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9.梦寐以求找到更好的平台

在许多人眼里,刘昕是个奇迹。

博士后出站时,导师握紧他的手说:“你一定要回来。”欢送会上,黑压压一屋子人,硕士、博士满满当当。很多人刘昕都不认识,但他们都认识刘昕——因为他出众的科研能力。

年纪轻轻的刘昕获得了好几项国家专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不安分,总想捅破窗户纸喘口气”。

第一次捅破窗户纸,还是三年前。

那时的刘昕,在北京读完最后一个学位,回到家乡的原单位——一个在当地还算不错的科研所。科研所环境很好,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假山一处处,刘昕踱步其中,只觉得安逸会消磨掉他的斗志。

他忙着调动工作,并最终成功。老所长极力挽留他:“你看,我们所的工作在本市……我们所的男同志找对象……”老所长的话在刘昕耳朵里模糊成一片,但他慈祥的笑,恳切为晚辈打算的态度,刘昕这辈子都不会忘。

他婉拒老所长的挽留时说:“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想出去喘口气。”他按住没说的是,“我不想像您那样,一辈子就待在一个地方。我需要更大的平台成就更好的自己。”

刘昕折腾了好一阵子,赔偿了原单位几万元的违约金后,终于如愿以偿来到本行业最尖端的科研单位。“我一个人获得的专利,比我们办公室所有人加起来的都多。”即便如此,重要的工作依然落不到他身上——因为他是外来户。

他被排挤。

单位搞测评,他“被出差”,参加一个科研活动。活动结束回到单位,测评已近尾声,且刘昕排名靠后。“太赤裸裸了,一切都明着来!”他气愤道。

接下来,是汇报科研成果。疲惫、措手不及的他听说论文答辩就在第二天,不得不彻夜填表、准备各种资料,这样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他不由得怀念起前单位。“在那里,我没听说过任何人的坏话,每个人都安分守己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一如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的安逸——这曾是最让他窒息的环境。

他曾梦寐以求到更好的平台施展抱负,以为这份工作堪称完美,现在却发现内耗严重到他无心搞科研——平台大、机会多,竞争也更多;智商高、学历高的人聚在一起,争斗的惨烈程度就更高。

“如果一份工作能像前单位那样和谐、安详,像现单位一样平台很大、机会很多,该多完美!”刘昕说。

这又像闷在一个密不透风的房间里了,刘昕再次想到辞职出去喘口气。他听说,一个博士师弟正在创业,已干得有模有样。“创业意味着更多的未知和风险。”刘昕的斗志又回来了,“没有完美的工作,我就自己去闯。”

心理师点评
去哪里找完美的工作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动物们一旦处于某种“未被满足”的状态,体内就会积聚一定的动力,继而采取一系列的行动,以便让自己尽快恢复到下一个“满足”的状态之中。于是,饿了的去找食物,思春的去献殷勤,这几乎是每一只老鼠、大象、骆驼、狗熊都会去做的事情。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正是这种“努力寻找满足”的行为惯性(弗洛伊德管它叫“生本能”),几近完美地保证了这世界芸芸众生的种群存续和子嗣繁衍——只是这种动物界的普遍惯性,到了我们人类这里,就变得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复杂。

因为人类会思考。

除了身体上会感受到各式各样的“不满足”之外,我们在心理上,也常常会体验到各种个性化的、独特的、哪怕仅仅对于自身才有意义的“不满足”。而这种不满足,又常常和个体所在的现实环境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如果不是当事人,其他人也很难评判这种不满足的参照基准到底是什么——比如说,我们今天单独拿出来讨论的有关“完美的工作”的话题。

有一些对工作的不满足感,可以促进我们鼓起勇气去市场上寻找更好的“下一个”。毕竟找工作这种事,就和这世间的任何一件事情一样,都有运气好坏的可能。不同的工作单位之间,并不一定存在高下之分,很多时候仅仅是和员工存在着匹配不当的问题(比如企业文化和个人性格等)。所以,我们不能简单批评那些多次更换工作的人就是不好的、不踏实的。现实中也的确有不少年轻人在自己的第二、第三甚至第四份工作上“找到感觉”,之后与工作单位十分愉快地长期合作下去。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另外有一些对工作的不满足感,最主要的原因恰恰是我们自己太过年轻,以至于内心对一份工作的设想,美好到完全脱离现实的地步。于是,一次一次地对现实无法忍受,一次一次地换工作,却又一次一次地更加失望。西方有句名言说“更好是好的敌人”,用到这里就十分合适。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人,更容易陷入这种寻找“更好的下一个”的循环之中呢?一般而言,他们的思维模式更加“年轻化”,也就是更加有热情、有冲劲、有勇气,愿意去努力改变外在环境;但另一方面,他们看待世界的视角也更加简单对立、黑白分明,分析问题常常简单归因,相信自己面临的困境,是仅仅由某一个原因造成的。

相反,在一个心智较为成熟的成年人眼中,这个世界(包括职场)的很多事情,都很难说究竟是好还是坏。比如说一个通人情、好说话的老板,带领团队常常就赏罚不那么分明、不够公平;而一个制度明晰的单位,很多事情又会让人感到教条、刻板,缺乏灵活性。当我们接受了这世界上很多事物必然存在的复杂的两面性时,也就会很自然地接受“哦,我只能选择一个自己相对喜欢的工作岗位,而没必要期待一个完美的工作”。

那些心智较为成熟的成年人还知道:每个人的工作(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都不可避免地会偶然(甚至很多时候)出现各种各样的无趣、无聊、无意义,这不代表我们或者我们所在的环境有问题,这仅仅就是工作(当然还有生活)本身的一部分。所以,他们更加能够忍耐工作之中的种种不如意,不会遇到事情就急匆匆地去“发现”工作环境的问题,以逃避“难道是我自己有问题”的焦虑。

当然,没有谁会在一夜之间成熟起来。对绝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我们都是在各种“不满足”的启发之下,在不断地“怀疑外界——怀疑自我——怀疑外界——怀疑自我”的反复过后,一点一点调整内心中“自己”和“世界”的样子,使其一步一步接近现实。

年轻的时候,我们不需要“要求”自己特别成熟。只不过在心情低落的时候,不妨鼓励自己去勇敢地看一看:今天的不如意,真的完全是环境的问题吗? ebNDGSbkaeyy9yYFmDpMCRK52BAjA7yTY8NhotQSXSDYJBVX0wmQggLTQufs6nj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