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原理在团队管理中备受推崇,很多管理者坚定地认为,下属最短的那块板最终决定了他在团队中的价值。或许正因如此,一些管理者把管理重心放在了如何补足下属短板上,即刻意规避下属的劣势和不足,一味地去纠正他们的弱项。
其实,随着现代团队中分工越来越明确,专业化程度越来越精细,发挥下属的优势远远比弥补劣势和不足重要得多。就像偏科生与其把大量时间用在不擅长的科目上,不如将自己的优势科目发挥到极致,因为花的时间可能同样多,收获却会大不一样。
每个人各有所长,能力高低不同。一个好的管理者要能发现和发挥下属的优势,在选拔人才时需要看重其优点,规避其缺点,要善于根据优点选人,并恰当地委以相应责任。这样才能使每个人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司其职,在工作中做出贡献。
案例1
一次宴会上,唐太宗对王珪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都一一做些评论,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
王珪回答说:“孜孜不倦地办公,一心为国操劳,凡所知道的事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房玄龄。常常留心于向皇上直言建议,认为皇上能力德行比不上尧舜很丢面子,这方面我比不上魏征。文武全才,既可以在外带兵打仗做将军,又可以进入朝廷搞管理担任宰相,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李靖。向皇上报告国家公务,详细明了,宣布皇上的命令或者转达下属官员的汇报,能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在这方面我不如温彦博。处理繁重的事务,解决难题,办事井井有条,这方面我也比不上戴胄。至于批评贪官污吏,表扬清正廉署,疾恶如仇,好善喜乐,这方面比起其他几位能人来说,我也有一日之长。”
唐太宗非常赞同他的话,而大臣们也认为王珪完全道出了他们的心声,都说这些评论是正确的。从王珪的评论可以看出唐太宗的团队中,每个人各有所长;但更重要的是唐太宗能将这些人依其专长运用到最适当的职位,使其能够发挥自己所长,进而让整个国家繁荣强盛。
唐太宗用人最看重的是个人的优点而不是缺点,利用个人特有的才能再委以相应责任,使其各称其职,这样才会使诸方矛盾趋于平衡。
治理一个国家如此,管理一个团队也同样如此。每个下属各有所长,管理者如何依照每个人的才能安排最适合的职位,使其能够将优势发挥出来,这是做好团队管理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如果管理者给予的职位与下属的才能不匹配,他们就无法发挥对团队应有的作用。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无用之人,只有不会用人之人。
管理者不能单凭一件事情的表象就对下属下定论,而应该善于发掘其优势,并且善于看深看远,综合评估,既不能只夸大下属优点而看不到其缺点,也不能够只看到下属缺点而看不到其优点。一个管理者如果没有发掘潜在人才的观念或眼力,而是非常盲目地认定“某某无用”,这就犯了用人的大忌。
那么,管理者应该如何权衡下属的优缺点呢?具体做法有4点,如图3-1所示。
图3-1 管理者权衡下属优缺点的方法
作为管理者要善于用人之长,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才能,利用他们的优势资源。会用人是一种本事,也是一种艺术。它需要具有伯乐的智慧,既要通晓人性的各种弱点,又要懂得灵活运用为人处世的各种技巧。人们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管理者,必须不断挖掘下属身上的优点,并将其优点不断放大,当下属表现好的时候给予认可和鼓励,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只有将人力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配置,才能够促使团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社会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不代表没有缺点,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对下属的优势进行配置是每个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关键是如何看待它。水晶刚出土时,是一块黑乎乎的东西,倘若据此判断是废物而扔掉,岂不是十分可惜?从古到今,凡是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总是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因此,一个管理者在用人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两分法”,既看到下属的缺点,也要看到下属的优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管理者必须正视下属的缺点,而不是选择忽视。在面对下属的缺点时,管理者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认识下属的错误并包容对待。管理者对下属的缺点和毛病,一定要及时指出,给他改正的机会并为他指明方向,同时提醒下属要积极提高自身能力。
管理实践小贴士
在团队中,每个下属身上都有他各自的优缺点。管理者只有正视下属的缺点,发现下属的优点,做到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带动团队的整体工作气氛,为团队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