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爪子抓地、翅膀闪闪发光的鸟儿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尚书》

A

B

C

D

E

“鸟”这个字最能反映古人最初造字时的象形思维,甲骨文字形 A ,一只头和尖嘴朝下、爪子紧紧抓着地的鸟的形象栩栩如生。甲骨文字形 B ,这只鸟站立了起来,有着长长的尾巴。金文字形 C ,这只站着的鸟更漂亮了,不光头上添加了鸟羽,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还闪闪发光。这是甲骨文和金文中最美丽的一只鸟儿。小篆字形 D ,虽较为规范化,但仍然能够看出鸟的样子。楷书繁体字形 E ,紧承小篆字形而来。简体字下面的四个点变成了一横,鸟儿的样子完全看不出来了。

《说文解字》:“鸟,长尾禽总名也。象形。”许慎又解说“隹”( zhuī )为“鸟之短尾总名也”,这是强为分别,因为短尾鸟也有从“鸟”的,比如“鹤”;长尾鸟也有从“隹”的,比如“雉”。

古人对鸟的分类很详细,甚至详细到了琐碎、附会的程度。《尔雅》专辟《释鸟》一章,其中对鸟的雌雄有在今天看来非常别致的见解,只是不知实情到底如何。“鸟之雌雄不可别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右边的翅膀掩着左边的翅膀,这是雄鸟;左边的翅膀掩着右边的翅膀,这是雌鸟。

根据上古传说,少皞氏即位时,刚好飞来一只凤鸟,为了纪念这一灵异事件,少皞氏于是以鸟为官名,称作“鸟师”,其实属于对鸟的图腾崇拜。

白川静先生认为甲骨文和金文中的“鸟”字特指神圣之鸟,在重要的场合用来祭祀。他尤其举出“鸟星”这一概念。“鸟星”出自《尚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孔颖达解释道:“鸟,南方朱鸟七宿。殷,正也。春分之昏,鸟星毕见,以正仲春之气节。”“朱鸟”是二十八星宿中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总称,七宿相连呈鸟形,朱色象火,南方属火,故称“朱鸟”。春分时节(又称“日中”),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平均,过了春分,就进入了明媚的春天。春分这一天的晚上,朱鸟七宿刚好处于南天,所以要祭祀“鸟星”,祈盼第二天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适宜农作。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有“卯鸟星”的文字,应该就是这样的祭祀。

至于“鸟”字的另外一种读音“ diǎo ”,意指人或动物的雄性生殖器,则是明清之际市民阶层兴起后文化粗俗化的产物,大约属于一种民间禁忌,避讳直呼男性生殖器的“屌”字,因此用“鸟”来作通假字。明人冯梦龙所著《古今谭概》中有“洗鸟”一则趣谈:“大学士万安老而阴痿,徽人倪进贤以药剂汤洗之,得为庶吉士,授御史,时人目为洗鸟御史。”那么至迟到了明代,“鸟”已经当作骂人的粗话来使用了,跟“鸟”美丽的原始字形完全没有关系。 fWIyo8vendxtiq69Ze37hWmBh5pfURh+7ukAVuZgeXGE4CWDeE/sCJtUsLupfPk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