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心理教练对话技术为心理援助提供技术支撑

心理教练强调资源取向、客户中心、引导模式,反思立场,平等对话。 在通过心理教练做心理援助工作时,我们通常都会问:您是怎么挺过来的?假如您的朋友出现了这种状况,您会对他说点什么?假如十年后,要感谢您今天的做法和决定,您觉得您会感谢您今天做的什么决定?假如二十年以后,您要写一本自己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的经历和故事,您觉得您会以什么书名来表达您的感受?二十年以后的您对现在的您会说点什么?我想给您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您觉得什么样的帮助是您想要的?我在这里与您一起合作做点什么,对您来说才算是有价值的?这样一些问法和做法,实际上是一种基于资源取向,更加尊重当事人的平等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心理学的价值、意义,同时还要跳出心理学的视角,要看到心理活动只是人的活动的其中一种,他还有很多社会角色,除了疫区群众以外,还有很多过去的光荣历史,还有复杂的社会阅历和经验,还要看到当事人背后强大的五千年中国文化的基因,也就是说,我们要走出心理学的局限,看到一个复杂的、多面的、多层次、多视角的鲜活生命的存在,要看到鲜活的、有力量的、有创造力的完整的人的存在。

灾后心理援助工作中,心理教练有独特的优势与特别价值,让心理学工作者很容易走进内心,自由的流动。 后现代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当我们太看重自己的技术,太看重自己的方法时,我们以为用技术和方法就像权威专家把药给病人,以为给了药,给了技术,给了方法,他就自然会好起来。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光有药,光有技术和方法是不够的,同样重要的还有人性的关怀和陪伴,相互的滋养和关怀,相互的信任和支持,相互的好奇和兴趣,看到那个完整的力量,完整的人的存在,反而会激活对方内在的力量。也就是说,借助心理教练的做法进行心理援助最宝贵的不是我们给他什么东西,单方面给个技术,给个方法,而是心理援助者和当事人一起共创出来的属于他自己的理念和知识。

曾经我们都说“知识就是力量”,现在要打个问号,知识有时候是个麻烦,是个累赘,是个负担,有时候还是垃圾,共创的知识才是真正的价值,心理援助一方面要有技术,要有方法,要有理念,要有套路,但不要仅仅强调这些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方法的作用,一定要看到当事人的存在,当事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当事人是自己解决问题的专家,要跟当事人这个人在一起,去好奇他的经验,挖掘他的资源,和当事人一起努力去构建新的知识,这叫共创的知识,共同生成的知识才是真正的自信。就像男生跟女生谈恋爱一样,并不是有钱有房有条件就能产生爱情,还要一起谈恋爱,一起共创,一起散步,在散步、在谈恋爱的过程中慢慢生出伟大的爱情来,任何知识的生成,任何有价值的力量,任何人性的宝贵的东西都是共创出来的,共创的知识才有真正的力量。

从事心理援助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发挥专业人员的技术价值,更要看到当事人内在的力量,一个想法和另外一个想法相遇,然后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我们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好为人师,不要理所当然,不要习以为常,我们永远要好奇,永远要信任当事人,欣赏当事人,要对当事人感兴趣,陪伴当事人找到他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了这种态度,有了这种理念,有了足够的技术和方法,再加上谦卑、好奇的态度,可能会使得心理援助效果更有价值,更容易被人接受。 U3iuPDnV6DYWnsC2tw2HqHIF9KB5tLL+2oiQoau6XgE4t7R9+HWBO/tnD8luGnO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