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玉器的纹饰

玉器上雕琢的各种图案花纹,种类繁多,且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些图案花纹统称为纹饰。不同的历史时期,纹饰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了解这些纹饰及其使用,对玉器鉴赏和玉器断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纹饰的形态,可将纹饰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一、几何纹饰

1. 绳纹

绳纹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纹饰,顾名思义,就是绳索纠绞之形,故又称为绞丝纹(图2-57、图2-58)。战国时期的玉环多为这种纹饰。

图2-57 绳纹示意图

图2-58 绳纹玉镯

(宋,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藏)

2. 弦纹

弦纹是古代陶器及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之一,也是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弦纹指在器物身上的线条,往往围绕器身一周,大多呈阳纹线,细直如弓弦,故而称之为弦纹(图2-59、图2-60)。弦数不一,一般以两、三道的最为常见。

图2-59 弦纹示意图

图2-60 弦纹玉琮

(商,殷墟妇好墓出土)

3. 谷纹

谷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为玉器上的一种纹饰,为圆形凸起的小谷粒加上弯曲的短线构成,弯曲的短线形似谷芽,故而称之为谷纹(图2-61~图2-63)。谷纹是历代玉器的主要纹饰之一,在战国玉器上已大量使用。

图2-61 谷纹示意图

图2-62 谷纹龙形佩

(战国,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图2-63 谷纹玉璧(西汉,南京博物院藏)

4. 蒲纹

蒲纹是一种类似蒲席一样的纹饰,由三种不同方向的平行线交叉组成,用浅而宽的横线或斜线把玉器表面分割成近乎蜂房排列的六角形的纹样。这种玉器纹饰流行于汉代(图2-64、图2-65)。

图2-64 蒲纹示意图

图2-65 蒲纹玉璧

(西汉,河南省商丘博物馆藏)

5. 乳钉纹

乳钉纹是古代常用纹饰之一。纹样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凸起的乳突排成单行或方阵;另一种则是将每个乳钉置于斜方格中,称为斜方格乳钉纹。圆形凸起的单个纹样形状类似突出的乳头,故又名乳突纹。其造型的意识根源是古代人类,从母亲出发而创作的一种雕琢纹样,表达了古人对母性的崇拜和生育繁衍的企望心理。因此,尽管纹样比较简单,但给人一种庄重古朴的感觉(图2-66)。

图2-66 乳钉纹玉璧

(汉,陕西省博物馆藏)

6. 云纹

云纹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吉祥图案,象征高升和如意。在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变化感到奇怪和有趣,根据太阳的形状,便创造出了圈纹和双圈纹;根据月亮的形状和变化,便产生了半圆形纹饰;根据多姿多彩的云朵形状,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云纹。云纹也是玉器上的重要装饰纹样(图2-67)。

图2-67 云纹玉璜

(战国,山东省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藏)

7. 雷纹(回纹)

雷纹是青铜器纹饰之一,即以连续的方折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案。尤其在商周青铜器上普遍使用,但在玉器中比较少见,仅在一些神奇动物或礼仪器物中偶有出现,通常与云纹组合构成云雷纹(图2-68)。

图2-68 云雷纹剑珌

8. 涡纹

涡纹多用在圆形纹之内,是由几个云纹围绕着中间呈旋转水涡样的纹饰(图2-69)。其形状如同水涡旋转的几何图案,故又称漩涡纹(水涡纹)。此纹最早出现在玉器上是在西周,到春秋时期仍为小件玉器上的纹饰。从战国时期起,才出现在大件的玉器上。

图2-69 涡纹玉环

9. 连珠纹

连珠纹又称联珠纹、连珠、圈带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几何图形的纹饰,是由一串彼此相连的圆形或球形组成,呈一字形、圆弧形或“S”形排列,有的圆圈中有小点,有的则没有(图2-70)。

图2-70 连珠纹玉环

(元,南京博物院藏)

10. 重环纹

重环纹是中国古代传统装饰纹样,也是青铜器装饰的重要纹样之一。重环纹是采用单阴线或双阴线,雕出似瓦的形状纹饰,都是重复地排列出现(图2-71、图2-72)。重环纹多作为装饰雕琢在龙、兽的身上。始见于商代,盛行于西周时期。

图2-71 重环纹示意图

图2-72 龙鸟纹、云纹、谷纹、重环纹玉璧

(西汉,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二、动物纹饰

1. 兽面纹

兽面纹又称饕餮纹,是青铜器和玉器上常见的纹饰之一。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周时期的玉器上常常可以见到。兽面纹在各个时代有其不同的特征,其演变与青铜器上的纹饰演变一致。兽面纹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与古代人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图2-73)。

图2-73 兽面纹玉饰

(西周,山西省博物院藏)

2. 螭纹

螭,是一种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动物。《说文》中说:“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在古代文物中,螭纹约始见于春秋时期。而从目前考古发掘资料看,玉器上的螭纹始见于春秋晚期,发展于战国,盛行于汉代,宋元明清历代亦颇为常见,是中国古代玉器中最重要的纹饰之一(图2-74)。

图2-74 螭龙椭圆形玉璧

(战国,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3. 夔纹

夔纹又称夔龙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用于青铜器和玉器的装饰。夔是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主要形态近似蛇,多为一角、一足、躯体细长、口张开、尾上卷,作爬行状。夔纹常用于装饰簋、卣、觚、彝和尊等器皿的足、口的边部和腰部。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商代的夔纹身短,作单独纹样构成的较多;西周的夔纹身长,通常用作二方连续纹样。在当时的玉器上亦常见雕琢有夔纹(图2-75)。

图2-75 夔龙纹玉佩

(战国,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4. 蟠虺(huǐ)纹

蟠虺纹又称虺纹,以盘曲的小蛇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长条形,蛇的特征很明显。

蟠虺纹作为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各种形态的小蛇互相缠绕,构成四方连续的几何图案,布满器物全身,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网状花纹的代表性图案(图2-76)。

图2-76 蟠虺纹剑珌

(春秋,南京博物院藏)

5. 凤鸟纹

凤鸟纹为古代青铜器、玉器纹饰之一。凤,在神话传说中为群鸟之长,是羽虫中最美者,飞时百鸟随之,尊为百鸟之王。在古人的心中,凤是吉祥之鸟。最早出现在玉器上的凤鸟纹图案则始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凤。时代处于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凤是目前我国所见雕琢于玉器上的最早的凤鸟艺术形象。整器作仰身回首状,冠、喙如鸡,短翅长尾,尾羽分作两股交叉,翅上琢出阳线翎纹,姿态极为生动,显示出艺人的精湛技艺和创作才华(图2-77)。

图2-77 玉凤

(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6. 龙纹

龙纹是青铜器和玉器的重要纹饰之一。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像,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像,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根据龙纹的结体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蛟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等几种。在历代玉器上,龙纹常被琢制成各种不同的样式(图2-78)。

图2-78 龙纹玉璜

(西周,河南省三门峡市博物馆藏)

7. 鱼纹

鱼纹是中国传统寓意纹样,图案表现为鱼的形态,脊鳍与腹鳍各一个或两个,似鱼鳞的纹饰(图2-79)。通常用单阴线和双阴线雕出呈半圆状错位排列的类似于鱼鳞状。

图2-79 鱼形玉佩

(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8. 蝉纹

蝉纹是中国古代的装饰纹样之一,寓意吉祥,常被应用于青铜器和玉器的装饰上,主要类型有无足蝉纹、有足蝉纹和变形蝉纹。蝉纹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中动物纹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浓厚的文化,它所具有的审美意境和寓意,表明了这种纹饰具有极高的艺术参考价值。

蝉纹始见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盛行于汉代至明、清时期。良渚文化的玉蝉形佩是玉蝉的最早发现,蝉具有象征意义,具有再生之意。古人常以蝉为形作玉琀,置于死者口中,象征幻化,以求复生,佩蝉代表品质高洁之意。原始社会至春秋时期,玉蝉造型简单抽象,只雕出眼和象征性的躯体,多圆雕,有穿孔,用于佩戴。战国、两汉时期,用阴线区分出头、腹、翅等部分。汉代玉蝉线条简单,棱角分明,刀法锋利,俗称“汉八刀”(图2-80),多为片雕,无穿孔,用于随葬。明、清时期的玉蝉具有写实意义,形体大,造型浑厚,双翅注重装饰,常以阴线或阳纹雕出羽毛、肢爪等部位,腹腔纹雕琢形象,胸前出现肢爪,蝉的头部有穿孔,写实性很强,供佩戴(图2-81)。

图2-80 玉蝉

(汉,江苏省扬州博物馆藏)

图2-81 白玉蝉纹佩饰

(明)

9. 蚕纹

蚕纹多由数个单独个体横向排列,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两眼突出,体有鳞节,体屈曲状,通常饰于器物的口部或足部。

10. 鸳鸯纹

鸳鸯纹是一种传统寓意纹样,多用作图案纹饰。鸳鸯纹多雌雄双栖,结伴戏水,或比翼齐飞,或交颈而眠,雄鸟翼内侧两枚飞羽扩大呈扇面形竖立,各部位羽毛均琢制得惟妙惟肖,琢磨也很光滑,制作精致。鸳鸯雌雄偶居不离,故以之比喻夫妇。自古至今,被人们视为爱情的象征。

11. 雁纹

雁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纹饰之一,是鸟纹中雁的写实的形象。始见于商代,唐宋时期较为盛行。商代的雁纹制作简单,仅琢磨出外形轮廓。唐、宋时期以后,雁纹琢制技术日趋成熟,形式多样,常与芦苇、池塘、荷叶等图案组合在一起。有的昂首直立,有的作回首状。此外,还有曲颈伫立的群雁。制作细腻,磨制光滑。

12. 鹿纹

鹿纹是指鹿身上的花纹,鹿谐音“禄”,有升官发财之意,因此鹿是古代艺术品中常见的题材。玉器中最早出现鹿纹是在商代,以后各代屡有发展变化,各具时代特征,其形态多样,寓意吉祥,应用广泛,既是深受国人喜爱的装饰纹样,又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鹿纹图案在玉器中所见甚多,造型也较多样。有站、有卧,有动、有静,生动可爱、形象秀丽。明、清时期流行在艺术品上使用吉祥图案,鹿纹常与蝙蝠、寿桃或寿星同时出现,意为“福禄寿”。小鹿与老者相依,象征“福禄常在”。

13. 龟纹

在中国古代,龟是神兽中的四灵之一,是长寿的象征,因之常用于名贵的工艺品上。

龟的制作始见于新石器时代,其后一直沿用,新石器时代的玉龟,头颈前伸,四爪短小作爬行状,龟背有纵向凸的棱线向两侧斜下,龟腹平整,有一对小孔,琢制相对简单,只是琢磨出龟的轮廓。商代早期基本沿用前代造型。商晚期,玉龟造型及图纹雕刻趋于成熟,出现了缩头缩尾的乌龟,虽制作简单,但雕刻得非常形象。其后玉龟少见。

14. 鹤纹

古人以鹤为仙禽,喻义长寿。玉器上的鹤纹流行于宋代以后,一般为丹顶鹤。明、清时期最为流行,有的昂首鸣叫,有的曲颈呈弓状,有的游戏于花塘林间,也有的飞翔在白云之中,形态十分优美。鹤纹通常与松树、小鹿、龟、寿星一起,组合成吉祥图案,寓意同享高寿,制作精美,磨制光滑。

三、人物纹饰

人物纹饰是一种以人物为主要题材的纹饰。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其后历代均有出现,尤以明、清时期为多。

新石器时代人物纹仅有头像,质地较差,由于受到琢制技术的限制,因而都比较粗糙。也有些用阴线雕刻出人面形象,人物的头、发、冠、眼、鼻、口均细致入微,活灵活现,以良渚文化玉器中的人物形象琢制最为精良。

商代开始有人物的全身像出现,这时期人物的眼、鼻、口轮廓,用双勾阴线雕出,眼为“臣”字眼,面部表情较呆板。

战国和汉代流行乐舞人物纹,造型多为扁平状玉片,常见为女性,作甩袖舞蹈状。雕刻精细,线条流畅。

唐代的一些玉器上雕琢有深目、高鼻、卷发胡人乐舞图案。

明、清时期,人物纹大量出现,主要有婴戏纹、历史人物故事,玉佛像及山水人物等题材。

1. 婴戏纹

婴戏纹是一种以儿童形象为题材的玉器装饰图案。以婴儿为画面主角,内容有钓鱼、玩鸟、赶鸭、抽陀螺、攀树折花等,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出现于战国,盛行于宋、元、明、清历代。

宋代的婴戏纹的种类较多,有童子玩莲、玩灯、攀枝等各种姿态,所饰的儿童眉清目秀,小鼻小口,五官紧凑,神态与体形均活泼可爱。明、清时期婴戏纹题材更加广泛,明代玉器中的婴儿形象前额后脑突出(图2-82),清代婴戏纹较明代雕刻更加细腻。各时期婴戏图中的婴儿均肌体丰满,神态活泼,惹人喜爱。

图2-82 婴戏纹玉佩

(明,湖北省博物馆藏)

2. 人物故事纹

人物故事纹以历史人物故事为题材所雕刻的画面,清代最为流行。有大型圆雕,如《大禹治水图》玉山子、《会昌九老图》玉山子、《秋山行旅图》玉山子等,也有小型的绘画作品。以历史人物或人物故事为题材,在烟壶内壁绘画的内画鼻烟壶等。

四、植物花卉纹饰

植物花卉纹饰是中国古代玉器常见纹饰之一,流行于唐代之后。唐代的花卉纹主要为荷花,多穿枝过梗,与凤鸟纹雕琢在一起。宋代的荷花纹出现较多,构思也很巧妙,荷花的花、叶、茎、果都雕刻得细致入微,琢磨也很细腻。宋代以后,除流行荷花外,吉祥图案开始盛行,国色天香的牡丹花纹作为荣华富贵的象征,成为玉器上的主要纹饰。所刻牡丹刀法犀利,立体感很强。明、清时期,玉雕中各种花卉大量出现,如牡丹、荷花、梅花、桃花、玉兰等。除花卉外,各种其他植物也进入玉器纹饰中,如白菜、扁豆、葫芦、葡萄、石榴等,多含有吉祥寓意。制作细腻,琢磨光滑。 Jo9/qr4sYAPcQOFQRiLRkNOf+aN7tDtU1ycrdRF/Rgzu3Y+9EfMWJPQfBXUywNO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