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新发展理念的启发,我提出了共享企业的概念,企业的目的是让社会更美好,企业要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享是企业自身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企业如果只为所有者创造财富,而没兼顾劳动者,那是不对的。
过去半个世纪,企业界对企业目的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1970年最早提出了企业以股东为中心的原则,他认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利润”,这一论断影响深远。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在美国大公司首席执行官组成的“商业圆桌会议”的影响下,从学术界到企业界,都将“企业的唯一目的是让股东利益最大化”视为天经地义的原则。很多企业家都在践行这一原则,比如杰克·韦尔奇带领通用电气创造了公司市值从160亿美元上涨到6000亿美元的华尔街奇迹。受到这一原则的影响,收入分配不公加剧,一般的劳动收入远低于资本收入,让人们产生不劳动就能创造财富的错觉。实际上,资本是上一级劳动的积累,没有资本就没有企业,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拥有专业经验、知识和能力的人成为最重要的资本。今天看来,社会财富既离不开资本的投入,也离不开劳动的创造。
2019年,近两百家美国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华盛顿召开的“商业圆桌会议”上摒弃了“企业的唯一目的是让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原则,并联合签署了《公司宗旨宣言书》,明确指出“企业应该照顾到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除了股东外,还包括客户、员工、供应商以及企业所在的社区等”。如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企业应该成为劳动者、所有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共享的平台。不少企业认为,最先进的做法是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二位,然后才是投资者的利益。这样的企业被称为“觉醒企业”。如果企业只关心投资者的利益,一定是还没觉醒,当企业觉醒时,它就会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共享利益。
觉醒企业划定了企业发展的三重底线。时代发展到今天,企业一定要考虑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三重底线,这才是共享企业。
第一,企业应与环境共存,可以理解为企业肩负的环境保护责任,尤其要解决好企业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受自然的反扑,这个规律是无法抗拒的。2020年4月,世界气象组织在纪念“地球日”活动中发布的报告显示,从1750年工业革命至今,全球平均气温已经升高了1.1℃,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至少上升4℃,那意味着海平面至少要升高25米,我们的地球将完全改变,恶劣的天气将是常态。最关键的是,有可能这种恶劣的环境不可逆,人类将无法控制事态走向。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企业占碳排放总量的主要部分,其中工业碳排放占比更高达70%,因此,为了实现“双碳”目标,企业的意识和行动显得格外重要。2021年7月,联合国机构发布了《企业碳中和路径图》,这是世界首份全面指导企业实现碳中和的重磅报告。该报告收录了来自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的55家企业的先进实践,其中包括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等13家中国企业。显然,制定碳中和目标、实现公正的零碳未来是一项重要议题,在零碳之路上,企业的参与至关重要。在全球范围内,目前已有超过800家企业提出了自身的碳中和目标。
其实,环境保护和超额利润一直是企业面临的两难选择。过去很多企业对环境保护问题不够重视,甚至为了追求利润而违规排放,如今大部分企业的思想格局和行为已经发生了转变。在环境保护方面,绿色是担当,绿色是使命,绿色也是方向。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合水泥”)“水泥+”产业链延伸的综合一体化发展模式,保证了“一体化”链条上全程绿色,从产业链的起点到终点都坚持绿色发展,积极推进绿色制造、绿色管理,将绿色发展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都坚持绿色环保。中国联合水泥还积极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危险废物、污染土壤等资源综合利用,站在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的高度实现水泥业务的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国家、地区和社区等层面。除了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外,企业还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合法诚信经营,照章纳税,这是企业的本分。企业还要有家国情怀,奉献社会,回报社会,服务所在地区和社区建设。自从我担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以来,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才是好的上市公司?我说很简单,就是企业要做好三件事:效益好、治理规范、承担社会责任。谈到社会责任,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华”)积极组织“神奇实验室”“博士讲堂”等科普活动,先后到访烟台、宁波、眉山等城市,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们了解化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激发创新热情。同时,万华不忘与当地政府、公益组织等密切合作,开展儿童关爱项目,用于改善儿童生活、教育环境,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承担社会责任,现在已经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但有人问,履行社会责任是否会有损企业效益?其实,在当今社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反倒对于企业提升效益具有重要作用。过去我们讲效益好,更多指的是利润,而现在资本市场分析效益时,不只讲利润,更强调价值。例如,现在提倡上市公司要披露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报告,即ESG报告,因为只有披露了ESG报告,投资机构才更愿意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公司,更有可能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再如,为什么在资本市场特斯拉有那么高的市值?因为特斯拉是清洁能源车企,更加契合投资者对社会责任的预期。可见,我们今天在看待企业效益的时候,社会在评估企业价值的时候,实际上都已经考虑了社会责任。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但不会有损效益,反而会提升效益。
第三,企业应考虑与利益相关者共存共荣。不赚钱的企业不是好企业,但只会赚钱的企业也不一定是好企业。企业应该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能持续地创造价值、共享价值,服务好客户、给予员工尊严和尊重、将供应商视为价值创造的伙伴、服务好社会和社区等,而不应该仅仅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回报。例如,卡特彼勒公司承诺48小时内在全球任何地方为它生产的车辆和设备提供零部件,麦当劳则要求员工丢掉那些不再冒热气的炸薯条,这些都是为客户提供良好服务的范本。
前段时间,我调研了一个独家生产国际知名品牌手机电池的上市公司。其间,负责人跟我说:“只要我们企业按照规定的标准质量供货,就能保证稳定的价格和现金流。”我想,这背后反映的是供应商、客户等产业链上下游的利益相关者是如何相互对待的。下游知名品牌手机厂商给上游电池企业留出一定的利润空间,让企业生产的电池有质量保证,进而保证手机的质量,手机有市场,双方都有研发成果。产业链良性发展了,企业也都能做好。如果企业把产业链上厂商的利润都挤占了,企业自己恐怕也稳定不了,所以企业于人于己确实要考虑和利益相关者共存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