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等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它利用各种生态原理因地制宜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并采取不同的生产技术措施,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得到综合发展,以满足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1.充分利用太阳能

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就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提高太阳能的转化率,加速物流(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循环)和能流(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等)在生态系统中的再循环过程,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但现在利用率很低。据计算,如果把太阳能利用率提高到2%~5%的水平,就可以大大提高产量,创造出极大的物质财富。这种目标通过育种、栽培、管理等科学技术的利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废物的循环转化

生态农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生物能源做到多次利用,综合利用、合理利用,既要求生物资源产生食物和饲料,又要把它作为燃料和肥料,使它的各种物质成分能被人们充分利用。农业生产不应该有废物,习惯上所指的废物,主要是指作物秸秆、树叶、杂草等。对这些废物的处置,传统的办法就是直接烧掉或直接还田作肥料使用,这是一种浪费。如果把作物的秸秆、树叶等用来发展畜牧,牲畜粪便制沼气,这样既为农村提供了饲草和能源,又为农业生产增加了肥源。发展沼气,完全符合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规律,能够取得多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举多得之事。

3.开发农村能源

我国农村柴草一直严重短缺,但同时又存在着严重浪费。开发农村能源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木柴用作燃料燃烧的热效率一般只有10%左右。我国每年烧掉的秸秆约2700亿千克,薪炭柴1500亿千克。由于木柴紧缺,大量秸秆不能还田,使土壤有机质普遍缺乏,土壤肥力降低;且破坏森林、草原和其他植被的现象,至今控制不住。因此,必须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予以解决,如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发展小水电、推广省柴灶、利用风能和地热能等,这对保护森林和草原、保持水土、增进地力、维护生态平衡都有重要意义。

4.保护农业自然资源

一是绿色覆盖,这是办好生态农业的关键一环。绿色覆盖物主要指森林、草原、农田作物等,它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森林、草原和农田都应该有适当的比例,才能收到合理的生态效益。二是控制水土流失,这是生态农业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可以采用生物、工程、耕作制度等多种措施,保护土壤,控制水土流失。三是保护土地资源。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的传统作法是单一抓粮食生产,连续多年种耗地作物,忽视对土地资源的养护,实际上是一种掠夺式的生产,以致土地肥力减退,土壤结构变劣,土地生产力下降。生态农业要采取生态措施,用地养地,使土地越种越肥,越种越好。我国传统的秸秆还田,施用厩肥、绿肥、人粪尿,豆科作物轮作、间作、套种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四是生物种群保护。各种生物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原是互相依存、互为消长,构成一种互相制约的食物链,但往往由于一种因素的变化,而造成一连串生态不平衡,进而导致经济类生物的大量减少,有害生物更加猖獗。如施用大量农药本来是希望灭虫增产,却产生了一种事与愿违的结果,害虫产生了抗性。在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生态农业就要从各方面考虑,研究有效措施以保护生物种群和害虫天敌,保护生物间生态平衡。

5.防治污染

乡镇企业的兴起给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这些企业往往规模小,技术工艺落后,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部分国有、集体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污染问题,必须对其加以监督和管理。应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不得随意排放“三废”,灌溉、养鱼用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推广综合防治措施,防止化学农药污染,使用农药必须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保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美好的环境。

6.继承和发扬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良传统

我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加上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长期以来使我国成为一个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保留下来不少的优良技术传统,这是极为宝贵的财富。我国人口多,有的地区的土地种了几千年,土壤有机质没有减退,继续保持高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民掌握了用地养地的规律。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许多优良生产经验,都是符合生态规律的,继承和发扬这些经验是生态农业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7.建立农业环境自净体系

农业环境自净体系主要包括:①天然自净体系,即通过自然环境中的土壤、水体、大气和生物的稀释、扩散、降解、吸收、转化等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乃至消解,充分利用环境自净力。②人工自净体系,即通过人为的干预形成对污染物具有更大承载力的良性系统。主要措施有扩大绿色植被覆盖面积,修建大型氧化塘,保护自然天敌,保护有益野生鸟、兽、昆虫,推广生物防治,并配合治理污染。

8.推动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态系统的正常发展及完善人类社会的发展

这是一个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生态系统中的能流不仅以太阳—植物—动物的方式流动,而且也在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流动。两个系统物流、能流相互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一个生态循环体系。发展生态农业对沟通城乡物质交流、发展多种经营、互通有无、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供销体系,对促进城乡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以及城市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总之,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的确有共同点,如都遵循资源循环利用、维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业增值空间和产品多样等;但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在经营形式、空间布局、资源再利用的程度、产品多样性及增值空间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表4-2)。

表4-2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异同点 Dd0V/MdW+iW9a+LbqsFVeknoo4jlTfW6j5f6T3LyfBMIZzJ+6RJyHLcoUqn0eNH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