,腹围缩小,宫腔积血吸收,效果十分明显。当前中医妇科病房保胎治疗普遍存在忌讳使用行气的药物,有气行则血动之虑,这成为影响保胎疗效的一大障碍。主管医师承认,患者多次提及腹胀症状,都没有引起注意。当滞气不行,宫腔积血非但难消,还可能有增无减。 rAP+g61oyAhRCMiGuWL8p0k69VXZCSKjBML4rnYuIalWBFGx7DyQO+Y1Jd73O9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