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家具产业方兴未艾,科研创新、管理技术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学术力量,历练出一批科学技术与管理才能双馨的新型人才,陶涛就是其中的代表。陶涛是我的博士后弟子,2016年从我校林业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顺利出站,是一位深受企业欢迎,并为企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非常务实、睿智的优秀人才,他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能多年深入企业一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厚德笃行,深受赞誉。我欣然为其新作《家具企业生产管理优化——新常态·新思维·新方法》撰写此序。

还记得2013年9月,在指导陶涛进行博士后研究的初期,我在当时的业界和学界首次提出了基于“绿色、博弈、创新”的理念组织和管理家具企业的新思想,并为弟子陶涛确定了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的突破口:基于“绿色、博弈、创新”的理念,优化家具企业的生产环节。“绿色”,即以人为本,最大化激发生产要素中“人”这个最关键要素的活力与潜能,牢牢抓住这一主要矛盾,并以“人”作为突破口,全面实现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扩大盈利等一系列企业绿色化经营目标。“博弈”,即在当前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与市场之间存在着多重而又复杂的博弈关系,例如:款式要新、质量要好、服务要优、价格却要低。即同价质优、同质价优!应科学评估博弈过程的持续性与艰巨性,企业必须主动在博弈中求生存、求发展!“创新”,即企业兴旺发达、永葆青春的不竭源泉和动力,通过创新家具企业组织及管理技术与模式,创新定价模式及调价逻辑,创新产品加工要素集成管理系统,从而创建现代家具企业卓有成效的生产管理模式。事实证明,陶涛对我提出的想法在企业生产实践中的落实,是非常到位和精准的!

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传统制造业减速明显,多数传统产业正在自上而下积极地开展政策调控,国家层面供给侧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已经步入深水区。家具产业经历四十余年的建设、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到买方主导、供过于求的新常态,粗放式发展的传统家具企业在利润日趋微薄的大环境下正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传统家具企业脱离市场,唯产能至上,盲目开展生产活动带来的风险与日俱增,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通过科学的理论指导,充分发挥出传统家具企业的效能已经显得尤为重要。

这部专著是陶涛多年来扎根工厂、科研和营销一线的呕心沥血之作,凝聚了大量经验、数据和科研成果,是家具产业生产管理领域不可多得的佳作。其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在不新增投资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提升。此外,这本书对当前家具学术和生产领域的现实意义还在于:

① 系统性地分析和论证了家具企业各部门片面的利益最大化和企业整体效益之间的关系;

② 揭示了传统成本会计评价标准的局限性,并提出采用有效产出会计作为生产绩效评价尺度;

③ 创建了以销定产型家具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关键技术;

④ 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家具生产在制品库存控制实施方案;

⑤ 通过关联矩阵法优化生产计划,确定了家具企业瓶颈资源生产订单排产规则优先级优化方案。

这些论点环环相扣,将复杂的家具生产制造过程抽丝剥茧、条理清晰地推导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整体利益为前提,顺应个性化市场需求,走集约型发展道路的订单型企业生产优化的新思路。在此书的论述中,我看到了将低门槛、经验化的家具生产升级成为具有大量数据支撑、可进行精准调控,并具有很强专业性的现代轻工业制造理论体系。在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常态下,这部专著对于国内传统家具制造企业提升效率、降低库存、缩短交货期和开展个性化定制,实现供给侧改革的成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于中国其他轻工业领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管理优化升级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先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东北林业大学校长
二〇一八年十月于哈尔滨 4wJ/mPVwCfESdNW3NDhJir9MWulJcP7S1NZgoPY0vVBHh2kfVU9qfAT+nTn4VQz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