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零售的演进与发展

一、什么是零售

(一)零售定义

麦克尔•维利在《零售学精要》中,将零售定义为“将产品和劳务出售给消费者,供其个人和家庭使用,增加产品和服务价值的一种商业活动”。科特勒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将零售定义为 “将货物和服务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所有活动”。巴里•伯曼在《零售管理》中,将零售定义为“分销的最后环节”。

从以上定义看出,零售是一系列的商业活动,它通过将商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以供个人、家庭或社会团体使用。零售商品包括有形产品销售和无形的劳务或服务,团体作为一类特殊的消费者,是零售商家非常重要的营销对象,在营销手段、营销内容方面与个人或家庭消费者会有较大差别。零售与批发的差异在于以下3点。

①零售采用零散的,而不是批量的销售方式,向最终消费者提供产品。

②通过零售环节,商品将会退出生产或流通领域。这是零售与批发、工业性采购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③服装零售的服务对象广泛而多样,批发商的服务对象比较集中。

(二)零售功能

零售是联结工业与终端消费者的桥梁,通过零售商“战略规划、店铺选址、店铺设计、组织管理、商品规划、货品采购、存货管理、商品定价、商品陈列、货品促销、顾客服务”等一系列商业活动,创造零售商业的价值,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为消费者提供可供选择的多样化商品组合

制造商专门生产某一类特定的产品,而零售商通过汇聚各类生产供应商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庞大的产品组合,使得顾客能在一个地方,在各种品牌、款式、尺寸、颜色和价格之间做出选择。因此,企业直销虽然有一定市场,但不可能成为零售的主流业态。

2.分拆销售

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制造商和批发商通常会将商品成箱地运送给零售商,零售商再按个人、家庭或社会团体的消费方式,将个别或少量的商品出售给他们。这种方式既帮助了制造商销售产品,又节约了运输成本,同时又方便了消费者购买小包装的商品。

3.平衡供求

一方面,零售商通过向生产供应商传递消费信息,解决生产供应商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矛盾,减少商品供求结构性失衡;另一方面,通过库存,在为消费者提供现货销售服务的同时,能发挥储水池作用,适应需求波动,从而平衡供求关系,稳定物价。对于服装产品,其更新速度相对较快,受季节影响较大,对那些储存空间有限,并且需要紧跟潮流时尚的消费者来说变得尤为重要。

4.增强服务

零售商通过购物环境的设计、商品陈列及店内装饰、开发购物娱乐项目等,在为顾客提供超值服务时,也为社会创造了更高的商业价值。现代购物消费理念,不再是简单的购买行业,而是一种综合的消费体验和休闲方式,如零售商陈列展示商品,不仅可以使消费者看到、触摸或试用商品,而且也给消费者带来视觉享受及文化体验;零售店铺中的销售人员,可以提供帮助,介绍详细产品信息,解决消费者的疑问;零售商可以提供信贷服务,消费者因此可以先得到商品而后付款。

(三)零售特点

零售作为服务性行业,有其自身的经营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服务对象广

零售业服务对象为最终消费者,包括个人、家庭、社会团体等。由于零售商直接与最终消费者接触,对消费者的需求以及问题要比批发商、生产商了解得更多、更为直接。由于最终消费者每次购买金额小,购买次数多,购买项目多,因此,零售业的经营取胜之道不是批量,而在于产品及营销方式的差异化、高质量服务和吸引顾客的促销推广等。

2.经营品种多

销售方式的零散性及消费者的广泛多样性决定了零售业经营项目及产品组合方式应是多品种、小批量的。在零售业发展时期,品种多样化曾一度是零售商取胜之道。在现代零售业中,尽管强调服务与流通效率,经营项目有减少的趋势,但网络技术的应用,使许多经营项目可以虚拟到网络上,从而使品种取胜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3.营业时间长

顾客到零售店购物的时间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一般零售业的黄金时间与其他行业的休闲时间重叠,因此假日经济或休闲经济是零售业的一种普遍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表现更为明显,从而增加了零售组织或决策的难度。对一些小型的便民店,更是以延长营业时间作为竞争手段,挤占一点市场份额。尽管零售店是购物的场所,但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非购物因素,如购物环境、购物概念、零售服务等,使零售的竞争组合变得更加复杂而不确定,零售业面临更大的竞争挑战。

4.零售业分布集中化与分散化并存

零售业分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集中化分布,以商业街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商业的商品分类功能及人群集聚功能,不仅提高了商业效率,也提升了商业形象及城市形象,成为现代都市一道亮丽的商业景观;二是分散化分布,主要表现为城市郊区的购物中心及居民住宅区的便民商店,前者以功能多元化、经营规模化取胜,商圈较大,能够提供一站式休闲购物服务,后者则充分发挥便利服务优势,服务时间长,商圈较小,主要为小区居民提供便利品。

5.交易方式多元化

零售的交易方式一般是现金交易,但在现代零售业中,电子银行的广泛应用,使信用卡交易比重不断上升。与现金交易相对应的信贷消费,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商家普遍接受的一种交易形式。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应用发展,移动终端交易方式更是方便快捷,通过手机微信支付、淘宝支付等大型支付平台,能够大大提高结算的便利性与效率,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已经是零售业发展的一种态势。

(四)零售企业面临的问题

顾客就是上帝,很形象地说明了零售企业满足顾客需要的重要性,但任何一个零售商都会有特定的目标顾客群体,在零售活动中,总会面对一系列经营相对论。

1.零售服务的广泛性与精准性

零售服务对象具有广泛性与不确定性,但零售商需要通过差异化服务来满足所有目标顾客群体需求。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精准营销具备了技术支持。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通过购买大数据服务或组建大数据分析系统,更好地定位目标顾客与提供优势服务。

2.降低成本与增加品种

零售商需要不断提高存货周转速度,降低存货成本与风险,但为了满足顾客更多差异化需要,需要增加更多的花色品种。为了提高品种管理能力,零售企业通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提高零售过程的控制能力与管理效率,从而加快流通速度,降低库存风险。

3.国际化与本土化

通过国际化大型连锁经营,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但为了满足区域性顾客差异化需求,需要制定本土化产品组合的差异化策略。越来越多的跨国集团,通过建立全球统一采购系统和大规模高效物流配送系统,应用实时数据提升采购与配送效率,满足国际化营销面临的本土化产品组合差异化挑战。

4.经营成本上升与价格竞争的激烈化

顾客服务质量需求不断提高,特别是零售环境不断升级改善,经营成本上升,但零售市场无差异化销售导致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这是一个共性问题,零售企业只有通过提升管理水平与效率,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经营成本。

5.老商圈与新业态

城市快速发展,新的高价值商业圈不断出现,原来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老商圈面临挑战,零售企业面临老商圈改造升级与新商圈开发之间的选择。目前,很多零售企业通过将互联网技术与数据技术注入零售体系,形成网店、微商、O2O等混营业态,培养新客源,确保老客源,减少新业态对原有商圈的冲击,同时也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营销思维与经营方式。

二、零售业态与业种

(一)零售业态

零售业是向消费者销售商品为主,并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零售业态是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根据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4),按零售店铺的结构特点,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所等因素,将零售业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与无店铺业态两大类、17小类,包括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商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

(二)零售业种

零售业种是按零售企业所经营的商品种类将零售企业划分的类型,也就是零售企业涉及的行业种类。早期的零售商店通常用销售的商品命名,如布店、粮店、鞋店等,主要强调卖的东西。零售业种与零售业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零售业态划分强调零售方式的区分,而零售业种的划分强调零售品种的区分。在对零售行业经营模式进行研究时,通常使用业态划分;对消费结构进行研究或进行商业统计时,通常采用业种划分。我国在对商品零售进行统计时,常用的零售业种类型如下。

①食品。

②饮料烟酒。

③服装鞋帽。

④纺织品。

⑤家电及音像器材。

⑥文化办公用品。

⑦日用品。

⑧体育娱乐用品。

⑨交通、通信用品。

⑩家具。

⑪化妆品。

⑫珠宝首饰。

⑬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

⑭书报杂志及电子出版物。

⑮燃料。

⑯建筑及五金电料。

在查阅消费支出统计数据时,对消费种类的划分包括食品、非酒精饮料、酒精饮料、烟草和麻醉品、服装和鞋类、住房、水、电、天然气和其他燃料、家具、家用设备及住房日常维护、医疗保健、交通通讯、休闲与文化、教育、饭店和旅馆、其他等。

三、零售业的发展过程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开始交换彼此剩余的产品,进行着最初的商品交换活动,这种交换无论是物物交换形式还是等价交换形式,都属于零售的范畴,促使零售业开始发展。但由于生产力不足,其规模都十分有限。到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零售开始出现肩挑小贩、货摊、集市、庙会等众多形式,也是最早的零售业态。尽管当时零售业还不够发达,但重商意识促进了商业网络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零售业体系的建立及商业形态的演进,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看,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及技术进步,零售业经历了4次重要的变革。

(一)百货店兴起

百货店作为零售业形态的第一次变革,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是商业发展及城市发展的产物。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需要零售业将其工业产品转化为消费者需要的商品;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聚集程度提高,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市场条件。1852年,在法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店“邦•马尔谢”商店。由A•布西哥创立的百货店经营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小规模经营的零售方式,创造了所谓的布西哥商法,其内容包括明码标价、现金交易、退货保证制度、按商品类别划分卖场、实行专业化分工、垂直统一的业务系统。这是一种零售企业的组织形态,采购必须对销售负责,销售机构通常是采购机构的直属机构。这些法则的应用,创造了百货店的经营优势,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百货店经营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增强了竞争力,使得许多零售商仿效,百货店赢得了市场地位,并很快成为一种主流的商业形态,这一时期创建的一些老牌百货店至今风光犹在。如1884年由英国的马氏•麦克尔创立的马莎百货,1872年由美国的蒙哥马利•沃德创立的蒙哥马利•沃德公司以及由理查德•西尔斯创立的西尔斯公司,都成了本国零售业的佼佼者,并成为零售业态变革的领导者。

(二)超级市场崛起

超级市场作为零售业形态的第二次革命,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被认为是一种较高级的市场经营理念。一般认为在社会商品日益丰富、消费者购买力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的条件下,传统百货店的购物概念已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在零售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超级市场作为后起的一种零售业态,改变了传统零售店的商品组织方式及服务方式,采取了开架式、自助式的购物方式,并扩大了营业面积,适应了消费者购物需要的变化。事实上,这种全新概念的购物方式一开始就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并迅速从美国向周边发达国家普及,超级市场经营也从独立超市发展出连锁超市,并逐渐成为零售业中的一种主流形式。超市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开架、自助购物方式,一方面,超市给消费者最大限度地接触商品并自由选择商品,同时丰富的品种能为顾客提供一站式购物服务,不仅方便了顾客,节省了购物时间,也刺激了购买欲望;另一方面,由于减少了售货员,销售费用下降,在相同毛利率条件下,商品价格可以定得低一些,从而提高了超市商品的价格竞争力。此外,由于超市营业面积扩大,顾客空间也相应扩大,从而给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舒适的购物环境,使购物与休闲概念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新的零售理念和消费观念。当然,超市在经营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最麻烦的问题就是卖场的监管和货品的安全。

(三)无人售货缓慢起步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无人自动售货机。这些无人售货机通常放置在大型公共场所,以饮料、方便食品、书刊等便利性商品为主。无人售货被称为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它是工业自动化在零售业中的应用。无人售货的优势在于服务时间不受限制,而且只需要较少的员工,从而最大限度地为顾客提供时间上的便利服务并降低成本。然而它并不适合所有商品的零售,而且固定投入也不小,因此没有像超市那样得到快速普及。

(四)零售业资讯科技革命

20世纪90年代是网络信息发展的黄金时期,资讯科技对服务领域产生了最为广泛深刻的影响,零售管理信息系统、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应用,不仅改变了零售经营管理的过程与模式,也改变了传统商品实体零售的概念,创造了网络虚拟商店,给消费者提供了网上购物的新概念。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高度集成了商业机会,并提供了超值的零售服务,这是任何一种零售变革都难以达到的集成效果。在同一时间里,一个零售商可以同时为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是任何一个实体商店都做不到的结果。资讯科技为零售业创造了无限制的经营能力,通过传统的市场细分形成的缝隙市场不复存在,这时零售商的目标顾客、产品组合可能需要重新界定,这实际上将使传统的、以顾客为标准的市场细分及根据细分市场选定目标市场策略的零售经营理念失去意义。

四、零售演变理论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零售商业的经营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并对零售经营理念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传统的城市中心商圈退化,郊区商圈逐渐形成,出现了零售商业选址向郊区扩散的“空心化”现象。二是零售商品组合出现了分化,表现在大型购物中心借助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品种的管理能力远远超过了传统百货商店,其商品组合越来越宽。而中小型商店或超市品种相对集中,以高周转率的商品作为首选的商品组合,低周转率的商品、专业化程度高的商品在商品组合中的比重不断降低。三是销售方式不断创新,如明码标价、自选销售、送货上门、灵活包装、信用交易、会员制、网上购物、电话购物、电视购物等都是在零售业态演变过程中不断创新的结果。销售方式的创新,导致不同零售业态对零售市场份额的分割比例的不稳定,零售业态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对于零售演变规律,有以下5种理论假说。

(一)零售轮理论

又称轮转理论(wheel & retailing),该理论是由哈佛商学院的零售学权威M•麦克尔教授首先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成功的创新型零售商在开始时总是以低价格、低服务、低毛利、低定位进入市场的,但在后来模仿者的竞争中,其低价的差异化优势不断失去,不得不向高服务、高费用、高毛利、高价格的业态转换,并为新的低价零售业态提供了市场发展空间。如此循环,完成零售业态的更替与创新。对于这一模式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百货业的发展。百货公司刚出现时,由于它的低价格和高度便利性而倍受消费者欢迎,从而在与小型零售商的竞争中占得先机,成为几十年来占统治地位的业态。时至今日,百货商店在与超级市场的较量中处于下风。

(二)生命周期理论

该理论由(大卫•索内特)David Sonetal提出。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与流行商品一样具有生命周期,即存在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生命周期理论将零售业态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一是创新阶段。在此阶段,出现新型的零售业态,由于具有差别优势,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都迅速提高。二是加速发展阶段。在此阶段,新型零售商的获利效应会引来大批模仿者,而早期进入市场的新型零售商也开始进行地区扩张,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占有率和收益率达到最高水平。三是成熟阶段。在此阶段,更新型的零售业态进入市场,原有业态竞争力下降,市场占有率和收益率降低。但这些原有的业态通过服务创新,还可以维持中等赢利水平,从而延长其生命周期。四是衰退阶段。在此阶段,传统零售业态的市场范围明显萎缩,反应迟钝,最终退出市场。

(三)综合化与专业化循环理论

又称手风琴理论(accordion),这一理念由豪威尔和豪兰多尔提出。该理论认为,在零售业态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商品种类由综合化到专业化,再到综合化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即商品系列从注重深度,再到注重宽度的循环往复过程。按照这一理论,可以将美国的零售业发展分为杂货店时期(综合化)、专业店时期(专业化)、百货店时期(综合化)、方便店时期(专业化)、商业街购物中心时期(综合化)5个阶段。从世界零售业总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60年代,百货公司、大型综合零售势力高涨;20世纪70年代,专卖店、连锁店、超市、便利店、自助家庭用品中心等业态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大型购物中心等在世界范围内兴起;20世纪90年代,单品店、生活题材馆、无店铺销售、郊外大型专卖店、产地直销及家庭购物等兴起。世界范围内零售业的发展轨迹也呈现了这种综合化与专业化的循环趋势。

(四)辩证过程论

该理论由斯卡尔和凯尔伯提出。该理论应用了黑格尔哲学中的正、反、合的原理,该理论认为,任何观念,就其本性而言,均会导致对其本身的否定,起初提出观念,称之为“正”,对它的否定称之为“反”,正反的统一或混合称之为“合”,也就是正反两种业态互补之后形成的新业态。例如,百货商店是高价格、高毛利、低周转率的零售业态,而与其对立的折扣商店,则以低价格、低毛利、高周转率为特点。而随着零售业的发展,这两种相反特点的融合形成新的零售业态,如沃尔玛。

(五)自然选择论

该由美国学者吉思特和迪斯曼提出。该理论应用达尔文的进化理念。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只有那些能够适应消费者需求、社会、文化、法律环境变化的零售商才能生存下来。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美国发生了城市人口向郊区转移的情况,原来的百货商店由于都开设在市中心而发生经营困难。为应付这一变化,百货商店进行革新,在店内开设专卖店,并在郊区的购物中心开设分支机构。

五、全球零售业概况

美国零售协会2016年公布了全球250强零售商榜单,其数据基于企业2014年的财务情况。其中前20家零售商的零售收益占了全球250强总零售收益的43.9%。沃尔玛毫无争议地继续领跑全球零售业。食品零售仍保持零售业的龙头地位。前250强零售商中,超过一半的商家拥有超市、仓储会员店、超大型超市、现购自运店铺。而这些零售商中,美国零售商有38.4%,欧洲零售商有37.2%,日本零售商有11.2%。

(一)美国零售业

商业零售业是美国最大的产业,拥有最多的企业和最多的就业人口,被认为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美国零售业包括有零售店零售与无零售店零售两大类型。有零售店零售的业态包括购物中心、独立的或连锁的超市、百货店、专业店、特许或专卖店、杂货店、便民店、折扣店、仓储直销店等。无零售店零售的业态包括邮购、电话订购、上门推销、自动售货、传销、电视直销、网上销售。美国分销系统零售密度最大,大公司集中。美国很多零售公司自己有超大的存储量,所以省去了大部分批发商的存在。大型零售店和大型公司的组合成就了美国高效的分销系统。在激烈的零售市场竞争中,美国零售业态的变革与创新越来越快,为了减少竞争,出现了零售业的并购热潮。为了扩大规模,降低成本,零售国际化趋势越来越快。

(二)日本零售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经济经过了短期调整,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增长,并发展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经济大国。日本零售业非常发达,其零售业主要受美国及西欧的影响,并发展了西方国家存在的各种主要零售业态。由于日本国土小,中小零售店占有较大比重。日本分销系统典型的特点就是小公司经营小店铺,外加相对独立的大型批发行业。为了确保商品每日可以及时送达,在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有明显的三级分销。相对美国,日本更大一部分劳动力受雇于分销和零售渠道中。日本的中小零售店特别重视特色定位,采用服务为导向、关系营销的策略。日本大型零售店则采用连锁方式大举进入国外零售市场,推行国际化战略,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加强跨国零售业务的管理与控制。

(三)我国零售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商品日益丰富,人民购买力不断提高,零售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热点行业。据统计,201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3.23万亿,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5%。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外资以各种不同渠道逐渐进入我国零售市场,我国零售业的竞争逐渐加剧。在形象战、价格战、服务战中,优胜劣汰,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的零售业态。这一时期我国零售业成功引进了国外的各种零售业态,如日本的八佰伴集团、法国的家乐福、美国的沃尔玛、德国的麦德龙集团、泰国的正大集团等相继在我国开设了大型购物中心或超市。国际零售商的加入,促进了我国零售业的发展,也增加了零售业的竞争,同时,我国庞大的、富有增长潜力的市场也为零售业的进入者提供了丰厚的商业利润及发展空间。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零售市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零售市场的竞争不会减轻。目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呈现以下态势。

1.零售业态多样化

在美国零售协会2016年公布的全球250强零售商榜单中,我国公司有15家,占250强比重的6%。其中主要的经营形态多为电子产品专卖、百货商店、超市以及无店铺形式。零售市场份额在各种零售业态的调整,还将通过竞争继续进行。目前,由于智能化产品的普及,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无店铺形式因其方便快捷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大型综合性商场仍然是城市零售业的主流。超市、连锁店与大型百货店的差距正在缩小,专业店、便利店仍然占有很大的零售份额。便利店的商家们也纷纷开始对现有门店进行改造,如使用整套定制化店铺设备、设置饮食区域和休息区域,以及时满足顾客的需求和购物体验。城市郊区购物中心也在不断完善发展,在整个市场竞争中打破地域限制,形成了众多大型的、跨地区的连锁超市。

2.线上线下加速融合

在实体零售经营形态中,购物中心因其宽敞的购物环境以及提供的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综合性的服务成为消费者心目中最喜欢的购物场所。但是,随着2009年电商的迅猛发展,各种实体零售经营形态受到了强大的冲击,曾一度认为实体店铺会被电子商务完全替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实体店所带来的体验感一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纯电商时代已然远去,电商反而成为传统实体经济提供便利服务和体验的重要推手,传统零售商开始斥资进军电商,电商企业也纷纷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渠道,打通线上线下渠道成为新消费时代热点的销售模式,各种规模的便利店开始大量实现多渠道整合策略。零售商的每种渠道为消费者提供的信息和购物体验各不相同,全渠道的零售市场需要全方位的沟通方式,这就要求零售商必须协调好不同渠道的商品、价格、促销等,保证带给消费者统一的商品形象。与此同时,购物中心作为向消费者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商业集群体,其庞大的服务项目在全渠道的发展下对经营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高诉求的购物体验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对购物环境的舒适性和高质量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已成为零售商的共识。零售商越来越重视消费者的体验服务,通过给客户提供真实需求来激发其满意度。要保住顾客,首先要从购物环境入手,零售店必须增加固定投入的预算,比如智能试衣镜、舒适的试衣间和休闲区等。固定投入的上升导致经营费用的增加,只能通过增加销量来弥补。当市场容量一定时,要么导致其他零售店客流的大幅减少,要么提高零售价格。在一些中小城市,由于市场容量有限,往往会出现新开的购物中心导致周边零售店生意的大量减少,这是一种实力的竞争,其结果是弱肉强食。服饰本身就是时尚、艺术、美学的集合体,未来,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加时尚、更加有风格的服饰设计,所以要好好把握住生活体验化、社交化和服务化的新趋势。

4.个性零售代替“千店一面”

传统零售店通常依赖消费者购物需求这种内在动力,或商场地域的辐射能力坐收商机或利润,顾客围绕商店转,这是一种典型的经营方式。然而,线下零售“千店一面”的基本格局慢慢出现“裂痕”,其冰消雪融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永辉全程自助体验超市、全时“7-11+星巴克+吉野家”的组合式二代店、成都GOGO更加时尚的店面设计、苏宁超市等,会给实体零售带来更多的启发和灵感。通过主动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行为,形成对消费者的引力,激发消费者购买,加快向商业零售本质回归已成为实体零售行业的共识。然而各地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消费热点不尽相同,必然也会导致各地实体零售的表现有越来越多的差异性。在科技的进步下,各种多元化跨界、特色化经营以及更多形态的O2O、全渠道模式会陆续涌现。

5.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传统零售店往往只有单一的零售功能,但现代大型零售商通常都具备产品开发功能、品质控制功能、品牌开发功能、产品生产功能等,这是一个一体化的过程。在一体化实践中,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从产权的控制程度来看,有全资一体化、控股一体化、契约一体化、混合一体化4种形式。通过一体化,不仅缩短了流通路线,降低了经营成本,也使市场的信息能更快地转化为经营决策行为,加速了产品的上市时间与货品的周转速度,提高了竞争力。2016年零售业在并购整合上更加深入,目前我国商业的集中度仅在7%左右,远远低于美国(超过30%)和日本(超过20%),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是大势所趋。

6.店铺人工成本将提升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零售店铺为了提高零售系统的柔性、产品组合的适应性及零售服务水平,将资讯科技广泛应用于零售管理、零售过程及零售决策。资讯科技对零售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它不仅会影响零售的组织形式、零售产品组合及零售业态,也会否定许多被认为是金科玉律的传统零售理念。如今,随着资讯科技的普及和稳定发展,人员成为零售店铺的主要因素。再过3年,“00后”即将进入店铺,与之前从业人员相比,员工的管理模式肯定会发生改变,如何留人,如何建立新的零售店铺员工激励机制将会是新的问题。 j4VPcHW0ledaKqb8NQ5RfzNjG75bZTyb+KrJpxDCTYyagzwGfEk/NoDclokkJIv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