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骆宾王
A
B
C
德国学者汉斯·约尔格·乌特在《论狐狸的传说及其研究》中说:“狐狸在身体和智力方面所具有的才能使它成了计谋、狡猾和阴险,甚至是罪恶的化身,但狐狸也不乏一些受到人们积极评价的特点和能力,如富有创造精神、关怀他人和乐于助人、动作迅速和谨慎等,亦即具有所有动物的特征:矛盾性。”这段对狐狸的评价大概是最公允的。不过在我国古代,狐和狸是两种不同的动物,狸是山猫,而狐专指狐狸。
狐,甲骨文字形 A ,这是一个会意字,狐狸的头、嘴、背和尾巴栩栩如生,腹部下面是一个“亡”字。有学者认为“亡”是声符,但是“亡”的本义是逃到隐蔽之处藏起来,“狐”因此会意为,狡猾的狐狸逃得很快,别的野兽都捉不到它。这个字形也非常符合狐狸狡猾的特征。甲骨文字形 B ,狐狸的样子有些变形。小篆字形 C ,变成了一个形声字,从犬瓜声。
《说文解字》:“狐,妖兽也,鬼所乘之。”这是将狐狸钉在了妖兽的耻辱柱上了,可有趣的是,许慎又说狐狸“有三徳:其色中和,小前丰后,死则丘首”。狐狸的毛色中和,躯体前面小,后面丰大,这两样不知道算是什么“德”,但是第三样“死则丘首”倒确实可以称得上“德”了。有个成语叫“狐死首丘”就是这个“德”的体现。《礼记·檀弓》:“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比起老虎、狮子,狐狸虽然是微小的兽类,但对自己藏身的丘窟念念不忘,死的时候,一定要把头朝向丘窟,表示不忘本。后人遂以“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对乡土的思念。这不是狐狸的“德”又是什么?
宋代的训诂书《埤雅》称“狐”字和“孤”字还有关系:“狐性疑,疑则不可以合类,故从孤省。”颜师古也说:“狐之为兽,其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而称狐疑。”这就是“狐疑”一词的由来。
《山海经》中记载有九尾狐:“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古人认为九尾狐是祥瑞的征兆。郭璞说:“太平则出而为瑞也。”汉代画像石中,九尾狐常与蟾蜍、白兔、三足乌一起排列在西王母的座位旁边,以示祥瑞。九尾狐象征着子孙繁衍,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化观念。《白虎通》说:“德至鸟兽,则九尾狐见。九者,子孙繁息也,于尾者,后当盛也。”据《吴越春秋》记载,大禹娶妻,就与九尾狐有关:“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
以上的狐狸形象非但不可憎,相反还很可爱。不过,从唐代开始出现“狐狸精”的说法。《朝野佥载》:“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乞恩,食饮与人同之,事者非一主。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骆宾王《代李敬业讨武氏檄》痛骂武则天“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惹得武则天大怒,可见狐狸的形象已经成为妖兽。加上《聊斋志异》等志怪小说的渲染,狐狸精遂成为为祸人间的反面形象了。
月冈芳年(1839—1892),又名一魁斋芳年,晚名大苏芳年。日本江户时代末期著名浮世绘画家,被称为浮世绘最后的画师,以血腥的“无惨绘”著称。《月百姿》系列是一部以月亮为主题的大型锦绘(彩色木版画100幅)合集,取材自日本和中国的逸事、历史和神话,描绘了月亮的千态百姿。该系列优美抒情,乃芳年的晚年代表作。
这幅画的标题“吼\”是模拟狐狸吼叫的拟声词。画面上是一个身穿僧袍的背影,从左侧扭过头来,赫然露出一张狐脸。它长嘴略微张开,眼睛显出思虑的狡猾神情。天上低低挂着一弯月亮,被照亮的秋草则高高伸向夜空。画面优美中透着诡异。
这幅画取材于一个老狐狸的故事。老狐狸的族人接连被一个猎人诱捕,它就变作这个猎人的伯父——一位老僧人,前去劝说猎人停止猎狐。老狐狸给猎人讲了一只来自中国的九尾狐的故事。在日本江户时代,九尾狐玉藻前的故事非常有名。故事打动了猎人的心,猎人决定不再杀狐。当然后面还有些曲折,不过最终老狐狸逃脱了猎人的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