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项目二
中医内科辨证论治纲要

学习目标
素质目标

培养严谨求实的中医临床思维。

知识目标

1.掌握中医内科的病、证、症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中医内科疾病的辨治原则。

2.熟悉中医内科的临证程序。

3.了解中医内科疾病的预防与调护。

技能目标

学会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中医内科的病、证、症的概念及其关系

病,即疾病,是特定病因作用于人体后,正邪相争而引起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亦即邪正斗争。每种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发病原因、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即都有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基本规律,这是由疾病的基本矛盾决定的,均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诊断要点和与相似疾病的鉴别点,如感冒、肺痈、肠痈、痢疾、消渴等。因此,病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揭示了疾病全过程的基本矛盾。

证,即证候,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通过辨证分析,辨明病机,明晰病变部位、原因、性质、邪正盛衰变化,故证候能够揭示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病理变化本质,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如风寒感冒、肝阳上亢、心血亏虚、心脉痹阻等,都属证的概念。

症,即症状,包括症状(狭义)和体征。症状(狭义)是指患者出现的异常的主观感觉或不适,如恶寒怕冷、酸、麻、胀、痛、烦躁等;体征是指医生检查患者时所发现的一些异常的客观征象,如发热、浮肿、病理舌象、病理脉象等。症是判断疾病、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但因其仅是疾病的个别现象,故不能反映疾病或证候的本质,因而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同一个症状,可由不同的致病因素引起,其病理机制不尽相同,因此可见于不同的疾病和证候中。

病、证、症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揭示的是疾病全过程的基本矛盾;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揭示的是疾病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症是构成病和证的基本要素,是诊病和辨证的主要依据。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穿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所组成,称为“同病异证”,如感冒一病,有风寒表证与风热表证的不同;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称为“异病同证”,如水肿、腰痛、癃闭等不同的病证,均可出现“肾阳虚弱”的相同证候。

总之,病、证、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临诊时必须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在分析症状的基础上认识疾病和辨别证候,在识病的同时辨证。辨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病理变化本质的探究或揭示,是论治的基础和依据,故辨证是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治疗的核心和灵魂。

二、中医内科疾病的辨治原则

(一)辨证原则

1.全面分析病情 首先要收集符合实际的“四诊”材料,参考相关检查结果,取得对疾病客观情况的完整认识,这是全面分析病情,确保辨证正确的前提。

全面分析病情,必须将中医的整体观运用到内科疾病的临床辨证中。在辨证时,既要诊察局部,也要审察全身;既要注重当前的病证,还要了解病史、体质、家庭、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分析问题,才能取得符合实际的辨证结论。

2.掌握病证病机特点 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是对证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方面的归纳、概括。证的本质就是病机。不同的证有各自不同的病机。掌握了证的病机,就抓住了疾病当前阶段的本质或主要矛盾,就有了确立治法的前提和依据,即所谓“据证立法”。证又有单一证、兼夹证、复合证。

不同的疾病,其基本病机各不相同。掌握了疾病的基本病机,就掌握了疾病的本质,就能为疾病提供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内科每一病证均有自身的临床特点和病机变化规律,掌握其特点和病机,有利于对内科各种病证进行辨证论治。

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内科疾病既要辨证,又要辨病,即做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进而根据证候来确立治法,据法处方以治疗疾病。若单纯辨证,则只是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若单纯辨病,则只是抓住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

只有做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疾病的本质特征,制定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辨病与辨证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辨证论治是认识和解决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主要矛盾的手段;辨病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基本矛盾的手段。

在辨证的基础上辨病,在辨病的同时辨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有利于对疾病性质的全面准确认识。

(二)治疗原则

1.调节整体平衡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系统,联络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而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在病理情况下,机体任何局部的病变都是整体病理反应的一部分。因此,在治疗疾病、立法选方时,既要注重局部的病变特点,更须重视整体情况,应通过整体调节使阴阳达到相对平衡,最终促进局部病变的恢复,这就是调节整体平衡原则。

调节整体平衡,恢复和建立阴阳相对平衡状态,不外“去其有余”“补其不足”两个方面。“去其有余”,即去其阴阳之偏盛。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阴盛还可转化为水湿、痰饮,阳盛也可转化为瘀滞、燥结。故去其有余,有温、清、利、下等各种具体治法。“补其不足”,即补其阴阳之偏衰,有补阴与补阳之不同。

调节整体平衡时,还要求对各种治疗措施和方药的运用做到适可而止,不可矫枉过正,以防机体出现新的不平衡。如攻邪时须注意勿伤正,补虚时注意勿留邪,清热时注意不要伤阳,祛寒时注意不要伤阴,补脾时注意不要碍胃等。

2.审证求机论治 审证求机就是要从整体上动态分析疾病的各种复杂征象,综合归纳推论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病变机制。证与病机都是疾病本质的反映,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找出病机,就等于找出了疾病本质、主要矛盾,从疾病的本质入手,从根本上加以治疗。只有解决了疾病的主要矛盾,一切复杂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故治疗疾病应遵从审证求机论治的原则。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审证求机论治在临证中的基本应用。“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说明“证”是决定治法、方药的最可靠依据。

(1)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因、体质或病变阶段不同,所形成的病机不同,反映出的证候也就不同,因而治法也有所异。例如头痛,有外感与内伤之区分。外感头痛又有风寒、风热、风湿之不同;内伤头痛亦有肝阳上亢头痛、痰浊头痛、血瘀头痛之差异。治疗时应分别予以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祛风胜湿、平肝潜阳、化痰息风、活血通窍等不同治法,才会有较好疗效。反之,若一见头痛,不究病机,不求其本,不识其“证”,概施川芎、白芷、吴茱萸、藁本等止头痛药物,则难有满意疗效。由此可知,“同病异治”是同中求异辩证法思想的具体应用。

(2)异病同治:是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即有了相同的证,因此就可采用相同的治法,选用相同的方药来治疗。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不同病变,均可因“中气下陷”而引起,表现为相同的证候,故皆可用补益中气法来治疗。

3.明辨标本缓急 标和本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标是指事物的次要矛盾,本是指事物的主要矛盾,标本主要用于说明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关系。如正气与邪气,正气是本,邪气是标;病因与症状,病因为本,症状为标;病情缓急,缓者为本,急者为标;旧病与新病,旧病为本,新病为标;表证与里证,里证为本,表证为标。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极其复杂,常常有邪正盛衰、病情缓急、旧病未愈而新病又起、表证与里证同在等标本现象,所以,在临证时必须分清疾病的标本主次、轻重缓急,而采取“甚者独行,间者并行”,即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的方法进行治疗,这就是明辨标本缓急的治疗原则。

(1)急则治其标:是指患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紧急危重的证候(即标病甚急),影响到患者的安危时,就必须先解决标急,再治疗其本的原则。如鼓胀患者,出现重度腹水,致呼吸喘促,难以平卧,二便不利,此乃标病甚急,若正气可支,就应攻水利水,以治其标。待水消病缓,再予以补脾养肝,以治其本。

(2)缓则治其本:是指对慢性病,或处于疾病的恢复期,或患者病情缓和的情况下,应从根本上(即针对本质)进行治疗。疾病的本质被解决了,标象自然随之而解。如阴虚咯血,咯血为标,阴虚为本,在咯血量不多,标象不急的情况时,从根本上治疗当滋阴润燥,阴虚之本得治,则咯血之标自除。

(3)标本同治:是指在标本俱急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标本同治的原则。如水肿见咳喘、胸满、腰痛、小便不利、一身尽肿、恶寒等症,其本为肾虚水泛,其标为风寒束肺,乃标本均急之候,必须采用温肾助阳、发汗、利小便之法,即表里双解,标本同治。

4.把握动态变化 疾病的过程是邪正斗争、此消彼长、此长彼消、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疾病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病理特点,因此必须把握其动态变化,分阶段进行治疗,不可一法一方固守到底。一般来说,外感病或内伤病均如此。如癥瘕病初起,其积未坚,治宜消散;进入中期,所积渐坚,治宜软化;转入后期,正气已虚,则宜攻补兼施。

5.顺应异法方宜 疾病的发生、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尤其是患者的个体体质因素对疾病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根据季节气候、地域环境、患者体质、年龄等不同特点而选用适宜的治疗方案,具体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三个方面,这就是顺应异法方宜的治疗原则。

(1)因时制宜:即指根据不同季节的时令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如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便此时外感风寒,治疗时一般也不可过用辛温发散之品,以防止开泄太过,耗气伤阴;而秋冬季节,气候由凉逐渐变寒,阴盛阳衰,腠理致密,阳气敛藏于内,此时外感风寒,治疗时辛温发散之品用量宜稍大,且慎用寒凉之品,以防苦寒之品伤阳。

(2)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地域不同,环境及气候特点不同,患病亦异,治法应当有别。即使患有相同病证,治疗用药亦应考虑不同地域特点而区别对待。如西北高寒地区,因高寒少雨,气候燥寒,其病也多燥寒,治宜辛润,其药量也可以稍重;而东南温热多雨,治宜清化,其药量则宜稍轻。

(3)因人制宜:是指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性别、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在体质方面,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不同,则个体素质有强有弱,还有偏寒偏热以及素有宿疾的不同,所以,虽患同一种疾病,但治疗用药亦应有所区别,如阳热体质慎用温补,阴寒体质慎用寒凉等。

6.据证因势利导 因势利导要求医者在治疗疾病时,应顺其病势,就近祛邪,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故应遵守据证因势利导的原则。如饮食积滞证,若食积尚在胃,则当选用探吐法或用消食药,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若诊得食积已入肠,又当用泻法。又如表证,因邪在肌表,治当发汗解表之法。

三、中医内科疾病的预防与调护

(一)中医内科疾病的预防

中医内科学强调疾病的预防,以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为指导,通过预先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复发。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各个方面的综合调摄。

1.未病养生,防病于先 是指在未病之前,即采取一定的措施维护健康状态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通过顺应四时、调摄情志、食饮有节、起居有常、适度劳作等,来力求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的健康状态及“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疾病预防之目的。另外,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还可采用药物消毒防病,如用雄黄、艾叶、苍术等熏烟以防疫疾。这些都充分表明中医学对人类养生保健的高度重视。

2.欲病救萌,防微杜渐 欲病是指患者有多种异常表现和体验,但通过理化检查、特殊检查后,却又无明显异常,难以做出疾病诊断的状态,与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状态大体相同。《黄帝内经》指出“消患于未兆”,其“未兆”即未有显著疾病的征兆,属于欲病状态。此阶段,若能引起重视,及时去除某些原因或诱因,经过调理则可恢复健康;若不予重视,任其发展,便成疾病,故此时是“治未病”的最佳时期。欲病状态养生,要突出两个重点。

(1)科学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消除欲病状态,其重要前提是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诸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调畅、劳逸适度、运动锻炼,以及戒除不良嗜好等,但要持之以恒,方可收效。

(2)适当调养干预:针对不同体质,尤其结合四诊合参,以求辨证施“养”。主要采用针灸、推拿、刮痧、气功、食疗等非药物疗法进行调治。必要时也可遵循《黄帝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疗原则,适当运用药物调理,以促使机体恢复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3.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是指人体在患病之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预防疾病的发展和传变。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即强调了早期诊治的重要性。

(1)早期诊治:是指在患病之初,就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以防止疾病传变和加重。如外感病,其传变规律多为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因此,在表证初期,就应发汗解表,祛邪外出,及早诊治,促使病体早日康复;否则,表邪就会传变,有可能转化为表里同病或里证,使病情复杂而较重。有些疾病在发作前,常有一些先兆症状,应及早诊治,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能避免致残、致命的危险。如中风病,发作前常有眩晕、肢麻等先兆症状,如能据此做到早期诊治,则大多可避免中风的发生。

(2)预防传变:人体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因此,在病理情况下,当某一脏腑经络有病,往往会影响其他脏腑经络,而使病情复杂或加重。所以,要根据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五行生克制化、六经病证传变等理论,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采取“扭转截断”的治疗措施,同时注重保护人体正气和未受邪之地,从而达到阻止疾病进一步传变的目的。如《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指预防疾病的传变。

4.瘥后调摄,防止复发 疾病初愈,往往正气尚虚,邪气留恋。此时若不注意调摄,每可使病情复发或加重。故应给予适当的善后调治,防止复发。

(1)祛邪务尽:病体初愈之时,往往正虚邪恋,此时若失于善后调治,不尽除余邪,则可使病程缠绵不已而难以迅速康复。如周学海《读书笔记》云:“盖凡大寒大热病后,脉络之中,必有推荡不尽之瘀血,若不驱除,新生之血不能流畅,元气终不能复,甚有传为劳损者。又有久病气虚,痰涎结于肠胃,此宜加涤痰之品。”即明确指出,在病后或疾病初愈之时,邪气虽已去大半,但为了防止邪气留恋而病情反复,为了病体的彻底康复,祛邪当务尽。

(2)防止复发:病体初愈,若调养不当,又可使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复发。预防之法,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防食复:食复是指病体初愈之时,脾胃尚虚,因饮食失节而导致疾病复发者。食复轻者损谷自愈,重者消导方瘥。故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肥腻炙煿、鱼虾腥荤、辛辣之物、寒凉之品,忌过饱、酗酒等。

防劳复:劳复是指病体初愈之时,正气尚虚,而余邪未清,因过度劳累而致疾病复发者。劳复一般分为劳力复、劳神复和房劳复三种。所以疾病初愈之际,宜充分休息、节欲惜精、保养精气,是病后调摄的重要原则。

防情志复:多为病体初愈之时,由于情志过激而致旧病复发者。预防之法,当注意调畅情志,保持精神恬静愉悦,戒郁怒。

防重感复:是指病后正虚,余邪未尽,又复感新邪,致旧病复发者。重感致复多发生于热病新瘥之后,即所谓“瘥后伏热未尽,复感新邪,其病复作”(《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复证》)。因此,应注重病后调护,防寒保暖,慎避外邪,对防止复发有着重要意义。

防药复:疾病瘥后,医者运用药物调理失当而致疾病复发者,称为“药复”。疾病新瘥,可辅之以药物适当调理,以便病体彻底康复,但用药不可急于求成,既不能迭进大补而壅滞助邪,更不能不加辨证而致药证相悖,否则,易致病情复发。故在病体初愈用药时,应遵循扶正宜平补勿助邪、祛邪宜缓图勿伤正的原则。

(二)中医内科疾病的调摄护理

所谓调摄护理,是指在对患者进行诊治尤其是用药治疗过程中,采取顺应四时、调摄情志、饮食调护、合理给药、运动健身等综合调护原则,以促进病体顺利康复。调摄护理的内容十分丰富,择要举例如下。

1.顺应四时 中医学强调养生要顺应四季寒暑变化等自然规律,即《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观。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由此可见,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是万物由生而死、由始而终的根本法则,人亦如此。人类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就会损害身体,导致疾病。因此,要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四时,避免外邪,使人体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相统一,进而达到防病健身、促进健康之目的。要指导患者养成能顺应四时规律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在一年之中,春防风、夏防暑热、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等。

2.调摄情志 七情即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不同精神情志活动。适度的情志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过度或不良的情志活动可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因此,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开朗的性格、良好的涵养、开阔的胸怀,从而达到情志畅达,避免七情失调。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感受,同时表示理解、同情和乐于倾听,使患者感到自己是安全的、被人理解的,从而增强其继续交流的信心和兴趣。还应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观察其情绪变化,努力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可综合应用移情、疏导、相制等矫正方法,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使其保持舒畅、宁静的心理环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就是一种“以情胜情”的心理疗法,可有效地治疗疾病。再如,中医学的“移情易性”疗法,是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他处。如让患者放风筝,在风和日丽的天气踏青问柳、登山赏花、临溪戏水等,以陶冶性情,使其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充满勃勃生机;也可以通过学习、娱乐、交谈等方式,排除内心的悲愤、忧愁等不良情绪,达到促进康复之目的。

3.饮食调护 饮食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但若饮食不当,则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或病情恶化。饮食调护对提高疗效,促进病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如《养老奉亲书》强调:“凡老人有患,宜先食治;食治未愈,然后命药……是以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

饮食调护必须重视辨证,因证施膳。应根据病证的寒、热、虚、实及患者的年龄、体质等因素,结合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药物归经等理论选择食物;并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调护原则,注意不同疾病的饮食宜忌,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因证施膳。如春季是阳气升发、万物复苏的季节,宜养肝,饮食要增酸减甘,宜食一些辛散之品,以振奋阳气;夏季炎热,宜食苦寒清热之品;三伏天暑湿较重,宜食健脾化湿之品;秋季气候干燥,宜食甘润之品;冬季气候寒冷,宜予温补之品。同时地域不同,饮食也有差别。再如阴虚证,饮食宜甘凉、清淡,可多食蔬菜、瓜果,忌食辛辣;气虚证,饮食宜甘淡,忌食肥甘厚味;阳虚证,饮食宜甘温,忌食生冷。

4.运动健身 适当运动可以强筋骨、利关节、行气血、通经脉、调养脏腑,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和机体正气、防病健身之目的。常用的运动健身项目很多,但对于患者而言,要以运动强度较小的慢活动为宜,如散步、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气功等。还应根据天气的冷、暖、晴、雨,掌握活动的时间和场所,如寒冷季节不宜在室外活动、炎热季节应避开烈日等。

5.合理给药 给药方法是否恰当,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给药方法包括服药时间、服药方法、服药次数、药后调护等,兹分述如下。

(1)服药时间:《灵枢·百病始生》云:“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灵枢·顺气分为四时》云:“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即要求医生在临床治疗时应顺应天时而调理血气,提示无论用针用药,都必须随时间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否则,将会引起不良的后果。《神农本草经·序录》记载了不同病位的服药时间与饮食时间的关系:“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一般说来,病在上焦,宜食后服;病在下焦,宜食前服;滋补药宜食后服;驱虫药和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临卧服;对胃肠有刺激的,亦应食后服。急性病、重病则不拘时服,慢性病应按时服,治疟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十枣汤服在平旦,鸡鸣散服在五更。这些服药时间,对提高疗效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服药方法:服药方法因病位不同而异。《古今医统大全》曰:“病在上者,不厌频而少;病在下者,不厌顿而多。少服则滋荣于上,多服则峻补于下。”治疗咽痛的方剂则多次少量服,如猪肤汤“温分六服,少少含咽”,苦酒汤“少少含咽之”。治疗危急病证,多采用大剂顿服以抑制病势,如攻逐水饮的十枣汤要“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大小承气汤“下,余勿服”“若更衣者,勿服之”。葶苈大枣泻肺汤、大黄牡丹汤、大黄甘遂汤等的“顿服”,则都是突击给药,力求速去其邪而勿伤其正。还应根据病性和药物的特点来决定不同的服用方法。如治疗寒证药宜热服、温服;治疗热证药宜凉服。但若病情严重,又应寒药热服、热药冷服,以防邪药格拒;服药呕吐者,宜佐用少量姜汁,或先服姜汁,亦可采取冷服、小量频服的方法;服峻烈、毒性药物时,宜从小剂量开始,中病即止,以免中毒和损伤正气;危重患者宜少量频服,或取鼻饲给药法等。

(3)服药次数:一般而言,服用汤剂多为每日1剂,分2~3次温服。也可根据病情需要,每日只服1次,或每日服数次。《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根据《黄帝内经》“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及“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的制方原则,首先提出了不同病位的不同服药次数:“肾肝位远,数多则其气缓,不能速达于下,必大剂而数少,取其迅急,可以走下也。心肺位近,数少则其气急,不能发散于上,必小剂而数多,取其气宜散,可以补上也。”《伤寒论》中每个方剂都有服药次数之嘱。如用治表证的方剂,多分三次服,强调一服汗出者,止后服,再服不汗者,可缩短给药时间。以上说明服药次数,须根据病情轻重、病位的不同和药力大小而定。

(4)药后调护:服药后的调养与护理不仅直接影响疗效,而且关系到疾病的康复。如《伤寒论》桂枝汤的服法为“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一般来说,服解表药应取微汗,不可大汗,亦不能汗出不彻;服泻下剂后,不宜进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脾胃的健运。药后调护尚应注意饮食的宜忌,如水肿者宜少食盐、消渴者忌糖、肥胖者慎食油腻、阴虚证慎食辛辣等。此外,汗后避风及慎劳役、戒房事、调情志等皆为药后调护的重要内容,应辨证调护。

四、中医内科临证的基本程序

中医内科临证的基本程序,是医者在中医内科疾病辨治原则指导下,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可概括为“诊察、辨病与辨证、论治”三大步骤。具体临证程序,首先是四诊、识病、辨证,且突出辨证候,这些方面属于辨证论治中“理”的部分。继而进行论治,包括立法、选方、遣药、预防、调护等步骤。中医内科临证的基本程序,贯穿于诊疗患者的全过程,务必贯彻落实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审证求机、审因论治的原则,充分体现辨证论治与理法方药的统一性,广大中医人应始终抓住临证基本程序和要求。

中医内科临证的基本程序,是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要在整体恒动观指导下,首先运用四诊收集临床资料,并根据“审证求因论治”原则,辨别发病的病因;再根据“审察病机,无失其宜”原则,结合地理环境、时令、气候,患者的体质、性别、职业等情况综合分析,从而辨识出疾病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等,得出辨证结论;最后据证立法、选方、遣药、调护等。在临床实践中,要以所学的中医内科学理论为指导,分析、判断、解决每个具体疾病,同时要对所学的理论进行检验。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循环往复,从而达到临证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学有所本、论有所据,辨证精细、治法严谨,处方简约、用药灵活,不断提高中医内科学的理论水平和内科疾病的临证诊治能力。

(一)诊察与识病、辨证

1.四诊 运用四诊全面、系统地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要求四诊合参。既要全面系统,又要重点突出,做到详而有要,简而不漏。

四诊是医者获得患者第一手临床资料的主要手段。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可获得识病、辨证所需的全部资料。问诊时,首先要善抓主诉、主症。主诉是指患者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主症是指全局中占主导地位的症状。中医的诊断与主诉、主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围绕主诉进行问诊,可全面、系统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全过程;掌握患者的主症特点、诱发及加重因素、兼次症为何,有助于识病、辨证。此外,还要注意了解起病及加重的诱因或原因、最初症状,以及诊治经过等。要注意结合望、闻、切诊,包括望舌、神、面色、形态、巩膜及分泌物、排泄物(痰、尿等);闻与疾病有关的各种声音,如语声、咳嗽声、呼吸音、肠鸣音等;以及切脉、切腹、切肌肤等。只有做到四诊合参,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病情资料,有利于对病证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四诊合参是辨证论治的基本前提。

2.识病 识病即辨识病种,也即辨病、诊病。即对疾病的病种做出判断,并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疾病的病名,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做出的概括与抽象。一般可根据临床表现特点,结合发病特点、病史、辅助检查等进行分析、判断,尚应结合询问患者的既往史、家族病史、接触史、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临床上有显著表现特征的疾病,一般比较容易辨识,而有些疾病则需要通过对病因病机的分析才能识别。因此,要求医者应具备对内科疾病的辨识和鉴别能力。

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其病名的诊断应以中医病名进行表述,这就要求医者认识或了解中医病名的命名原则。另外,在对疾病病名进行诊断时,对具有相同病因、病位或共同症状的类似疾病,必须加以鉴别分析,排除相类疾病,以达到准确诊断的目的。

诊断时常常以抓主症为线索,以兼症为佐证和鉴别,既条分缕析,又全面综合,以有利于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地识别疾病的证候。以疼痛为例,要分析其部位、性质、程度、加重或缓解等因素。如痛在胃脘者,询知其既痛且胀、痛势隐隐、得食可缓,局部喜暖喜按等,即可得出“脾胃虚寒型胃痛”的初步印象。然后全面回顾四诊所得,扩大思路,寻求对初步印象的支持。出现不符合初步印象的证候也要认真推敲,或扩大内涵,或相互排除假象,为辨证论治提供可靠依据。尤其是在诊治疑难病或急重症过程中,常遇到症状繁多、病因复杂、病性交错、病位难分、虚实互见的情况,这就更要抓主症,解决主要矛盾。

3.辨证 辨证是医者对四诊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揭示出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机、病势等要素,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类型的证,并写出证名的思维过程。要求医者具有分析、判断病因病机的能力。

中医学之所以更注重或更强调辨证,是因为通过辨证,不仅确定了证候名称,更重要的是求得了对疾病当前病理本质的认识,抓住了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能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为论治指出方向。

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需掌握以下几个环节,即辨病因、辨病性、辨病位、辨病势、辨病机,辨体质。

(1)辨病因:即辨明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为辨证的重要内容。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辨识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称为“审证求因”。即以“审证求因”的方法来辨识病因。

如或者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伴鼻塞、流涕等表现,即可推断为外感风寒,辨为风寒表证。病因一旦辨出,证候随之确立,继而就可立法、处方、遣药。由此看来,辨病因,对临床辨证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2)辨病性:即指辨别疾病的寒热虚实属性。寒证与热证是机体阴阳偏胜偏衰的反映,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此外,尚有寒热错杂、寒热真假。虚证与实证,是患者机体邪正盛衰这一对矛盾的消长反映。虚证时,主要是正气不足,同时邪气也不盛的病理状态;实证时,主要是邪气亢盛有余,同时正气也未虚的病理状态。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证与实证,往往会形成正虚邪实、虚实错杂、甚则虚实真假的证候。

(3)辨病位:即辨明疾病发生后所涉及的病变部位,可为一个或多个。辨病位一般是运用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分析综合临床资料后做出疾病的整体定位。疾病发生后,总是有一定的病变部位,如肌腠、经络、脏腑、气血等。不同的致病因素侵袭人体不同的部位,引起不同的病证。一般说来,外感病邪,多侵袭体表,引起表证,然后由表入里;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则易直接损伤脏腑气血,病变在里。病位是形成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的根源所在。

内科疾病的病位,应首先辨明在表在里。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辨识,以辨明更具体的病位。如表证应进一步辨明在肌腠(卫分),或肺卫同病;里证进一步辨明病在何脏何腑,或在气、在血、在津液。临床常用的定病位方法有脏腑定位、经络定位、表里定位、上下定位和气血定位等。

辨明病位,还可推知致病邪气的属性,了解病情轻重及疾病传变趋向,因此,对确立证候、辨识病种、治疗用药都非常重要。如水肿病,若腰部以上水肿,或全身水肿而以头面、眼睑明显者,乃外感风邪所致,病属表,称为风水,治当发汗;若腰部以下水肿,以两腿为重而头面不肿者,多为脾肾功能失调所致,病属里,称为石水,治当利尿。病变部位不同,致病原因不同,因而证候有别,治疗也就不一样。

病位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病邪的性质、邪正盛衰等方面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动态变化。

由于病位与病因、病性、病势等密切相关,故辨病位在辨证中具有重要意义。

(4)辨病势:即预测疾病发生、发展、演变的趋势,辨识病情轻重、缓急的程度,推测疾病的预后与转归。病势主要取决于正邪交争的盛衰。具体而言,是对患者体质、病邪性质、受邪轻重、病位浅深、治疗及调养等因素综合辨识的结论。阳实证转化为虚寒证为病进,虚寒证转化为阳实证为病退。正盛邪退,疾病就渐趋好转、痊愈;正气大亏或邪气极盛,正不胜邪,则病情恶化,甚至预后不良。预测病势尚有规律可循,如外感病发展、演变的趋势,或具有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或具有三焦的传变规律,或具有六经的传变规律。辨病势还应结合病证的相关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临床上,医者常根据病情的发展趋势,进而判断疾病的预后与转归。

(5)辨病机: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内容。辨病机主要依据对证候的分析,有的单凭症状或体征即可反映部分病机,如盗汗可辨证为阴虚,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亦为阴虚;但有的症状病机复杂,需结合其他伴随症状、体征等病情资料辨别、分析,如潮热,可由阳明腑实、湿温、阴虚等多种病机引起,因而仅凭潮热一症难以确定其病机。

由于病机就是疾病之本质,因此,掌握了疾病的基本病机,就等于掌握了病证的本质,就能依据病机制定出论治疾病的原则和方法。

(6)辨体质:辨体质要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运用望、闻、问、切全面地收集体质资料,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体质状况,需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以患者为中心,对人体体质状态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辨识体质,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较为重要的参考。

(二)论治

1.立法 即指依据已辨明的某类型证候,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如辨明病属风寒表证,治法宜辛温解表;病属风热表证,治法宜辛凉解表。

2.选方 即根据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选择最贴切的治疗主方,即基础方剂。力求方合于法,药合于病。

3.遣药 是指在选定方剂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随症加减药物,使用药更符合患者病情,这是对方剂的灵活运用。遣药时,不仅应知药味的治疗作用,更需掌握药味的不良作用,同时还应了解药与病、药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避其害,用其利。总之,应该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及升降浮沉特性,使之顺应病势、病性、病位,应依据病情与病证的初、中、末不同阶段,而选用适宜的药物。

4.医嘱 是指医师在处方之后,嘱咐患者的有关注意事项,以便消除不利于治疗的因素,从而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医嘱对患者的治疗、预后、防护调摄、医患沟通等,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解决医疗纠纷、判定法律责任、医疗保险等事项的重要依据。患者将要出院时,应向其交代后续治疗方案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继续巩固治疗。出院后要与患者保持联系,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或登门随访,指导院外保健预防和治疗。同时在生活起居、饮食宜忌、服药方法、情绪控制、心理调摄等方面给予患者指导,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5.预防 一是未病先防,包括加强体质锻炼、调摄精神情志、注意饮食起居和开展药物预防。二是既病防变,为了预防疾病的发展,要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做到早期发现,有效治疗,以防止传变。

6.护理 中医内科护理,内容丰富,包括一般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及煎药服药等。

7.病历书写 包括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的书写。

8.随访 医师对患者诊治效果进行追随访问,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的病证变化的全过程,以利于总结诊治经验。

目标检测题

1.简述病、证、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2.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有何临床意义?

3.如何理解中医内科常用的治则、治法?试举例说明。

4.中医临证一般可分哪几个阶段?具体包括哪些步骤? xgHrGRvk5c9pqX1ar6wVYRHiDYzyRT1zqlz6PlIUuMoCkqu7SL8cfwuXbZFf+Bs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