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诗经·小雅·鹿鸣》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青蒿。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
你知道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吗?
屠呦呦,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华人获奖者。
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诺贝尔奖是指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奖项,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旨在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
巾帼不让须眉!屠呦呦真是我们宁波人的骄傲!
是呀!她发现的青蒿素拯救了多少生命呀!
你知道屠呦呦是如何发现“青蒿素”的吗?
“青蒿素”是从传统中药——“青蒿”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有机化合物,是治疗疟疾效果最好的药物。20世纪70年代,为了防治疟疾,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专项小组。小组在屠呦呦的带领下,筛选传统中药,提取中药,研究试验。最终屠呦呦在东晋医书《肘后备急方》中找到灵感,发现了青蒿素。
屠呦呦历经千辛万苦发现“青蒿素”,她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屠呦呦从小立志治病救人,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
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她面对条件简陋、信息闭塞等多重困难,坚持研究,终于研发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她大量查阅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身患多种慢性疾病仍然不辍研究。
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执着态度。她不顾众人非议,坚持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为自己的付出正名。
从古至今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瘟疫大流行。自古以来,医者们潜心研究中药,不断改良出新,配伍出各种方药来对抗“大疫”。你知道有哪些方药吗?
①麻黄汤治外感风寒,后拓展应用范围,其中有一方把桂枝改为石膏,即麻杏石甘汤,治疗表邪入里,这次新冠肺炎防治方案中的“清肺排毒汤”就是麻杏石甘汤等多种药方加减而成。
②连花清瘟胶囊汲取两千年中医药防治瘟疫的经验,融汇了治疗疫病的用药精华,已被国内外证实可治疗新冠肺炎哦!
屠呦呦是我们宁波的骄傲,她在宁波出生、成长。找个休息日,参观屠呦呦旧居陈列馆,去探访“呦呦”足迹吧!参观完不要忘记写下你的感受哦!
制作陈皮。
橘子买回来后先洗干净,再用盐水浸泡20分钟,最后清水反复清洗干净。再把橘子皮剥下来,橘白向上放在阳光下晾晒,记得要保持通风。
橘子皮晒干后,放到蒸锅中蒸大约10分钟,让蒸汽把橘皮蒸透。反复晒干、蒸透3次即可。
三蒸三晒后陈皮的香味就都散发出来了,立刻用玻璃罐密封起来,过一年后就可以食用了。
陈皮其实是平时所吃的橘子的果皮,是经过晾晒而制成的一种中药材,而且放置的时间越长,所具有的药用价值就会越高。陈皮属于性温、味辛且苦的药物。具有理气健脾、祛痰止咳、美容养颜的功效。
重阳佳节,橘子正黄,约上同学,带上做好的陈皮,到附近敬老院送给那里的老人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