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许多关于车轱辘菜的童谣,如:“车轱辘菜,叶儿圆,踩不死压不烂。”另有一首有意思,竟然这样唱:“车轱辘菜,马驾辕,老李家的媳妇会耍拳。”这些歌谣来源于生活,更多的是地域文化。经过时间的碾磨,多少年后,一个成年人,回味童年的歌谣,想起大地上顽强生长的野菜。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阎学晶,唱过一首《关东人与二人转》:
车轱辘菜呦圆又圆
踩也踩不死轧也轧不烂
一男那个一女
推动时光的磨呦
脚下日月轮回了二百年
点亮了炕头一盏油灯碗
品味着人生苦辣与酸甜
唱醉了赵老汉那壶高粱酒
鼓着了钱大娘那袋蛤蟆烟
浪三场的锣鼓他嘎巴溜丢脆
句句双的小调他吹得真缠绵
万人围着那二人转
……
歌词实沉,无虚假的套话,道出二人转艺人的情感世界。“车轱辘菜呦圆又圆”的词作者抓住二人转的灵魂,不是说教似的表白,而是用东北大地上的野菜,象征二人转的活力和坚强。车轱辘菜不大,根扎大地中,多少人生的悲欢离合,在它的身上演绎。
车轱辘菜学名车前草,又称五根草,俗呼为车轱辘菜,东北大地上常见的野菜。春天的时候,每天下午放学,我和小朋友们拿着小刀,拎着袋子,到海兰江边剜车轱辘菜。弄回来洗净,晚饭桌上的蘸酱菜,就有水灵的车轱辘菜,可以做鸡蛋汤。长老的车轱辘菜,人不能吃了,挖回来剁碎拌糠喂鸡。
我愿吃母亲包的菜团子,发好的苞米面掺一些白面。车轱辘菜洗净,剁碎做馅,炒几个鸡蛋和焯好的粉条拌匀。放一些猪大油,调出的馅清香。吃时的作料重要,蒜酱、韭菜花、辣椒油在食碟里调兑。菜团子蘸着吃,野菜的清香在作料的激活下,有了不一般的滋味。吃不了的车轱辘菜,母亲将它切好,用辣椒和蒜酱拌在一起,第二天是下饭的菜。邻居家的孩子,拉肚子不止,他母亲认识中医院的名中医刘鹤飞,打听一个小偏方,剜一些车轱辘菜,又去药店买山药回来,捣碎放到锅中熬水喝。
那个春天时常断电,晚上点着蜡烛,母亲在烛光下缝补衣裳。每年谷雨过后,大地上冒出嫩绿的车轱辘菜。母亲说不仅能吃,它还是治病的中药。我对野菜的名字感兴趣,问为什么这样叫。母亲说长得和车轱辘一样,每个叶片,犹如车轱辘上的辐条泼实抗造,所以人们管它叫车轱辘菜。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了车轱辘菜的传说:
相传当年汉将马武领兵伐匈奴,不料兵败被困,军中粮尽水竭,数万将士众多患“血尿病”,生命危在旦夕。唯有三匹战马因常啃路上车辙的无名小草,而幸免此疫。细心的车夫发现此况,便挣扎着爬往车道中,扯来那种无名小草,生嚼吞食,不料所患疾病竟然好了。他高兴异常,忙将此事禀告马武,马武即下令全军服用,几天内,患者痊愈,终于杀出重围。后来马武想到这次死里逃生,无限感慨地说:“全军死而复生,全仗路旁车前之仙草也!”
车轱辘菜,多年生草本,根茎短,叶子宽椭圆形。车轱辘菜正如阎学晶所唱,“踩也踩不死轧也轧不烂”。一场雨过后,吸足丰沛的水分,又生机盎然、叶片翠绿,让人觉得真是命贱的野草,但它的药用价值不能小看。
2016年1月,一连几天的低温降雪,终于等到气温升高,阳光充足。车轱辘菜虽小,它宛如一本打开的线装书,载着厚重的历史。我给东北的老岳父打电话,他是一名老中医,对这种野菜有研究。他说车轱辘菜利尿通淋,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有止泻清肺的功效。
车轱辘菜是一种普通的野菜,它经受他物的践踏,以生命的顽强而赢得人们对它的尊敬。回到老家,吃一次车轱辘菜,想起那些童谣,感受野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