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记“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开创者
——师昌绪先生

计承宜 于永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后,在积极完善组织机构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开展了各项业务工作。师昌绪副主任认为:“要办好科学基金工作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工作人员要认真了解国内基础研究的实力;二是要努力提高学科主任及工作人员的水平,并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三是各学科负责人要在认真执行16字方针的同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一方面防止偏差,另一方面保证有效使用基金;四是不断扩大基金在国内外的影响,争取共同资助,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他分管“发展战略与政策局”(后改称政策局),首先抓紧第一部《项目指南》的编写工作,以便基金委受理申请基金项目时能正确把握科学基金资助方向,正确指导科技人员的项目申请。

《项目指南》每年修订一次,它集中体现科学基金的资助政策、资助范围与项目格局。由于鼓励研究领域和定向课题每年都有变化,因此,需要有一套正确的、系统的学科发展战略作为支撑。师先生主张编写一套《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丛书。他说:“其目的不只是有利于长远规划的制定和科学基金资助方向的选择,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项工作培养和锻炼在基金委主持工作的学部副主任和学科主任,通过战略研究及报告的编写,使他们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及全貌,并和有关专家交朋友,锻炼他们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因此,规定有关学科主任为副组长之一。”

基金委在师昌绪副主任倡导并亲自主持下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1987年首先在部分学科进行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于1988年6月24日由委务会议通过,发布了“关于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的有关规定”(简称“规定”)。“规定”里明确阐述了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意义;并对确定研究主题、选择研究骨干、撰写研究报告等都提出明确要求;对研究成果的评审、验收、出版、经费的来源与使用、工作进程与组织领导等也做出具体规定。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认清各学科发展的国际动态、趋势和前沿,调查国内研究现状、条件和要求;明确各有关学科领域在学科发展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影响,从而把握学科发展全局,确定学科发展的中、近期战略目标、重点项目和优先资助领域,提出需要采取的重大步骤和措施建议。形成基金委对各基础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的发展战略,为制订项目指南和遴选资助项目提供依据,也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科学依据。该项工作由师昌绪副主任直接领导,政策局负责组织协调,各学部主任负责本学部的研究计划和组织领导工作。学科主任按照研究计划,组织国内知名专家成立研究组,并亲自参加本学科的研究工作。

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中,有150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参加了56个学科的调查研究、讨论评审、编辑出版工作,(每个学科战略研究组7~11人;评审人员5~15人;编辑出版7人)分期分批进行。第一批研究报告完成前,1990年3月20~22日,在北京农业大学召开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基金委的领导,各局、学部和学科负责人,已进入研究阶段的各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研究人员,还有中科院政策局、情报所、出版社人员,国家教委科技司也派人出席,共计96人出席会议。

会上师老做了重要讲话,他说:“学科发展战略要有预见性,难度大,要有很周密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参加战略研究的人要有创新思想,每个学科都要有一套发展战略设想。战略研究队伍的组成是最重要的,队伍组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做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包括研究所的、大学的;一部分是产业部门了解国内外情况的专家。我们搞出的发展战略必须有中国特色,中国的学科发展战略要结合中国的实际,这是我的一个主导思想。”他特别强调“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除了外单位同志参加,学科主任一定要参加进去,这比看几本书强,学科主任参加讨论,不只是做组织工作,通过参加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使学科主任对国内外的学科发展现状、趋势和前沿有清醒的认识,向专家们学习,自己要争取形成看法”。

为确保研究报告实质内容的准确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师老的支持下,由政策局起草并于1990年4月3日下发了“关于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评审工作的若干规定”,其中包括:研究报告的评审条件、评审方式、评审人员资格、评审的要求和内容、评审意见处理及评审人员待遇等。为确保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按丛书形式统一体例,统一格式,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名义尽快分册出版。同年4月5日又制订了“关于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编写与出版的若干规定”,这其中包括: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编审委员会和编辑部组成、研究报告各分册内容要求和出版具体事项等。

1989年,在开展学科发展战略调研工作初期,为使各研究组在高起点、高要求、高水平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师老还提议在北京举办“科学计量学与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邀请到了苏联、匈牙利和印度等在科学计量学领域最著名的科学家,来华交流科技文献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有拉赫曼教授(前印度总理甘地夫人的科学顾问,当时任国际科学政策基金会亚洲分会会长)、舒伯特博士(国际知名科学计量学大师、匈牙利科学院布劳恩特教授的特别代表)等。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50多篇,在会上宣读30篇。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集中反映了国际科学计量学与学科发展战略的研究动态和我国学者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使发展战略研究增加了本学科领域科技文献与情报的统计和分析的内容。

1989年12月10~12日在北京举行了“科学计量学与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来自印度、苏联、匈牙利等国家的计量科学家出席会议

师先生在“科学计量学与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做了主题报告

师先生和李光临局长在“科学计量学与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期间与国际科学政策基金会亚洲分会会长、前印度总理甘地夫人的科学顾问拉赫曼教授在交谈

为了提高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层次与质量,师先生还申请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列入基金委世界银行特别贷款项目并得到批准资助。为此,在世行贷款项目实施的计划中,组织国内外专家参加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就学科发展战略方法和总体问题开展研讨,完成了研究编制学科发展战略的方法和指导原则;组织5名国内专家到美国、日本就学科发展战略问题进行考察。后来,在完成的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中,又提出这些学科的中近期(5~10年)优先发展领域及应采取的相应政策、措施。通过国内外专家的交流、研讨积累了学科战略研究的经验,并为后来深入开展的优先资助领域战略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努力,1991年首批出版4本《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丛书(《原子分子物理学》《核技术》《地质科学和光学》与《电子学》),后考虑内容在深度上尚有一定差距,故改名为《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丛书。1996年完成了一套54本系列丛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套材料翔实、观点明确、论证科学、具有较高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系列丛书,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对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和评审起到了宏观引导作用,特别是对选择重点研究项目和优先资助领域、调整鼓励研究领域起到了指导作用,大大提高了项目指南的科学精确性和准确性。由于亲自参加学科战略研究全程,学科主任们对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学科前沿、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力量分布及工作条件等都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结识了各方面的科学家,为进一步做好科学基金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大家一致认为,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活动既对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学术规划作用,又对科学部和学科的工作人员起到了很好的培养提高作用。例如:机械学科主任雷源忠把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比作是学科工作的“望远镜”,他说:“参加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扩大了知识面,而且大大提高了自己审视和把握学科前沿的水平,在确定学科发展方向和优先资助领域以及重大、重点项目立项等方面,基本做到了前瞻性强、方向准确、部署及时。”

54本《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丛书的出版,标志着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告一段落。师先生说:“据学术界评价,这项工作确实取得了应有的效果”。基金委第二届主任张存浩院士说:“《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系列丛书使我们对有关学科的前沿领域及其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其研究成果有的已经或正在对一些项目的申请和评审及重点项目的立项产生引导作用,有的还被选入研究生课程的教材,可以说成绩是可喜的。”1993年8月,基金委决定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相继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战略研究”工作。

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为《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系列丛书的题词

20多年来,师老在基金委开创的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指导思想在延续。在基金委不同时期开展的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在制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十五”的优先资助领域战略研究中发挥着重要参考作用。尤其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基金工作人员。能否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已成为基金委考核干部学科工作水平、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科每隔3~5年开展一次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已成为工作制度。

师先生主持编辑出版的《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系列丛书样本

作者简介: 计承宜,1985~1987年在教育部科技司成果处工作。1987~2013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政策处和综合处工作。1995年任处长、高级工程师。1987~1991年主要参与组织和管理每年《项目指南》的编写、出版及调研。同期,参与组织和管理“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是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原子分子物理学》等前期4本书的编辑之一。 l1X55vb+6XnDeT4siRra07nNEpNiyflsDqpe/2YdRbTKpQLNlVD2SPEqQsIYgaH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