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项目二
咳嗽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1.掌握咳嗽的治则及辨证论治。

2.熟悉咳嗽的病因病机及病证鉴别。

3.了解咳嗽的定义、源流、预防调护等内容。

技能要求

1.能够熟练地对咳嗽进行诊断、辨证、处方用药。

2.运用已有知识应答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要点。

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咳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咳嗽的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咳论》指出咳嗽是“皮毛先受邪气”“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皆能致咳。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即“五脏咳、风咳、寒咳、久咳、胆咳、厥阴咳”。明代张介宾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景岳全书》指出:“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至此,咳嗽的辨证分类渐趋完善,切合临床实用。

咳嗽既是独立性的病证,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胸膜炎、肺炎等以咳嗽为主症者,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考点:病位、基本病机、病理因素

【病因病机】

咳嗽分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病因为外感六淫之邪;内伤咳嗽病因为饮食、情志等内伤因素致脏腑功能失调,内生病邪。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均是病邪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作咳。

(一)常见病因

1.外邪袭肺 六淫之邪,侵袭肺系。常以风为先导,根据四时主气的不同,所兼邪气不同,或夹寒,或夹热,或夹燥,表现为风寒、风热、风燥相合为病。其中“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张介宾),《河间六书·咳嗽论》:“寒、湿、燥、暑、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另外,起居不慎,寒温失宜,过度疲劳,卫外功能减退、失调,易感外邪。

2.内邪干肺 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引起咳嗽。

(1)他脏病及肺:①嗜好烟酒,熏灼肺胃;过食辛辣肥甘炙煿,酿生痰热;饮食不节,过度劳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渍于肺,此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意。②情志过激,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化火,循经上犯于肺而致咳嗽。③先天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使肾阴下亏,虚火上灼于肺,或损伤肾阳,致肾阳虚衰,不能蒸腾气化水液,水饮内停,上犯于肺;或心的功能失常,心血瘀阻,心病及肺。上述原因均能致脏腑功能失调,累及于肺,肺失宣肃,气逆于上而作咳嗽,正是“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理。但必须指出,无论何脏腑有病,最终必须影响到肺的宣肃功能,咳嗽才能发生,正如《医学三字经》所言:“咳嗽不止于肺,而不离乎肺也。”

(2)肺脏自病:①肺脏的多种疾病迁延不愈,损伤肺气,灼伤肺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嗽。②长期吸烟,损伤肺气,灼伤肺阴,肺气上逆致咳嗽。

(二)病机概要

1.基本病机 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2.病位 咳嗽病变主脏在肺,涉及肝、脾,久则及肾。

3.病理性质 外感咳嗽属于邪实,有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之分,且可发生演变转化,如风寒化热、风热灼津化燥、肺热蒸液成痰等。内伤咳嗽,属邪实与正虚并见,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火可互为因果。虚实之间有先后主次的不同,他脏及肺者,多因实致虚,如肝火犯肺,气火炼液为痰,灼伤肺津;痰湿犯肺者,久延则肺脾气虚,气不化津,痰浊更易滋生,甚则病及于肾,不能主气、纳气。肺脏自病者,多因虚致实,如肺阴不足,阴虚火炎,灼津为痰;肺气亏虚,气不化津,津聚成痰。

4.病理因素 外感病理因素为风、寒、暑、湿、燥、火(风寒为多),如外邪不能及时外达,风寒化热、风热化燥、肺热蒸液成痰。内伤因素为痰与火,痰分寒痰、热痰,火分实火、虚火,痰与火可互为因果,相互转化,痰浊郁而化热、化火,火邪炼液为痰。

5.病机转化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相互为病,外感咳嗽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易反复感邪,而致咳嗽屡作,肺气益伤,逐渐转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肺脏有病,卫外不强,易受外邪引发或加重,特别在气候转冷,气温骤降时尤为明显。因此,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两者常互为因果。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主症:以咳嗽、咳痰,或伴咽痒为主要表现。

(2)次症:新病可伴有恶寒发热等肺卫症状,久咳者,多伴其他脏腑兼症。

2.病史 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辛辣饮食、饥饿、烟尘等。

3.相关检查 急性期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高。肺部X线摄片检查见肺纹理正常或增多增粗,必要时可做CT、MRI、纤维支气管镜进一步确诊。

(二)病证鉴别

1.咳嗽与肺痨 咳嗽与肺痨均可有咳嗽、咳痰症状,但后者为感染“痨虫”所致,有传染性,同时出现咯血、盗汗、潮热、消瘦等症,结合血沉、结核菌素试验、痰菌涂片、细菌培养以及X线检查,可做出鉴别。

2.咳嗽与肺痈 肺痈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发病多急,X线摄片、支气管碘油造影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可做出鉴别。

3.咳嗽与感冒 外感咳嗽与感冒均有咳嗽和表卫失和的症状,但主次不同。外感咳嗽以咳嗽为主症,兼有寒热表证;而感冒以卫表失和的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喷嚏等为主症,咳嗽较轻或无咳嗽。

4.咳嗽与肺癌 二者都以咳嗽为主症,但肺癌常伴咯血,多见于40岁以上吸烟男性,咳嗽多为刺激性呛咳,病情发展快,呈恶病质,胸部X线摄片、CT摄影、支气管碘油造影、纤维支气管镜及痰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别外感与内伤

考点: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鉴别

(1)外感咳嗽:多是新病,起病急,病程短,病情较轻,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表证,属于邪实。

(2)内伤咳嗽:多为久病,起病缓,常反复发作,病程长,病情较重,多伴他脏见症,属于邪实正虚。外感与内伤咳嗽的鉴别,见表2-5。

表2-5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鉴别

2.辨咳嗽的特征

(1)发作时间:咳嗽发于白昼,鼻塞声重者,多为外感咳嗽;晨起咳嗽,阵发加剧,咳声重浊,多为痰浊咳嗽;夜卧较剧,持续难已,短气乏力者,多为气虚或阳虚咳嗽;午后或黄昏咳嗽加重,多属肺燥阴虚。

(2)性质:干性咳嗽见于风燥、气火、阴虚等咳嗽;湿性咳嗽见于痰湿等咳嗽。

(3)声音:咳嗽声低气怯属虚,洪亮有力属实。

3.辨痰的性状

(1)辨色:痰色白属风、寒、湿;色黄属热;色灰为痰浊;血性痰(脓痰、铁锈色痰)为肺脏风热或痰热;粉红色泡沫痰属心肺气虚,气不主血。

(2)辨质:痰液稀薄属风寒、虚寒;痰稠属热、燥、阴虚;痰稠厚属湿热。

(3)辨量:痰量偏少属干性咳嗽;痰量偏多属湿性咳嗽。

(4)辨味:热腥为痰热;腥臭为肺痈之候;味甜者属痰湿;味咸为肾虚。

(二)治疗原则

考点:治疗原则

外感咳嗽治宜祛邪宣肺;内伤咳嗽治当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分清虚实主次。

(三)分证论治

1.外感咳嗽

考点:各证型的证候、基本病机、治法、方药

(1)风寒袭肺证

证候 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审证求机 本证以咳嗽,咳痰清稀色白伴风寒表证为辨证要点;基本病机为风寒侵肺,肺气失宣。

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方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临床运用 ①咽痒甚加防风以祛风止痒;②鼻塞声重加辛夷、苍耳子通鼻窍;③夹痰湿,痰黏,胸闷,苔腻者,加半夏、厚朴、茯苓、苍术;④表寒未解,郁里化热,即“寒包火咳”,出现咳嗽音嗄,气急似喘,咳痰黏稠,口渴心烦,或有身热者,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⑤若风寒咳嗽日久,表邪未尽,喉痒咳嗽而咳痰不爽者,用止嗽散。

(2)风热犯肺证

证候 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

审证求机 本证的辨证要点为咳嗽、痰黄伴风热表证;基本病机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代表方 桑菊饮加减。

临床运用 ①咳嗽较重者,加前胡、牛蒡子、浙贝母;②咽痒者,加蝉蜕;③咽痛声哑者,加射干、马勃;④痰黄稠,加黄芩、鱼腥草、瓜蒌;⑤风热伤络,鼻衄,痰中带血,加白茅根、生地黄、侧柏叶;⑥热伤肺津,口燥咽干,加沙参、麦冬、天花粉;⑦夹暑,合六一散、荷叶。

(3)风燥伤肺证

考点:辨温燥与凉燥的证候、基本病机、治法、方药

证候 喉痒,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干红少津,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审证求机 本证以喉痒干咳,或痰少而黏,口咽鼻干燥,伴风热表证,多见于初秋为审证要点;基本病机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治法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代表方 桑杏汤加减。

临床运用 ①咽痒甚者,加蝉蜕;②咽痛明显,加玄参、马勃;③鼻衄,加生地黄、白茅根;④若是温燥伤肺之重证,可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⑤另有凉燥犯肺,乃燥证与风寒并见,表现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等症。用药当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代表方用杏苏散加减,以疏散风寒,温润止咳。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

证候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嗽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胸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审证求机 本证以咳嗽痰多色白黏稠、晨间为甚、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基本病机为脾虚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治法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代表方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临床运用 ①寒痰较重,痰黏白如泡沫,怯寒背冷者,加细辛、干姜;②脾虚明显者,加党参、焦白术;③兼有表寒者,加紫苏、荆芥、防风;④病情稳定后服香砂六君子汤以资巩固。

(2)痰热郁肺证

证候 咳嗽气粗,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咳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审证求机 本证以咳嗽气粗、痰多黄稠、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基本病机为痰热壅阻,肺失肃降。

治法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代表方 清金化痰汤加减。

临床运用 ①痰黄如脓,或腥臭,加鱼腥草、金荞麦根、薏苡仁、瓜蒌仁;②胸满,咳逆,痰壅,便秘,加葶苈子、大黄;③痰热伤津,口干咽燥,舌红少津,加南沙参、玉竹、天花粉;④痰中带血,加白茅根、藕节。

(3)肝火犯肺证

证候 气逆作咳,咳则连声,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咽干,痰少质黏,咯之难出,甚则痰中带血,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常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质红或舌边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审证求机 本证以气逆作咳、咳则连声、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脉弦数为辨证要点;基本病机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

治法 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代表方 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加减。

临床运用 ①肝火旺,加山栀子、牡丹皮;②咳频痰稠难咳者,加浙贝母、海浮石、枇杷叶;③胸胁痛甚者,加郁金、延胡索、丝瓜络、瓜蒌;④火郁伤津,口干咽燥者,加南沙参、麦冬、生地黄、天花粉养阴生津。⑤咯血,加白茅根、侧柏叶凉血止血。

(4)肺阴亏耗证

证候 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夹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起病缓慢,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审证求机 本证的病证特点为干咳少痰及阴虚内热表现;基本病机为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

治法 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代表方 沙参麦冬汤加减。

临床运用 ①咳嗽较甚,加紫菀、款冬花、百部、川贝、桔梗润肺化痰止咳;②痰中带血,加丹皮、白及、藕节、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③若潮热盗汗明显者,加知母、地骨皮、青蒿、五味子、乌梅以清退虚热,收敛止汗;④咳吐黄痰者,加黄芩、鱼腥草、瓜蒌以清热化痰;⑤若久病及肾,金不生水,母病及子,而致肺肾阴虚,症见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梦遗者,可合用麦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益肾敛肺、滋阴降火。

(四)其他疗法

1.去除诱因 咳嗽的患者尽可能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如果冷空气是咳嗽的诱因,应戴上口罩,避免吸入冷空气,用温湿毛巾热敷喉部,鼓励患者尽量将痰咳出。

2.针灸疗法 主穴选肺俞、合谷。痰多配丰隆;咽痒而咳刺天突;胸膺憋闷刺内关、膻中;久咳体弱者,温灸肺俞、肾俞、脾俞。外感咳嗽宜浅刺,用泻法;内伤咳嗽用平补平泻法,并可配合灸法。

(五)转归预后

考点:转归预后

本病转归与身体素质、正气强弱、病位深浅、病情轻重、诊治是否得当有关。外感咳嗽多属暴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及时诊治,容易治愈。若迁延失治、误治,反复发作,损耗正气,则可转为内伤咳嗽。久咳必伤脾及肾,所谓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病久则咳喘并作。部分患者病情逐渐加重,甚至累及于心,最终导致肺、心、脾、肾诸脏皆虚,痰浊、水饮、气滞、痰血互结而演变成为肺胀。

【预防与调护】

1.提高机体卫外功能,增强皮毛腠理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防止病原体进一步蔓延。体虚易感冒者常服玉屏风散加灵芝。

2.改善环境卫生,消除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危害,加强劳动保护;吸烟者戒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注意起居有节,劳逸结合,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忌食辛辣、香燥、肥甘厚味及寒凉之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性情急躁、郁怒化火伤肺;发病后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多饮水,以利排痰。

5.内伤咳嗽,缓解期进行长疗程的持续治疗,重点补益脾肾,取“缓则治其本”之义,补虚固本,以图根治。

【结语】

咳嗽是肺系疾病中的一个主要病证,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犯肺,有风寒、风热、风燥等的不同;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累及于肺或肺脏自病所致,有痰湿、痰热、肝火、肺虚等的区别。其共同病机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为咳嗽。病位在肺,涉及肝、脾、肾等脏腑。辨证重在辨清外感、内伤,外感新病多属邪实,治当祛邪宣肺,肺气宣通,其咳自止,忌用收涩敛邪之品;内伤久咳多属邪实正虚,治当祛邪止咳、扶正补虚,分清虚实主次处理,禁用宣散伤正之剂。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整体疗法,不能单纯见咳止咳。正确的调护,如预防感冒、戒烟等对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等有重要意义。

附:实践技能、医学综合相关考点模拟题

一、《中医内科学》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相关考点模拟题

第一站 病案分析(总分40分。中医内科病案分值占20分)

张某,女,42岁,已婚,职员。2018年12月10日初诊。

患者4天前外出受凉,出现发热恶风,鼻塞,流黄涕,咳嗽,自行服用抗生素,症状不减。现症:咳嗽频剧,咳声嘶哑,痰多黄稠,咯吐不爽,咳时汗出,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舌苔薄黄,脉浮数。

中医疾病诊断(4分):咳嗽(外感咳嗽)。

中医证候诊断(4分):风热犯肺证。

辨病辨证依据(5分)

1.辨病 患者有外出受凉史,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恶风,鼻塞,流涕,舌苔薄黄,脉浮数等表证。中医辨病为咳嗽(外感咳嗽)。

2.辨证 咳嗽频剧,咳声嘶哑,痰多黄稠,咯吐不爽,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舌苔薄黄,脉浮滑。四诊合参,辨证为风热犯肺证。

3.病因病机分析 寒温失宜,风热犯肺,肺失宣肃而引发本病。病位在肺,病性属表属实。

病证鉴别(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不考):略。

治法(2分):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方(2分):桑菊饮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3分):

桑 叶15g 菊 花10g 薄 荷6g (后下) 连 翘6g 前 胡10g

牛蒡子6g 桔 梗5g 杏 仁10g (后下) 浙贝母3g 枇杷叶10g

煎服法: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二站 中医临证(含中医技术操作、病史采集、中医临床答辩三部分。分值共35分,20分钟)

咳嗽病史采集举例(现场口述)(10分)

根据试题提供的“患者主诉”,回答如何询问现病史及相关病史。

患者,男,30岁。咳嗽、咳痰3天。

(一)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的鉴别诊断问诊

(1)发病的病因和诱因:有无外感,有无疫区或流感患者接触史等。

(2)针对主症(咳嗽、咳痰)询问:咳嗽性质、声音、程度,发生的时间、节律(清晨、午后、黄昏、夜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痰的颜色、性状、气味、痰量,咳痰与体位的关系,有无咯血。

(3)相关鉴别诊断的问诊:有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有无杵状指(怀疑支气管扩张),有无呼吸道、胸膜、心血管疾病,有无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2.诊疗经过

(1)是否到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如血常规、胸部X线检查等,检查结果如何。

(2)用过何种药物,做过何种治疗,疗效如何(好转,进展,出现新症状)。

3.发病以来一般情况问诊,如精神、饮食、睡眠、二便情况等。

(二)相关病史

既往有无百日咳、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结核病等病史;有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有无家族遗传性疾病病史;有无吸烟、饮酒史。

要求:问诊顺序合理,条理清晰,体现中医临床思维。

第三站 西医临床(含体格检查、西医操作、西医临床答辩三部分。分值占25分,20分钟。本教材略)。

二、《中医内科学》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模拟题

(一)A1型题

1.外感咳嗽治疗原则是(  )

A.发汗解表 B.疏风散寒 C.调和营卫

D.祛邪利肺 E.祛风化痰

2.内伤咳嗽的病理因素主要是(  )

A.风、湿 B.痰、火 C.气、血

D.风、火 E.血、火

3.咳嗽痰湿蕴肺证的主症特点为(  )

A.咳声重浊,痰多胸闷 B.咳声重浊,痰黄质稠 C.咳嗽频剧,痰少而黏

D.咳声气促,痰多质黏 E.咳嗽气促,痰多稠厚

(二)A2型题

1.许某,男,28岁。咳嗽频剧,咳痰不爽,痰黏稠而黄,咳声嘶哑,喉燥咽痛,身热恶风,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小便黄,苔薄黄,脉浮数。治法宜(  )

A.疏风清肺,润肺止咳 B.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C.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D.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E.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2.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伴恶寒,鼻塞,流清涕,肢体酸楚,舌苔薄白,脉紧,辨证为(  )

A.肝火犯肺咳嗽 B.风热犯肺咳嗽 C.痰热郁肺咳嗽

D.风燥伤肺咳嗽 E.风寒束表咳嗽

(三)A3型题

李某,男,65岁。干咳,咳声短促,痰中带有血丝,低热,偶有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1.该患者的证候属于(  )

A.痰热郁肺之咳嗽 B.肝火犯肺之咳嗽 C.肺阴亏耗之咳嗽

D.风寒袭肺之咳嗽 E.风燥伤肺之咳嗽

2.其治法是(  )

A.清肝泻肺,化痰止咳 B.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C.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D.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E.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3.其治疗首选方是(  )

A.沙参麦冬汤 B.桑菊饮 C.桑杏汤

D.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E.清金化痰汤

(四)B型题

A.三拗汤合止嗽散 B.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C.清金化痰汤

D.沙参麦冬汤 E.泻白散

1.痰湿蕴肺型咳嗽主要选方为(  )

2.风寒袭肺型咳嗽主要选方为(  )

3.痰热郁肺型咳嗽主要选方为(  )

4.肺阴亏耗型咳嗽主要选方为(  )

【参考答案】

A1型题:1.D 2.B 3.A

A2型题:1.C 2.E

A3型题:1.C 2.B 3.A

B型题:1.B 2.A 3.C 4.D iv8nc4B9lmQdGKLopFyFau3wt1T5OgRf+ZvY5lTtCwYgCjBDIGGV4anRnFduN7T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