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透明 纤维 弹性 纤维

2.肋软骨 关节软骨 呼吸道软骨 耳郭 会厌 椎间盘 关节盘

3.有机 无机 胶原纤维 无定形基质 骨盐

4.骨祖 成骨 骨 破骨 骨 骨组织的边缘

5.环骨板 骨单位 间骨板

6.软骨陷窝 软骨囊

7.胶原纤维 胶原原纤维 基质

8.幼稚软骨细胞 多

9.干 嗜碱 表面 成骨细胞

10.矮柱状或立方形 嗜碱 粗面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 类骨质(有机成分)

11.大 嗜酸性 细胞核 褶皱缘 微绒毛 溶解吸收骨基质

12.单核 骨祖

13.骨陷窝 骨小管

14.哈弗斯系统 哈弗斯骨板 中央管 结构

15.骨质 骨膜 骨髓 关节软骨

16.膜内成骨 软骨内成骨 扁骨/不规则骨 长骨

17.间充质 原始结缔组织 膜内成骨

18.骨发生 透明软骨 骨组织 软骨内成骨

19.次级 初级

20.两 致密结缔 穿通 疏松结缔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1.B。解释:透明软骨基质内含胶原原纤维(很细,且折光率与基质相近),基质中含大量水分。

2.C。解释:产生类骨质的是成骨细胞。

3.C。解释:成骨细胞合成并分泌骨基质中的有机成分,形成类骨质,而自身则被包埋其中,转变为骨细胞。

4.E。解释:骨组织由细胞和钙化的细胞外基质构成。骨细胞是其中最多的细胞,胶原纤维和蛋白多糖主要构成骨基质的有机成分,羟基磷灰石主要构成骨基质的无机成分。

5.B。解释:成骨细胞,胞质呈嗜碱性。

6.A。解释:破骨细胞的胞质呈嗜酸性。

7.D。解释:骨小管内不含有毛细血管。

8.C。解释:相邻骨细胞的突起以缝隙连接相连。

9.E。解释:透明软骨HE染色标本中不能分辨纤维是由于胶原原纤维很细,且折光率与基质相近。

10.D。解释:软骨细胞具有典型的蛋白质分泌细胞的结构特点,胞质内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

11.D。解释:羟基磷灰石结晶(无机成分)呈细针状。

12.A。解释:骨基质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构成,其各种成分共同构成骨板。

13.C。解释:破骨细胞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而成,属多核巨细胞,含有2~50个核。

14.C。解释:骨单位中央管内含毛细血管和神经。

15.B。解释:骨发生以膜内成骨与软骨内成骨两种方式进行。

16.D。解释:骨髓巨核细胞与血小板的形成有关,与骨发生无关。

(二)多选题

17.B、C。解释:骨单位由中轴的一中央管(或称哈弗斯管)和其周围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哈弗斯骨板)构成。

18.A、B、C、D。解释:骨组织由骨细胞、骨祖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四种细胞组成。

19.A、B、C、D、E。解释:均与哈弗斯系统完全相符。

20.A、C、D、E。解释:同源细胞群中的细胞叠加存在于多个软骨陷窝内,分别围以软骨囊。

21.A、B、C。解释:骨基质不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

22.A、B、C、D、E。解释:均符合骨细胞的结构特征。

23.A、B、C、E。解释:以哈弗斯管为中心,周围的骨板呈同心圆排列,而非平行排列。

24.A、B、C、D、E。解释:完全符合成骨细胞的结构特征。

25.C、D、E。解释:骨基质的有机成分由成骨细胞分泌形成,骨基质的各种成分共同构成骨板。

26.A、B、C、D、E。解释:均符合骨祖细胞的特征。

27.B、C、D。解释: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均参与血钙调节。

28.A、C。解释:透明软骨的纤维为胶原原纤维,直径为10~20nm,其折光率与基质相近,故在光镜下不易分辨。

29.A、B、C、D、E。解释:它们均参与长骨骨干骨密质的骨板组成。

30.A、B、C、E。解释:成年后骨干不再增长,30岁左右骨干停止增粗,改建速度随年龄增长而逐渐缓慢,但仍在进行,并持续终生。

31.A、B、C、D。解释:软骨组织内无血管,营养来自软骨周围的血管。

32.A、B、C、E。解释:顶骨、额骨等扁骨和不规则骨等以此种方式发生,而长骨以软骨内成骨的方式发生。

33.A、B、C、D、E。解释:均符合软骨内成骨的特征。

34.A、B、C、D。解释:骨外膜内的成骨细胞不断在骨干表面生成骨组织,使骨增粗;成年后骨外膜和骨内膜的成骨细胞形成环骨板。

三、是非题

正确:3、5。

错误:

1.解释:骨发生的方式有两种,即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人体内以软骨内成骨为主。

2.解释:骨小管是骨组织内骨细胞突起所在位置,内含组织液,可营养骨细胞、输送代谢物质。

4.解释:纤维软骨内含有大量胶原纤维束,平行或交叉排列。

四、名词解释

1.骨单位又称哈弗斯系统,主要分布于长骨的骨密质内,由中央管及其周围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组成,呈圆筒状,在内、外环骨板间沿骨的长轴排列,是长骨的主要支持结构。

2.破骨细胞主要分布于骨组织表面,数目较少,是一种多核大细胞,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而成,无分裂能力,有溶解和吸收骨基质的作用。

3.骨细胞位于骨陷窝内,单个分散于骨板内或骨板间;其胞体较小,扁椭圆形,有许多细长突起,突起位于骨小管内,骨小管相互连通。骨细胞由成骨细胞转变而来,是一种终末细胞,无分裂能力。

4.类骨质为骨组织未钙化的细胞外基质。骨形成过程中,成骨细胞先分泌构成骨基质的有机成分,如胶原纤维、蛋白多糖等,即为类骨质。类骨质钙化后即为骨基质。

5.成骨细胞由骨祖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分布于骨组织表面,常排成一层,具有较小的突起,胞体呈矮柱状或立方形,胞质呈嗜碱性。成骨细胞分泌类骨质,自身被类骨质包埋后,成为骨细胞。

6.同源细胞群是软骨组织最主要的结构特点,软骨细胞成群分布,2~8个细胞一群。每群细胞源自软骨膜内的一个骨祖细胞,即骨祖细胞边增殖分化,边从软骨膜移向软骨中部,同时不断产生纤维和基质,使软骨增长变大。

7.骨领是长骨发生中出现的结构。在软骨雏形的中段,软骨膜内层的骨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在软骨中段表面产生类骨质,继而钙化为骨基质。于是在软骨中段形成一圈“衣领”状的薄层骨组织,称骨领。骨领表面的软骨膜改称骨膜。骨膜内的成骨细胞继续造骨,使骨领逐渐增厚,同时向软骨两端延伸。故骨领是长骨发生中最早发生的骨质,也称此为软骨周骨化。

8.软骨内成骨由间充质先形成软骨雏形,然后软骨逐渐被骨组织所替换。躯干和四肢骨主要以此种方式发生。

9.膜内成骨是指在将要成骨的部位血管增生,间充质细胞分裂增生形成膜状,并进一步分化为骨祖细胞,其中大部分骨祖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人的额骨、顶骨、颞骨及锁骨等以此种方式发生。

五、简答题

1.答:骨基质是骨组织钙化的细胞外基质,由有机成分及无机成分组成。有机成分由成骨细胞分泌的大量胶原纤维和少量基质构成。基质呈凝胶状,含蛋白多糖,具有黏合胶原纤维的作用。有机成分使骨质具有韧性。无机成分主要为骨盐,其化学结构为羟基磷灰石结晶,属不溶性中性盐,呈细针状,骨盐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无机成分使骨质坚硬。每层的胶原纤维与骨盐共同构成薄层骨板。其中胶原纤维有规律地分层排列。同层骨板内的纤维相互平行,相邻骨板的纤维相互垂直,如同多层木质胶合板,有效地增强了骨的支持力。骨细胞位于骨板之间或骨板内的骨陷窝内,相邻骨细胞突起以缝隙连接相连,骨小管彼此相通。

2.答:透明软骨新鲜时呈半透明状,软骨基质中仅含少量胶原原纤维,因其折光率与基质相近,故光镜下不易分辨。无定形基质丰富,含有较多的水分,呈凝胶状,具有韧性,主要成分为嗜碱性的软骨黏蛋白。软骨囊呈强嗜碱性,但软骨囊之间呈弱嗜酸性,因含胶原原纤维较多。透明软骨具有较强的抗压性,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其分布较广,包括关节软骨、肋软骨、呼吸道的某些软骨。

六、论述题

1.答:骨的发生有两种方式,即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骨发生的两种方式具有相同的基本过程,即由间充质细胞在骨组织将要发生的部位分化形成骨祖细胞,骨祖细胞进一步分化形成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分泌类骨质,将自身包埋其中形成骨细胞,类骨质经钙化形成骨质。在成骨过程中,既有骨组织的形成,又有骨组织的吸收,成骨细胞不断形成新骨质,破骨细胞则使已形成的骨组织被吸收和改建,使骨的组织结构不断发生变化。骨组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骨的发育经历不断生长与改建的复杂演变,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即骨组织形成与骨组织分解吸收,两者相辅相成。骨发育完善后,仍保持形成与分解吸收交替进行的内部改建,并持续终生,但改建速度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慢。软骨内成骨中段的骨髓腔之间可依次分为代表成骨活动的四区,即软骨储备区、软骨增生区、软骨钙化区和成骨区。

2.答: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后者好发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成骨细胞骨形成功能低下,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亢进,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所致;前者发生于绝经后妇女,由于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引起破骨细胞骨吸收亢进,成骨细胞骨形成相对不足。进一步研究发现,随年龄增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分化减少,而向脂肪细胞分化增多,结果不仅导致成骨细胞数量减少而使骨形成下降,而且导致骨骼肌细胞数量减少、肌力下降而对骨的负荷降低,诱发骨质疏松症。已知成骨细胞分泌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形成类骨质的原料为蛋白质,骨盐沉积于类骨质后成为骨质,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均衡饮食,要保证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摄入。此外,还应进食足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骨生长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尚需注意适量运动,以维持肌力。多种激素参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的调节,睡眠充足、精神愉快有助于内分泌的稳定,可有效地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骨折的发生。 sy9z5YgbtMp4HAiyLRrAB+b/Uv8IC9Lj/dMGNiIOG7o6uaGexzi6ps4A2V7n7O2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