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项目一
感冒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1.掌握感冒的治则及各证型的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剂。

2.熟悉感冒的定义、病因病机及鉴别诊断。

3.了解感冒的历史源流、其他疗法及预防调护。

技能要求

1.能够对感冒进行正确的诊断鉴别并具备辨证论治的能力。

2.运用已有知识应答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要点。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疫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外感疾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两季为多。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若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黄帝内经》中已有外感风邪引起感冒的论述,如《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论述太阳病时,以桂枝汤治表虚证,以麻黄汤治表实证,提示感冒风寒有轻重之分,这为感冒的辨证治疗奠定了基础。感冒病名则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该书在“伤风方论”论及参苏饮时谓其:“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黏。”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中寒二》提出本病病位在肺,治疗应分立辛温、辛凉两大法则。及至明清,多将感冒与伤风互称,并对虚人感冒也有进一步的认识,提出扶正达邪的治疗原则。至清代,随着温热病学说的兴起与发展,不少医家逐渐认识到本病之发生与感受时行之气相关,林珮琴在《类证治裁·伤风》中明确提出了“时行感冒”之名。

西医学中普通感冒(伤风)、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而表现感冒证候者,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考点:病因

感冒是因感受六淫、时邪疫毒,侵犯肺卫,以致卫表不和,肺失宣肃为病。

1.常见病因

(1)风邪:①风邪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外因:“风为百病之长”“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为外感病致病之先导。气候骤变,淋雨受凉,出汗后伤风易致风邪侵袭患病。②风邪常兼夹当令之气相合为病:冬季多夹寒(风寒);春季多夹热(风热);夏季多感暑;梅雨多为湿邪;秋季多燥。

(2)时行疫毒:时行疫毒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在致病因素,明代吴又可指出这种邪气的特点是致病性强,从口鼻而入,有传染性,易于流行。多由四时六气失常,非其时而有其气伤人致病。在这种情况下,人体抗御外邪的能力相对减弱,造成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大面积的发病,且无季节性。时行疫毒也可兼夹寒、热、暑、湿、燥邪,但以风寒、风热居多。

2.病机概要

考点:感冒的病位、基本病机

(1)基本病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

(2)病位:在肺卫。因病邪在外、在表,故尤以卫表不和为主。

(3)病理性质:属表实证,但有寒热之分。若感受风寒湿邪,则皮毛闭塞,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感受风热暑燥,则皮毛疏泄不畅,邪热犯肺,肺失清肃。

(4)病理因素:风寒、风热、暑湿、秋燥、时行病毒、气虚、阴虚。

(5)病机转化:由于感邪不同及体质的强弱差异,在病程中且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初起外邪袭表,肺卫功能失调,风热不解,或寒郁化热,则可转为肺热证;病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以致内外俱实,发为表寒里热证;或感受时行病毒,病邪入里化热迅速,里热充斥内外而成热毒炽盛,病情急且重;若反复感邪,正气耗损,由实转虚,或体虚感邪,正气愈亏,则转为本虚标实证。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主症:初起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常见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咳嗽、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身体酸楚等。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患者数剧增,且病症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2)次症:胸闷,恶心,脘痞,纳呆,便溏,咽干,少痰,手足心热等。

2.病史

(1)病史特征:可有反复感冒病史。

(2)诱发因素:可有气候骤变、淋雨受凉、劳倦、汗出当风等诱因。四季皆可发病,而以冬、春季为多。

3.相关检查

(1)血常规: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常增多,有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2)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测定:如用免疫荧光法、血清学诊断法、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等,以判断病毒的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

(3)细菌培养:以确诊细菌感染和判断细菌的类型。

(4)其他检查:2009年4月30日我国已研究出甲型H1N1流感特异灵敏的快速诊断办法,当发现可疑病例的时候,即可用特异的诊断试剂确定或者排除。

(5)胸部X线摄片:有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症状者,胸部X线摄片可见肺纹理增粗。

(二)病证鉴别

1.感冒与风温早期的鉴别 感冒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温病必有发热甚至高热;感冒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身凉、脉静,温热病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入里的证候。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见表2-2。

表2-2 感冒与风温早期的鉴别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普通感冒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继发他病;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他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见表2-3。

考点: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

表2-3 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

3.感冒与鼻渊 鼻渊有鼻塞流涕,多腥臭而浊,一般无恶寒发热,病程长,反复发作,不易治愈。

4.感冒与乳蛾 乳蛾有发热、恶寒、咽痛等症,查咽部两侧红肿胀大,常有黄、白色脓样分泌物。

5.感冒与麻疹 麻疹初起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与感冒相似,但麻疹伴有目赤畏光、眼胞浮肿、多泪、口腔两颊有麻疹黏膜斑等。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实证者,形体壮实,正气未衰,病程短;虚证者多年老或大病后以及素体虚弱者,病程长,缠绵难愈,兼见虚象。

2.辨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见表2-3。

3.辨风寒与风热 见表2-4。

考点: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鉴别要点

表2-4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鉴别

4.辨体虚感冒的气虚、阴虚 气虚感冒多在感冒见症的基础上,兼见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自汗等气虚症状;阴虚感冒多在感冒见症的基础上,兼见心烦口干、手足心热、少汗等阴虚症状。

5.辨兼夹症 夹湿多见梅雨季节,症见身热不扬、头胀或重如裹、胸闷口淡或黏等湿滞症状;夹暑多见于长夏季节,症见身热有汗、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等暑湿症状;夹燥多见于秋季,症见鼻燥咽干、咳嗽少痰、口渴舌红等燥热症状;夹食多见于饱食过度,身热、嗳腐吞酸、脘胀纳呆、恶心腹泻,苔腻等食滞症状。

(二)治疗原则

考点:治疗原则

感冒病位在肺卫,主要在卫表。治疗应因势利导,从表而解,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意,以解表达邪为原则。根据所夹邪气不同选用辛温、辛凉、辛润、清暑解表等法;至于体虚感冒,则属正虚邪实,治当扶正祛邪,切忌专行发散,重伤正气;对于时行感冒,因其常易化热,发生传变,故清热解毒是常用的重要治则。

(三)分证论治

考点:各证型的证候、基本病机、治法、方药

1.常人感冒

(1)风寒束表证

证候 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薄,无汗,头痛,肢节酸疼,苔薄白,脉浮紧。

审证求机 本证的辨证要点为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痛,流清涕,脉浮紧;基本病机为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内闭,肺气不宣。

治法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代表方 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加减。

临床运用 ①表寒重,头痛、身痛、憎寒、发热、无汗者,配麻黄、桂枝以增强发表散寒之力;②表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者,用羌活胜湿汤加减;③湿邪蕴中,脘痞、食少、呕恶,或有便溏,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半夏化湿和中;④头痛甚者(前额),加白芷散寒止痛;鼻塞重者,加苍耳子、辛夷以通鼻窍;⑤风寒夹湿兼内热者,用九味羌活汤散寒除湿,兼清里热。

(2)风热犯表证

证候 身热较重,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审证求机 本证的辨证要点为热重寒轻,头胀痛,流黄浊涕,口干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基本病机为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治法 辛凉解表。

代表方 银翘散加减。

临床运用 ①若风热上壅,头胀痛较甚,加桑叶、菊花、蔓荆子以清利头目;②痰阻于肺,咳嗽痰多,加浙贝母、前胡、杏仁化痰止咳;③痰热较盛,咳痰黄稠,加黄芩、知母、瓜蒌皮;④热毒壅阻咽喉,乳蛾红肿疼痛,加射干、马勃、板蓝根清热解毒利咽;⑤肺热素盛,风寒外束,热为寒遏,烦热恶寒、少汗、咳嗽气急、痰稠、声哑,可用石膏合麻黄内清肺热,外散表寒;⑥时行感冒热毒症状重者,高热、恶寒或寒战、头身痛、咽喉肿痛、咳嗽气粗等,常加贯众、蚤休(重楼)、板蓝根、大青叶等清热解毒药,以祛时行病毒。

(3)暑湿伤表证

证候 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审证求机 本证的辨证要点为外感表热证兼暑湿症;基本病机为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治法 清暑祛湿解表。

代表方 新加香薷饮加减。

临床运用 ①暑热偏盛,可加黄连、栀子、黄芩、青蒿清暑泄热;②湿困卫表,肢体酸重疼痛较甚,加藿香、佩兰等芳化宣表;③里湿偏盛,口中黏腻,胸闷脘痞,泛恶,腹胀,便溏,加苍术、白蔻仁、半夏、陈皮和中化湿;④小便短赤加滑石、甘草、赤茯苓清热利湿。

2.虚体感冒

(1)气虚感冒

证候 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审证求机 本证的辨证要点为风寒束表证伴气虚证;基本病机为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侵袭。

治法 益气解表。

方药 参苏饮加减。

临床运用 ①表虚自汗,易伤风邪者,可常服玉屏风散加灵芝以益气固表,增强抗病能力。②恶寒重,发热轻,四肢欠温,语音低微,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为阳虚外感,当助阳解表,用再造散加减,药用党参、黄芪、桂枝、附子、炙甘草、细辛、防风、羌活。若寒甚无汗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寒轻有汗者用桂枝加附子汤。

(2)阴虚感冒

证候 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审证求机 本证的辨证要点为风热表证伴阴虚内热症;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虚,外受风热,表卫失和。

治法 滋阴解表。

方药 加减葳蕤汤加减。

临床运用 ①阴伤较重,口渴咽干明显,加沙参、生地黄、麦冬以养阴生津;②若素体血虚,或失血之后,复感外邪而致血虚感冒,症见身热、无汗、头痛、面色无华、唇甲色淡、心悸头晕、舌淡苔白、脉细弱。治以养血解表,方用葱白七味饮。恶寒较重者,加苏叶、荆芥、防风;身热较甚者,加金银花、连翘。

(四)其他疗法

1.中成药疗法 风寒感冒,选感冒软胶囊;风热感冒,可服用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柴黄片、抗病毒胶囊;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明显者,服用银黄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颗粒;正气不足,易患感冒用玉屏风颗粒;风寒暑湿外感用藿香正气丸(水、液、软胶囊);时行感冒,可服用抗病毒颗粒、板蓝根颗粒等。

2.针灸疗法 主穴取风池、大椎、曲池。风寒者加列缺、迎香、风门;风热者鱼际、内庭、外关、尺泽;阳虚加足三里、膏肓俞;阴虚、血虚加三阴交、肺俞、血海、复溜。风寒、风热、暑湿者均用泻法,风寒、阳虚、气虚者并可加灸,阴虚、血虚者针用补法。每日1次,每次5~6穴,留针20~30分钟。

3.刮痧疗法 用边缘平滑的陶瓷小汤匙蘸润滑油(花生油或麻油等植物油)刮颈背。颈部自风池穴而下,刮背部从脊柱两旁自上而下,刮时用力均匀,不要太重,防止刮破皮肤,刮至出现紫色出血点为止。对风寒、风热、暑湿感冒均可适用。

【预防与调护】

1.饮食起居 注意防寒保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淋雨及过度疲劳。饮食宜清淡,富营养的半流质,辅以新鲜蔬菜、水果为宜,忌油腻之品。

感冒流行季节,应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防止交叉感染。选择药物预防,冬春风寒当令,可用贯众、紫苏、荆芥、甘草等水煎,顿服,连服3天;夏月暑湿当令,可用藿香、佩兰、薄荷煎汤以代茶饮;时行感冒流行期间,可用贯众、板蓝根煎服或泡水代茶饮,连用2~3日。

2.正确护理 病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避免直接吹风。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出汗、脉象、舌苔等。中药煎煮时间宜短,一般沸腾后15分钟即可,以保留芳香挥发有效物质。无汗者宜服药后进热粥或覆被以取汗,汗后及时换干燥洁净衣服以免再次受邪。高热患者应卧床休息,汗出后用毛巾擦干,换去湿衣。

【结语】

感冒是以感受风邪为代表的六淫、时邪病毒,侵犯肺卫,引起肺卫功能失调,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全身不适为临床特征的常见外感病证,以冬春季为多。病机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治疗以解表达邪为原则,但应分清风寒、风热与暑湿及兼夹病邪的不同,而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解表清暑祛湿等治法祛除表邪。时邪疫毒又当以清热解毒为治疗重点。感冒的治疗一般禁用补法,以免敛邪,但若体虚外感,又当在解表剂中佐以益气、助阳、滋阴、养血等补益之品,以扶正祛邪。正确的煎药、饮食等调护,有助感冒的迅速康复。感冒的预防很重要,尤其是对时行感冒流行趋势的地区、单位,更应尽早采取措施,以免蔓延。

附:实践技能、医学综合相关考点模拟题

一、《中医内科学》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相关考点模拟题

第一站 病案分析(总分40分。中医内科病案分值占20分)

张某,男,22岁,学生。患者昨天下午因气温升高于今晨6时左右突发高热,伴头痛,微恶寒,鼻塞,流浊涕,咽痛。T 39.5℃,P 106次/分,R 21次/分,BP 115/70mmHg。神志清,精神差,面红,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心率106次/分,律齐,无杂音,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血常规:WBC 12.6×10 9 /L,N% 83%。胸片示肺纹理增粗。

中医疾病诊断(4分):感冒(常人感冒)。

中医证候诊断(4分):风热犯表证。

辨病辨证依据(5分)

1.辨病 以突发高热,伴头痛、鼻塞、流浊涕、咽痛等为主症,诊断为感冒(常人感冒)。

2.辨证 突发高热,伴头痛、微恶寒、鼻塞、流浊涕、咽痛。查体:精神差,面红,咽部充血,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辨证为风热犯表证。

3.病因病机分析 因气温升高,邪热犯表,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而引发本病。病证鉴别(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生不考):略。

治法(2分):辛凉解表。

代表方(2分):银翘散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3分):

金银花15g 连 翘15g  竹 叶10g 荆芥穗10g 淡豆豉10g

薄荷6g (后下) 生石膏20g (先煎) 菊 花10g 牛蒡子10g 芦 根30g

煎服法: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二站 中医临证(含中医技术操作、病史采集、中医临床答辩三部分。分值共35分,20分钟)

感冒病史采集举例(现场口述)(10分)

根据试题提供的“患者主诉”,回答如何询问现病史及相关病史。

患者李某,女性,30岁。发热伴鼻塞、流涕3天。

(一)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的鉴别诊断问诊

(1)发病的病因和诱因:有无感寒、受风,有无去过疫区或与流感患者接触过,有无接触过禽类或病死动物类等。

(2)针对主症(发热)询问:发热时体温最高和最低的温度,是否持续发热,有无恶寒及与发热关系,有无喷嚏、汗出、咳嗽、咽痛、头痛。

(3)相关鉴别诊断的问诊: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的情况,有无胸痛、咳嗽等,有无流清涕或浊涕。

2.诊疗经过

(1)是否到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如血、尿、粪常规,血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等,结果如何。

(2)用过何种药物,做过何种治疗,疗效如何。

3.发病以来一般情况问诊,如精神、饮食、睡眠情况等。

(二)相关病史

1.相关的其他病史。既往有无类似发作史,有无糖尿病、结核病、妇科病或服用免疫抑制剂病史,有无肿瘤家族史、月经史、婚育史及不洁性交史。

2.有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要求:问诊顺序合理,条理清晰,体现中医临床思维。

第三站 西医临床(含体格检查、西医操作、西医临床答辩三部分。分值占25分,20分钟。本教材略)

二、《中医内科学》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模拟题

(一)A1型题

1.感冒的主要病机是(  )

A.肺失宣降 B.肺气失宣 C.卫表不和

D.营卫不和 E.肺肾不固

2.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引起感冒,取决于(  )

A.起居失常 B.寒温失常 C.饮食不当

D.正气强弱 E.气候突变

(二)A2型题

1.李某,男,23岁。身热较著,微恶风,汗出不畅,头胀痛,咳嗽,咳黄黏痰,咽喉肿痛,鼻流浊涕,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其治疗宜首选的方剂是(  )

A.桑菊饮 B.香薷饮 C.加减葳蕤汤

D.荆防败毒散 E.止嗽散

2.患者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疼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舌苔薄白而润,脉浮。其治法是(  )

A.散寒解肌 B.辛温解表 C.调和营卫

D.散寒止痛 E.发汗解肌

(三)A3型题

王某,男,27岁。恶寒甚,发热轻,自汗出,头身疼痛,鼻塞,咳嗽痰白,声低息短,倦怠乏力,舌质淡,苔白,脉浮无力。

1.该患者的证候属于(  )

A.风寒束表证 B.暑湿伤表证 C.风热犯表证

D.阴虚感冒 E.气虚感冒

2.其治法是(  )

A.辛温解表 B.化湿解表 C.滋阴解表

D.养血解表 E.益气解表

3.其治疗首选方是(  )

A.参苏饮 B.荆防败毒散 C.麻黄汤

D.新加香薷饮 E.桂枝汤

4.若表虚自汗,易伤风邪者,可常服(  )

A.玉屏风散 B.银翘散 C.葱豉桔梗汤

D.加减葳蕤汤 E.防风汤

(四)B型题

A.荆防败毒散 B.银翘散 C.新加香薷饮

D.加减葳蕤汤 E.参苏饮

1.风寒束表型感冒的首选方是(  )

2.风热犯表型感冒的首选方是(  )

3.气虚感冒的首选方是(  )

【参考答案】

A1型题:1.C 2.D

A2型题:1.A 2.B

A3型题:1.A 2.A 3.B 4.A

B型题:1.A 2.B 3.E ot/sxfjcycjhphhOMMFmw29xq6UOQA7skVEQqTlBarNjYBtyPU8MBqS2BNCVfD9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