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概念

1.1.1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产生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在欧美国家产生并快速发展。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产生离不开一些主客观因素的推动,具体如下。

(1)传统“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弊端

图1-1是“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和“横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对比。

图1-1 两种管理模式对比

如图1-1所示,某个企业处于某一个产业链的一个环节上,比如原材料采集加工、零部件生产制造、产成品最后组装、产品销售以及物流运输,等等。那么这个企业对同行业内其他属于与自己相同产业链环节的企业进行整合,我们称之为“横向一体化”;与此相对应地,企业沿着自己这个产业链整合自己上下游环节的企业,我们称之为“纵向一体化”。

以往,企业大多实施“纵向一体化”的经营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纵向一体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涉及的投资数额较大且资产专用性较强,加大了企业的退出成本;并且企业需要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还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许多的竞争对手。于是,许多企业开始转变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横向一体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尝试。企业将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或者转移给自己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企业,以此来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并且争取和自己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企业实现合作双赢。在这种趋势下,产业链中的每个企业负责自己所擅长的业务环节,逐渐形成了越来越多的供应链网络,相应地,企业管理者和学者开始对这些供应链进行管理研究。

(2)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全球经济发展不景气,而市场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个性化,且市场需求多变、不确定,这使得企业不得不改变原有的业务流程和经营管理重点。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必须拥有一个高效敏捷、反应快速的生产供应系统,以此来应对多变的市场需求。为应对企业之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产业链上的企业开始注重专业化分工,降低非核心业务的运营成本,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并且利用高效的外部供应链网络系统,提升企业供、产、销的整体运行效率。于是业务流程重组出现,并逐渐成为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研究的热点。业务流程重组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做根本性的思考和重建,以此使企业在成本、质量、速度和服务等方面取得较大的改进,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把重心放在自身的核心业务上,将非核心业务流程外包,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逐渐出现了各类企业在产业链中“各司其职”的局面,一个个供应链网络开始形成。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只有对自己所在供应链的各个衔接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的企业,才能真正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3)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近代以来,随着交通运输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往来日益增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进入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新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变得更加频繁。科技日新月异,生产力得到了迅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将自己的部分产业迁移到欠发达国家,以寻求更廉价的原料、更廉价的劳动力以及更广阔的消费市场,这使得发达国家许多企业将自己的一部分业务环节转移到了其他国家或者与其他国家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达成业务衔接。由此,产生了许多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网络系统,各大企业也开始对自己所在的供应链网络进行管理控制,世界上的许多学者也开始对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进行重点研究。

(4)各国间开放程度提高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于市场经济模式的认可度提高,也开始实施市场经济模式,并且提高自身的开放程度。在普遍的市场经济和开放性经济环境下,各国之间的企业可以更加便利地进行合作,更合理地进行业务合作和衔接,由此来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实现资源整合和规模效益。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各环节企业相互衔接的供应链网络系统开始形成。

1.1.2 供应链的概念

Stevens提出,供应链是一个通过前向的物流和反向的信息流将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顾客联系在一起的系统。

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认为,供应链涉及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最终产品生产与交付的一切努力。

马士华等在其《供应链管理》中将供应链定义为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001年,我国发布实施的《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本书结合以上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包含商流、物料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涉及原料供应商、生产制造商、分销零售商、相关物流企业以及最终用户的一个功能网络系统,如图1-2所示。

1.1.3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St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使顾客的需求同来自供应商的物流协同运作,以平衡高顾客服务水平与低库存、低单位成本这两个看似冲突的目标,供应链管理的范畴比物流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和材料管理、制造管理、设备计划、与分销和运输相关的顾客服务以及信息流管理等要广得多。

图1-2 供应链

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这一链条中,生产和运输最终产品(包括计划、采购、制造和配送四个流程)的所有努力,包括供应和需求管理、原材料和零部件外包管理、制造和组装管理、仓储和存货跟踪、订单录入管理、分销渠道管理和运输管理等。

马士华等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2001年,我国发布实施的《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本书结合以上观点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为实现供应链成员的效益最大化,对原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零售、运输配送直至最终消费者这个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料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以及人员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 rL0kn7GJrS64Cu551qYa49YpDBdoz9W+4WpviV2w7Kiloy4+UigsSu0RTN/Crdw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