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系疾病常见症状见表1-1。
表1-1 肺系疾病常见症状
续表
续表
感冒中医知识要点见表1-2。
表1-2 感冒中医知识要点
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以下介绍西医对该病的诊疗。
【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通常病情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
【诊断要点】
根据患者病史、鼻咽部卡他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特殊情况下可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原体。
【治疗要点】
由于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同时戒烟、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防治继发性细菌感染。
咳嗽中医知识要点见表1-3。
表1-3 咳嗽中医知识要点
续表
西医的急、慢性支气管炎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以下介绍西医对该病的诊疗。
【概述】
由生物、理化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多散发,无流行倾向。症状主要为咳嗽和咳痰,常发生于冷季或气候突变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所致。
【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咳嗽和咳痰等症状,可无明显阳性表现,或在两肺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结合血象、胸部X线,可做出临床诊断。病毒和细菌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
【治疗要点】
1.对症治疗 咳嗽、无痰或少痰,可用右美沙芬等镇咳。咳嗽有痰而不易咳出,可选用盐酸氨溴索、溴己新化痰,也可雾化祛痰。发生支气管痉挛时可用平喘药如茶碱、β 2 受体激动剂、胆碱能阻断剂等。发热可用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
2.抗生素治疗 仅在细菌感染时使用,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或头孢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概述】
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或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及以上,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的其他疾病。
【诊断要点】
1.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及以上,连续2年或以上。
2.早期多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时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干、湿啰音,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3.辅助检查:①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反复发作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双下肺野明显。②呼吸功能检查。③血液检查。④痰液检查。
【治疗要点】
1.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一般口服,病情严重时静脉给药。如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
(2)镇咳祛痰:溴己新、盐酸氨溴索。干咳为主者可用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
(3)平喘:可用氨茶碱或茶碱控释剂、β 2 受体激动剂吸入。
2.缓解期
(1)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颗粒。
(2)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3)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可试用免疫调节剂或中药。
肺胀中医知识要点见表1-4。
表1-4 肺胀中医知识要点
西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以下介绍西医对该病的诊疗。
【概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
【诊断要点】
1.症状 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
2.体征 视诊桶状胸,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触诊双侧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相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性啰音和(或)干性啰音。
3.辅助检查
(1)肺功能检查见持续气流受限是慢阻肺诊断的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0.70为确定存在持续性气流受限的界限。肺功能评估:可使用GOLD分级,见表1-5。
表1-5 慢阻肺气流受限严重程度肺功能分级
(2)胸部X线检查、CT检查,血气检查、血常规等检查协助诊断。
【治疗要点】
1.稳定期的治疗
(1)教育与管理:劝导戒烟,脱离污染环境(如粉尘、刺激性气体)。
(2)支气管扩张剂:是现有控制症状的主要措施。①β 2 肾上腺受体激动剂:短效制剂如沙丁胺醇,长效制剂如沙美特罗。②抗胆碱药:短效制剂如异丙托溴铵,长效制剂如噻托溴铵。③茶碱类药:茶碱缓释或控释片。
(3)糖皮质激素:目前常用沙美特罗加氟替卡松。
(4)祛痰药:有痰难咯出者,常配合使用。如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
(5)长期家庭氧疗。
(6)康复治疗:呼吸生理治疗、肌肉训练、营养支持、精神治疗等。
2.急性加重期治疗
(1)确定急性加重的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
(2)支气管扩张剂:药物同稳定期。
(3)低流量吸氧。
(4)抗生素:当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等感染症状时使用。
(5)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龙,甲泼尼龙。
(6)机械通气。
(7)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3.外科治疗 适用于少数有特殊指征的患者。
中医辨治要点可参考儿科肺炎喘嗽。以下介绍西医对该病的诊疗。
【概述】
肺炎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分类】
1.根据解剖 ①大叶性(肺泡性)肺炎。②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③间质性肺炎。
2.根据病因 ①细菌性肺炎。②病毒性肺炎。③支原体肺炎。④真菌性肺炎。⑤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如立克次体、衣原体、弓形体等。
3.根据患病环境 ①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②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诊断要点】
常见肺炎特点见表1-6。
表1-6 常见肺炎特点
续表
【治疗要点】
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关键环节,包括经验性治疗和抗病原体治疗。
1.青壮年和无基础疾病的患者常选用青霉素类及一代头孢。
2.重症肺炎患者首先选择广谱的强力抗生素,应足量、联合用药。
3.抗生素应尽早使用,一旦怀疑肺炎应马上予首剂抗生素,通常轻、中度CAP病人疗程5~7天,重症及伴有肺外并发症患者可适当延长抗感染疗程。非典型病原体治疗反应慢者疗程延长至10~14天。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或厌氧菌等,可延长至14~21天。
哮证中医知识要点见表1-7。
表1-7 哮证中医知识要点
西医的支气管哮喘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以下介绍西医对该病的诊疗。
【概述】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和炎症介质细胞参与慢性气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胸闷、咳嗽、喘息、气急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加重。发作时典型的体征是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诊断要点】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有下列3项中至少1项阳性: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③昼夜PEF变异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治疗要点】
目前哮喘不能根治,但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达到良好或完全的临床控制。哮喘治疗的目标是长期控制症状、预防未来风险的发生,即在使用最小有效剂量药物治疗或不用药物的基础上,能使患者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
1.确定并减少接触危险因素。
2.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特点见表1-8。
表1-8 常用药物特点
3.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目标是尽快缓解气道痉挛,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防治并发症。
4.慢性持续期的治疗 以最小量、最简单的联合、不良反应最少、达到最佳哮喘控制。
喘证中医知识要点见表1-9。
表1-9 喘证中医知识要点
续表
西医的肺源性心脏病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以下介绍西医对该病的诊疗。
【概述】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疾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临床上以后者多见。
【诊断要点】
1.肺、心功能代偿期 慢性咳嗽、咳痰、气急,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体检可有明显肺气肿征,听诊呼吸音减弱,偶有干、湿性啰音,下肢轻微水肿,下午明显。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①呼吸衰竭: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白天嗜睡,甚至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发绀明显,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有视网膜血管扩张、视盘水肿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②右心衰竭:明显气促,心悸、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等。发绀明显,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剑突下闻及收缩期杂音。肝大有压痛,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甚至有腹水。
有慢支、肺气肿及其他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浮肿等,并有心电图、X线表现,参考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或其他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治疗要点】
1.肺、心功能代偿期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延缓基础支气管、肺疾病的进展,增强免疫功,预防感染,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加强康复锻炼和营养,必要时可行长期家庭氧疗或家庭无创呼吸机治疗等,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①控制感染。②氧疗。③控制心力衰竭:利尿、强心、扩血管。④防治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肺痈中医知识要点见表1-10。
表1-10 肺痈中医知识要点
西医的支气管扩张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以下介绍西医对该病的诊疗。
【概述】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
【诊断要点】
1.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2.气道内有较多分泌物时,体检可听到干、湿啰音,约1/3病例可见杵状指。
3.胸部X线、胸部高分辨CT扫描(HRCT)、支气管碘油造影、纤维支气管等检查协助诊断。
根据反复咳脓痰、咯血病史和既往有诱发支气管扩张的呼吸道感染病史,HRCT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异常影像学改变,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要点】
治疗基础病;控制感染;改善气流受限;清除气道分泌物。治疗咯血:少量咯血经休息、镇静药、止血药(如卡巴克洛、云南白药),出血量中等可静脉给子垂体后叶或酚妥拉明,大量咯血可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外科手术治疗。
肺痨中医知识要点见表1-11。
表1-11 肺痨中医知识要点
西医肺结核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以下介绍西医对该病的诊疗。
【概述】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或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
【诊断要点】
1.症状
(1)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
(2)全身症状:发热,多为午后潮热、盗汗、全身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
2.体征 取决于病变性质和范围。病变范围较小时,可没有任何体征;渗出性病变范围较大或干酪样坏死时,可有肺实变体征,如触觉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湿啰音。
3.结核病分类及诊断要点
(1)原发型肺结核:好发于少年儿童,临床特点为无症状或症状轻,多有结核病家庭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多为强阳性,胸部X线表现为哑铃型阴影,即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形成典型的原发综合征。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见表1-12。
表1-12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3)继发型肺结核:含浸润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和结核球。见表1-13。
表1-13 继发型肺结核特点
【治疗要点】
常用抗结核药物:肺结核的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其原则为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化学治疗包括杀菌作用、防止耐药菌产生和灭菌,可以具体根据不同的分枝杆菌选择相应抗生素,最佳服用方法为顿服。常用抗结核药物见表1-14。
表1-14 常用抗结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