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直于东荣 ② 。』(荣,屋翼也。)
《甘泉赋》:『列宿乃施于上荣。』
《说文》:『屋梠 ③ 之两头起者为荣。』
《义训》:『搏风谓之荣。』(今谓之搏风板。)
《仪礼》中说:“安设盥洗用的器皿正对东面的屋翼。”(荣,就是屋翼。)
《甘泉赋》中说:“众星宿仿佛延列在高翘的檐翼上一样。”
《说文解字》中说:“屋檐两头起始的地方就叫作荣。”
《义训》中说:“搏风叫作荣。”(如今将其称作搏风板。)
①搏风:今称博风,宋时为搏风,所以本书统一称为搏风或搏风板。
②荣:指飞檐,即屋檐两头翘起的部分。
③梠:指屋檐。
搏风板
搏风板的使用
搏风板用于中国古代的歇山顶和悬山顶建筑,由于这些建筑的屋顶两端伸出山墙之外,为了防止风雪的侵袭,人们用木条钉在檩条的顶端,这样可以起到遮挡桁(檩)头的作用。现在,在一些汉族宫殿、寺庙建筑中,会看到搏风板,它们都比较宽大,宋朝时规定搏风板2~3材宽,3~4分厚,清朝时,则规定为板2 桁径宽,1/3桁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