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持续建构,寻求内部资源

处于危机状态的人,眼中关注的是问题与困境,处于恐慌之中,难以看到解决问题的资源。有人说,巨大的压力下,人可能会“变傻、变笨”。这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因为恐慌、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人会出现认知狭窄,就是对危险和负面信息过于敏感,只看到问题和危险,看不到解决的资源,看不到积极解决问题的可能。

阳明心学关注人的良知,人本主义心理学看重人们自我实现的无限潜能,积极心理学充分肯定每个人的优势特质,后现代心理学看重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这些学问都在提示咱们心理援助志愿者透过当事人的迷茫和混沌、局限和困境,与他的良知和明白进行互动,充分激活和调动其内部资源,如此方能调动当事人的内在活力,释放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希望来,思路和出路也就在其中了。

一位30岁左右的女性来访者因为家中的老人确诊,陷入恐慌情绪之中,心理援助志愿者问:“你能给自己做饭吗?”来访者说:“能,每餐饭都是我自己做的。”这样的对话,可以使她找到照顾自己的力量。心理援助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找到他自身内在的力量、内在的资源,能够更好地应对当下的危机状态,同时也能够在危机过后,帮助他提升未来应对危机的能力。

在危机状态下,现场异常复杂,各种痛苦的情绪爆炸式地会将人淹没在负面的信息中,能量容易耗尽,导致无法正常注意到内在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人容易失控,甚至性格会发生改变,本外向开朗的变得回避与人接触,自我封闭起来,人本身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开放的系统,一旦自我封闭起来,无法汲取外界的营养,就难以激活新的资源。当处于长期的压力和危险时,人平衡自己心理的资源也会渐渐枯竭,而源源不断的负面情绪来不及疏解,一个人的负面情绪就像水杯里面的水,当水(负面情绪)越来越多,而又不能及时倒掉的时候,哪怕增加一点点水,也会溢出来。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在过去经验中找到资源。

每一件事情背后总会有深意,在绝望中总会有一丝光亮。作为干预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资源的眼睛,促使对方利用自己有效的资源去帮助自己,甚至可以帮助他人来重建生活。资源会带给人们动力,产生积极的改变。

一个人之所以不会被压力击倒,是因为具有强大的支持系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对话:“在这么艰难的时刻,谁给了你最有效的支持?”这种对话,可以有效激活当事人的资源,帮他重新建立社会资源网络。

人在危急状态下,原来的心理应对模式失效了,无法应对现有的困难。心理援助志愿者需要和来访者共同探讨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一个人遭受挫折后,把自己封闭起来。可以试着与他交流:“假如,你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会有什么不同?”通过鼓励当事人去做一些新的尝试,或许会促使对方带来一些正向的改变。

其次,要在重新建构中找到力量。

心理援助的核心是应对心理危机,但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成长的机会。后现代心理学家提出,当我们将注意力放在哪,意识就会被增强。意识像手电筒的光,我们看到危险时,内心就会充满了恐慌,一旦转向机会,就会迎来生机和希望。

我们心理援助志愿者要帮助来访者将手中的手电筒的光束照得更宽些,甚至帮助转向看到困难背后的转机。

两个推销员到一个岛上考察,岛上的人都没有穿鞋。一个人说这岛上的人还都没穿上鞋,另一个说这岛上的人根本不穿鞋。这两个人是不同的视角,认为“岛上人都还没有人穿上鞋”,他会乐观并相信向他们推销鞋一定很多人买;而另一个人认为“岛上的人都不穿鞋”,言下之意,即使向他们推销鞋也没人买。同样的事情,关注点不同,带来的心理反应自然不同。

心理援助志愿者要关注做对的部分,而不是做错的部分,进行积极正向思考。比如一位来访者抱怨说:“最近非常焦虑,真是糟糕透了!”面对这样的来访者,应引导他看到之前情绪比较好的时候,或者让他认识到焦虑的意义。在辅导时可以这样说:“也就是说,你之前的情绪状态是不错的?”当然,也可以这样追问:“人在进化过程,发展了一种焦虑的本能,比如在远古时期,人类因为焦虑能更敏锐地躲避丛林里的毒蛇猛兽,我们现在因为焦虑所以遇事会更深思熟虑,会在丰收的年份囤积粮食,以备荒年之需,这些都是焦虑的意义与价值。对你来说,焦虑带给你哪些益处呢?”这样的对话会引导来访者转顾美好的时光,来访者越是把注意力放在正向、已有的成功解决方法并迁移到类似情境中,则越能使改变朝好的方向发生。

再次,要从消极中找到正向的意义。

在实际心理援助工作中,可以经常使用“虽然,但是”的基本思维,比如,“虽然你说一直处于恐慌之中,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你也可以看出你对健康十分关注”。这可以把来访者从负性情绪的关注,转向积极的觉知。尽管这是一种负性情绪,却转向正向积极的方向,看到负性情绪背后的动机与目的。

一位来访者十分自责,因为隐瞒了武汉接触史,而被公安机关进行调查,所以一直处于自责自罪之中,觉得在亲人面前抬不起头。心理援助志愿者可以说:“我不确定你隐瞒的真正动机是什么,但我确定你一定希望自己和家人健健康康”。这种有力的肯定,可以给予当事人支持。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只是做法不同而已。我们可能会在慌乱和恐惧的驱使下做出一些盲目冲动的行为。我们可以这样给予支持,“之所以这么冲动,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这可以让他看到冲动背后良善的动机。

居家隔离期间,许多家庭因为生活方式等问题产生矛盾,有一个来访者诉说家里的老人,不戴口罩就出门。为此,两人产生激烈的争吵。心理援助志愿者说:“从你们争吵看得出来,你还是非常关心老人的健康。”透过亲人之间表面的摩擦,看到争吵背后彼此的关心。心理学认为,亲人之间的批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爱。

用“至少,起码”类似这样的语句,可以协助来访者看到消极事件中正向的价值。一位出租车司机因为疫情的影响,生意极为惨淡,入不敷出,一个大家庭所有的开支就靠他跑出租。“现在收入没了,这日子真不知道怎么过下去?”心理援助志愿者可以这样回应他:“目前的确受了影响,但起码你们到目前为止,身体都是健康的。”

心理教练的对话注重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提示我们沉下去、跳出来,在局限的现象里,看到更多的风景,心理教练也认为教练状态与对话技术同样重要,我们在表达这个积极正向观点时不是去灌心灵鸡汤,塞给他一个难以消化的所谓积极的成果,而是尽量要做到真诚坦诚的分享、自然自由的表达,这样的氛围,有助于对方去领悟和觉察,从而找到更多的内在资源和内在智慧。

最后,要从一般化找到共同资源。

人有一种基本的归属感需求,这是一种内在的驱力,促使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或情境,从而对客体产生一致的认知和行为,当不一致时,人们会出现不适感,进而试图去减少它,减少失谐的心理机制。

在心理援助中,我们要特别强调在重大疫情面前,出现这种情绪反应,是一种正常的普遍性感受,一旦来访者了解他的问题不是独特的,他就会缓解焦虑感。其实面对这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愤怒、焦虑及无力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情绪,我们有想要去做点什么的愿望,但是又没有什么办法去做,或者说我们对去做些什么会有恐惧感。我们强调这种普遍性,许多人就会明白,他不是孤独的个体,让他在这种普遍性中找到这种强烈的归属感。

一位来访者,因自己是疫情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他感到十分恐慌,在电话里表示:“经常感受到心跳加快,晚上无法入睡,真的害怕自己会死掉。”当他诉说这些症状时,我们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恐慌以及对生的渴望。接下来,真诚地和他进行分享:“假如我是你的话,我也会有这些感受,甚至还有可能不如你。”

来访者非常好奇,问了心理援助志愿者很多问题,终于明白出现这种心理及情绪是普遍的正常反应,不是他一个人独有的。更重要的是,当来访者把心理援助志愿者看成一个有瑕疵的人,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虽瑕犹荣的典范。

心理援助志愿者遇到同样的问题,也会有同样的情绪反应,但仍有能力帮助来访者。承认自己的瑕疵,但仍保持着自尊,这对来访者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会促使来访者接纳自己进而坦然自若地接受现实。

有人在焦虑时,思维就会进入负面思维漩涡,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灾难化思维”,一切都往最坏处想。我们要把这种暂时性的观念传递给我们来访者,尽管疫情的突然到来的确是令我们猝不及防,我们所有人都会有焦虑恐慌的情绪,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要相信被疫情扰乱的生活只是暂时的。

所有这些危机的情绪,我们第一反应肯定是恐惧。恐惧调动我们身体的力量,产生一种警觉的信号,这种警觉信号又会让我们产生一些斗争、逃避等行为的冲动。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会做一些判断——这个事情能够解决还是不能够解决?所以焦虑的情绪随之而生。向来访者普及一般性的心理知识,了解普通人都有的反应,他就不会放大自己的孤独感。

因为遭受严重的伤害,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正常的。许多来访者有类似这样的困惑,自己作为一个阅历丰富的成年人,甚至是一个知识分子,为什么还会在疫情面前表现得手足无措?当我们向他解释因果关系时,可以给予他很深的安慰。

疫情发生之后,各地迅速驰援武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给疫区中的人们一个强有力的心理暗示,满足心理的安全感,有效修复心灵创伤。同样,为了确保当事人心理安全,应协助当事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增强心理的掌控感,一旦能掌控正常的生活状态,心理就会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会激发内在资源与力量,心理创伤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愿所有具有相关资质的心理工作者加入到心理援助工作队伍中来,众志成城,用专业的爱心形成强大的正能量。心理教练的理念和技术,有助于我们放空执念,给来访者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还可以放松心情,给来访者更多的相信与信任,同时也需要我们放低姿态,与当事人一起散步,一起建构,一起生成,特别是放下控制,尽量做到由心及理地激活对方的潜力、活力、创造力。疫情防控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阻击战,我们要有科学专业的态度,更要遵循上述理性有序的原则共同抗击疫情,在这场战疫中,我们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VdUx+GCSfOZwEpxrnS0+9ERTuKgb2wFPxocjEwpzzdYIbZNv16oyAlEk9pdIKei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