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项目一
中医内科学概论

学习目标
素质要求

1.通过中医内科学的学习,增进对中医药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中重要地位的认识。

2.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中医自信,提升以传承中医药文化与技艺为己任的使命感。

知识要求

1.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和范围。

2.熟悉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和特点。

3.了解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简史。

技能要求

运用教材中已有信息查阅中医内科学术思想、历史沿革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学术成就及其主要著作。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及性质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发展规律、诊断、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等方面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既是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

中医内科学古称“大方脉”“杂医”等,它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同时又汲取了现代中医内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新技术、新进展,在中医学尤其临床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内科学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水平。

中医内科学的诊治以脏腑辨证为其总纲,但是在某些病证及部分疾病的某一阶段又必须有机地结合气血津液、经络、三焦、卫气营血辨证。

二、中医内科疾病的范围及分类

中医内科疾病的范围很广,传统将其研究的疾病分为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

1.外感热病 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依据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分别进行证候归类和辨证论治。

2.内伤杂病 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杂病,主要由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依据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进行证候归类和辨证论治。

随着学科的分化与发展,中医内科学已分化为中医急诊学、热病、肺病、心病、脑病、脾胃病、肝胆病、肾病、老年病、肿瘤等学科。本版教材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内伤杂病为主,涉及少数外感病。根据其体系分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脑系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八大模块,涵盖了49种中医内科常见病证子项目;以病证项目为研究对象,逐一阐明每一病证的基本概念、历史沿革、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病证的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等具体内容。

三、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及特点

1.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 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原则主要是以病因、病机、病理产物、病位、主症、体征为依据。以病因命名的如中风、中暑、虫证等;以病机命名的如郁证、痹证、厥证等;以主症命名的如咳嗽、喘证、呕吐、泄泻、眩晕等;以主要体征命名的如黄疸、积聚、水肿、鼓胀等;以病位与主症命名的如胃痛、腹痛、头痛等;以病位与病机命名的如肺痈、胸痹、肾着等;以病理产物命名的如痰饮等;以特殊临床表现命名的如消渴、哮病、癫狂等。

2.中医内科疾病的特点 外感热病病因为六淫、戾气等外邪。六淫发病常与季节有关,起病较急,病邪多由皮毛、口鼻而入,由表传里,多具有季节性、传变性。若兼夹戾气、疫毒,则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内伤杂病病因多为饮食、劳倦、情志所伤,其特点是多因素相加、多脏腑相关、多病性复合、多病证杂见,其基本病机为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在病情演变过程中,往往脏病及脏、脏病及腑。因复感外邪,或多种病理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寒热虚实错杂的证候,可多证重叠。

四、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简史

中医内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探索实践中,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及丰富多彩的辨治方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萌芽时期(殷商时期)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在生活和与疾病做斗争的同时,便开始了原始的医药活动,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载“神农氏……尝百草……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就生动地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发现药物的过程。随着与疾病做斗争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对内科疾病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相应治疗。在殷代甲骨文中,已有“疾首”“疾身”“疾足”“风疾”“疟疾”“蛊”等内科疾病的记载。殷商时代已发明汤液、药酒治疗疾病。西周时期将医学进行分科,有了疾医、疡医、食医、兽医等分工不同的医师,其中的疾医便是最早的内科医师。

(二)奠基时期(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始于战国,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一部划时代的医学巨著,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其显著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内科疾病分别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等方面来加以认识,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打下了基础,也成为中医内科学术理论发展的渊源。

东汉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确立为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形成时期(魏晋至金元时期)

1.病因学、症状学、诊断学、治疗学成就斐然 在病因学方面,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有尸注、癞、沙虱;隋代巢元方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最早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书中主要论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和症状,并对许多内科病证的发病机理做了解释,为中医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南宋陈无择《三因及一病证方论》把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

在症状学方面,《诸病源候论》记述内科病候1061条,对胸痹的症状如疼痛性质、部位与预后均做了描述;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指出消渴病易发疮疡;王焘《外台秘要》指出消渴病“每发则小便至甜”的特征。在诊断学方面,晋代王叔和《脉经》使脉学理论与方法系统化,并将相似的脉象进行排列比较,便于掌握,对内科疾病的诊断起了很大作用,成为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在治疗学方面,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用青蒿治疗疟疾,用海藻治疗瘿病;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肯定了《神农本草经》用常山、蜀漆治疗疟疾,继《伤寒杂病论》之后提出用白头翁、苦参治痢疾,用槟榔治疗寸白虫,用谷皮治脚气等。北宋由国家颁行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收载了大量内科方药。

2.理论创新,流派纷呈 金元时期,中医学术理论有许多创新和发展,其中,“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思想影响最为深远。如刘完素倡火热病机学说,治疗主张用寒凉;张从正治病力主攻邪,邪去则正安,善用汗、吐、下三法;李东垣论内伤重视脾胃,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首创脾胃内伤学说,治疗多用补脾升阳法;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而主养阴。金元时期名医大家对中医的创新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和实践。至此,中医内科学术体系已初步形成。

(四)完善发展时期(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内科学术日益充实、发展和完善。如明代薛己所著《内科摘要》是第一部以“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提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是对内科学术思想的一个很好的概括。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张介宾的《景岳全书》、秦景明的《症因脉治》等著作,对内科疾病都有深刻的认识。清代的内科著作特别丰富,诸如《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宗金鉴》《临证指南医案》《张氏医通》《证治汇补》《医学心悟》《辨证录》《血证论》《医林改错》《温病条辨》《温疫论》等。清代内科学术的最大成就是温病学说的发展,如叶天士的《温热论》,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了温病辨证论治的内容。温病学说的形成及实践,标志着温病学在中医内科学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与伤寒不同的又一个外感热病体系,也使中医内科理论体系更加成熟与完善。

(五)创新发展时期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医内科学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全国各省市先后建立了中医药方面的医疗、教学、科研机构,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内科学术人才。如对中医内科学术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编写出版了《实用中医内科学》等一批中医内科学专著,开展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鼓励当代名医名家著书立说,对中医内科学术发展提出许多见解与发挥,促进了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借助西医学和现代科学研究手段,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促进了专科专病的深化研究。从学科方向来看,也渐分为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现代中医内科学。其队伍组成有传统中医内科医师,即老一辈纯中医或懂一些西医基本知识的纯中医,是中医的中坚力量,具有深厚、扎实的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师是西学中或中学西,而以西医为主;现代中医内科医师则是中西结合以中医为主。这一时期的中医内科学在临床研究、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方面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特别是在肝胆病、脾胃病、心脏病、肾与膀胱病、血液病、中风病、热病、咳喘病、血证、厥脱、痹证、癫狂、高血压病、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性疾病等方面较为突出,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内科学的证治内容,并在一些疾病的诊断、辨证规范和防治方法的研究上有了较大的更新与发展。

随着医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医内科学的学科分化日趋明显,新的中医内科专科专病著作相继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学科的不断细化。如《中医体质学》《中医脑病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男科学》《中医肿瘤学》《中医肾脏病学》等,全面总结了古今中医内科相关专科专病的成就和经验,反映了当代中医内科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新成果,为相关专科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诊疗基础。

综上所述,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中医药迎来全面发展新时代,我们要多措并举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一是加大中医内科学及其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力度,尤其是国医大师、中医名医的学术传承工作。二是加强对中医内科学的学科建设,要遵循中医内科学发展规律,保持中医学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完善中医内科学术理论和内科疾病的诊治规范。三是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以继承中医学的精粹为基础,加强危重症和中医优势病种的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发挥学术优势;另一方面是从中医学自身的学术特点出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重视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揭示其本质,探索其规律,拓宽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促使中医内科学成为更加先进的学科体系,不断提高理论与临床水平,使其在新时期取得更大发展。

目标检测题

1.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2.中医内科疾病如何进行分类?举例说明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方法。

3.简述“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思想。

4.明清时期中医内科学术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WCYQo8FyASkUK1gxveMEGoZyd/KiE1wwK00NCfwKbSxByfwPKKLCSq1DmGYu0eY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