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
《简单的逻辑学》被译成中文出版,我感到非常开心、非常荣幸。回想起来,当初我还曾为此事是否合适而感到迟疑过。但现在若你问我写作《简单的逻辑学》的动机是什么,我准备告诉你们有两点:首先,是我对逻辑学的单纯热爱;其次,我坚信逻辑学非常重要,它的基本原理能被越多的人掌握越好。多年来,我都在大学中教授逻辑学,而我使用的教材也是我自己撰写的一本书:《基础逻辑入门》( An Introduction of Foundational Logic )。这本书谈论的主题与《简单的逻辑学》相似,但要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给大学生们讲授逻辑学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因为他们通常都有强烈的兴趣,并渴望学习。然而,美国的大学生却很少愿意选择逻辑学这个专业。此外,美国的高中课程往往也缺乏逻辑学。这种情况尤为不幸,因为在我看来,高中时期是青少年学习逻辑学容易获益最大的阶段。我认为,逻辑学应该成为高中阶段的基本课程。
我写作《简单的逻辑学》还有一个特殊原因,就是把它呈献给大众读者,让它进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我为什么认为这件事很重要呢?因为我真的相信,逻辑是每个人都要掌握的。它不应该被视为一种专业知识,仅面向少数人。逻辑意味着清晰且高效地思考。那么,无论在职业生涯还是日常生活之中,又有谁不需要清晰且高效地思考呢?但是,“清晰且高效地思考”到底是什么意思?简而言之,它是指我们能够发现真理,思维连贯、前后一致,并且能够将我们的多个发现整合起来,彼此不冲突。但更准确地说,“清晰且高效地思考”意味着我们的思维要受到基本逻辑规律的规范和引导,即像书中强调的那样,要符合逻辑。
在哲学中,我们经常会区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这种区分并不意味着我们有两种不同的理性,或两个分离的大脑,而是指我们的同一个大脑会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我们追求某些知识的时候,并没有其他目的,就是为了知道而知道,这种知识的价值是内在的,它们属于理论理性的领域。还有另一种知识是有用的,我们能够将其“投入工作之中”,这种知识属于实践理性的领域。在这里,逻辑学便属于实践理性领域。它是一门卓越的应用科学,在我们每天的生活里都有着直接的运用。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还有一种逻辑学,被称为符号逻辑(symbolic logic)或数理逻辑(mathematical logic)。自20世纪起,这种逻辑学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更受到了学术研究者的青睐。这种逻辑学极有价值,但由于它十分抽象、形式化,且不使用日常语言,因而对一般人并没有用,不能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思考问题。而《简单的逻辑学》中介绍的逻辑原理则被称为传统逻辑或经典逻辑,这种逻辑学基于现实主义哲学。现实主义强调常识,并承认客观世界真实存在。我们通常会说,逻辑关注真理,但这句话更准确的意思是:逻辑关注我们如何可靠、持久地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客观事物的真实存在方式)。
当你看到我在书中为了说明逻辑规律而举的例子时,或许会有些困惑,而这就像看到不熟悉的美国文化一样。但是,你们千万别被那些例子所干扰。你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逻辑规律,并且我有信心,即便没有任何例子,你们也能读懂那些规律。因为这些规律是普遍性的,它们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民族或文化,既不是东方亦不是西方的私有财产,而是属于所有追求理性的人。就理性推理而言,我脑中浮现出的最典型的四个规律便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简单的逻辑学》以现实主义哲学为基础,即承认客观现实和规律。在我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数个世纪以来,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和珍贵的文化之一,中国文学和哲学始终彰显着现实主义的传统,即通过经验、常识总结出最重要的客观事实,并为人们(无论他处于什么地位)表达自己的主张提供所需要的证明。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哲学家王充曾经写道:“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
王充当时所言,到了今天仍然同样有意义。它反映出了一个现实主义哲学家的立场:遵守基本的逻辑规律,相信“有逻辑地思考”意味着正确地看待客观世界与规律,并忠实地为其辩护。
祝,阅读愉快。
P.S.编辑希望在书中放上我的照片,但我的所有书里都没有照片,所以很抱歉。谢谢你们喜欢我的书!
D.Q.麦克伦尼
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高效地思考。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本书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我们知道有些人非常聪明伶俐,但他们的逻辑性却不是很突出。他们有逻辑思考的潜能,也就是说,具备清晰高效思考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显然还没有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习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从来没有被系统地培训过,这是他们所受教育中的缺陷。实际上,逻辑学是良好教育的真正支柱。虽然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逻辑学很少被提及,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是一门有益于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科,例如语言学、科学、历史、数学等。
一些读者,尤其是那些第一次遇到严肃的逻辑学问题的读者,可能会对大量的专业术语和频繁使用的象征性符号反感。但是,人们没必要被这种第一印象吓倒。我尽最大努力将所要处理的技术问题通过尽可能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虽然不可能尽善尽美)。同时,我也尽量避免落入简单化的陷阱。因为低能的逻辑将不再是逻辑。另外,一些读者可能会误以为书中只是过多强调了显而易见的事实而将它弃之一旁。在这本书中,我确实用了很大的篇幅强调一些简单的事实,但这是有意为之。在逻辑学中,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被强调得最多的,因为我们经常对之视而不见。我通常选择明确的而非隐含的事实,并且花许多笔墨对其进行分析,这是因为我遵从历史悠久的教学原则——做尽量少的假设。
逻辑学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如果本书的读者因为这本小书而对这个领域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将非常欣慰。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教条,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如果它能对教学有所裨益,我也会非常高兴。总之,我的目的很简单。我的首要目标是写一本现实应用指南,向那些初次接触逻辑学的人介绍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简单的逻辑学》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理论要联系实际。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日常实践,在叙述中,有些地方我采取了不是那么委婉的方式。很多时候,我更像一个教练或是班主任,在用教导的口吻告诉我的读者应该怎么做。在本书中,我将逻辑学分为5个部分,就是书中的5个章节,每章都以前面章节的知识为基础。
第1章是准备,介绍了要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需要搭建的思想框架。接下来两章是逻辑学的核心,探讨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第2章阐述了贯穿逻辑思维的基本原理,而第3章的重点是论证逻辑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第4章探讨了非逻辑思维的根源。第5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展开论述。
最后,我要将我的敬意和感谢献给一本发人深省的小书《风格的要素》( The Elements of Style ),作者是威廉·斯特伦克(William Strunk)和E. B.怀特(E. B. White)。这本书是我写《简单的逻辑学》的灵感来源。我不奢望可以达到如斯特伦克和怀特那般卓越的成就,只希望这本书可以在某些方面帮助读者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就像《风格的要素》在写作方面所做的那样。我衷心地希望通过这本书,可以让读者意识到逻辑学的重要性,使他们在合乎逻辑的思考中体会到快乐和满足。
首先,学会逻辑意味着我们要对语言保持高度敏感,并且掌握有效运用语言的技巧,因为逻辑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其次,学会逻辑意味着我们要对所生活的世界保持正确的认识,因为逻辑关涉现实。最后,学会逻辑意味着我们要深刻理解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相互作用的方式,因为逻辑要反映真理。在本书的第一章,我将着重讨论这些认识、观点、实践是如何促成逻辑产生的。
逻辑是智慧的开端,而不是终点。
伦纳德·尼莫伊
好莱坞著名导演、演员、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