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最佳货币区理论

经货联盟和欧元的诞生有着强烈的政治意愿和经济动机。创造一个超主权、跨国界的流动货币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除了政治经济因素外,创造这种超主权流通货币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蒙代尔提出的最佳货币区理论。

最佳货币区(Optimal Currency Areas,OCA),其实是一个经济地理概念,是指最符合经济金融上某些条件的国家或地区,相互之间建立紧密联系的货币制度(如固定汇率制度),甚至使用统一货币的区域。《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此的定义是“在此区域内,一般性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相互盯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和区域外国家的汇率保持浮动”。 “最佳”的含义指的是内外均衡,内部均衡含义是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在最佳的置换点上取得,而外部均衡指的就是国际收支均衡。

最佳货币区理论则是关于汇率机制和货币一体化的理论,目的是为了说明在什么条件下,某一区域或若干国家和地区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和货币同盟或货币一体化。

最佳货币区理论是围绕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孰好孰坏的争论中发展起来的,它最早是由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于1961年在他的论文《最佳货币区理论》中提出。之后,麦金农(Ronald L.Mckinnon)、伊格拉姆(J.C.Ingram)、哈伯勒(G.Haberler)和弗莱明(J.M.Fleming)、凯南(Peter Kennen)等经济学家对其理论从不同侧面修正、补充和完善。其中,蒙代尔、麦金农和凯南三位学者的思想构成了最佳货币区理论的框架。

一、最佳货币区理论的思想核心以及发展

1.蒙代尔的最佳货币区理论

1961年,蒙代尔在其论文《最佳货币区理论》中,通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不同汇率制度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佳货币区”的思想,即:如果通过适当的方式将世界划分为若干个货币区,各区域内实行共同的货币或固定汇率制度,不同区域之间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就可以兼顾两种汇率制度的优点而克服两种汇率制度的弱点。

在蒙代尔看来,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需求转移。假设有A和B两个区域,各自生产各自的产品A和B。现在,如果原先对B地产品B的需求转向对A地产品A的需求,那么,A地区可能会出现贸易顺差,通胀压力增大,而B地区可能会出现贸易逆差,失业率上升。这种情况下,如果B地区货币汇率下跌,就会有助于减少B地区的失业,而A地区货币汇率的上升则有助于A地区减缓通胀压力。但是,如果A和B是属于同一个国家的两个区域,因它们使用同一种货币,所以汇率的任何变化都无助于同时解决B区的失业和A区的通货膨胀,这时货币当局便会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货币贬值),可以直接解决B地区的失业,但是A地区的通货膨胀情况会进一步恶化;反之,若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货币升值)来对付A地区的通货膨胀,那么B地区的失业问题就会进一步恶化。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被用来改善一个地区形式的货币政策会以另一个地区的问题更加恶化为代价,除非这两个区域使用各自的区域货币。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蒙代尔提出,浮动汇率只能解决两个不同货币区之间的需求转移问题,而不能解决同一通货区内不同地区之间的需求转移问题,同一货币区内不同地区之间的需求转移只能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来校正。在他的分析中,同一货币区内的劳动流动程度是关键。若劳动力是常年过分流动的,则人们会发现B地失业工人会向A地迁移,通过抑制A地工资上升甚至降低工资水平,可以缓解A地的通胀压力和B地的失业。

基于上述原因,蒙代尔提出了最佳货币区的标准就是: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他将最佳货币区定义为:相互之间的移民倾向很高,足以保证当其中一个地区受到不对称冲击时仍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几个地区所形成的区域。 这就意味着,这个最佳的货币区是一个封闭的环境,货币区成员间的要素是完全流动的,而货币区成员和货币区以外的国家不发生经济联系,要素充分流动,尤其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可以对货币区结构失衡进行有效的调节。如果要在几个国家之间保持固定汇率并保持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就必须有一个调节需求转移和国际收支的机制,该机制只能是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

因此,对于蒙代尔提出的最佳货币区的标准,具体来说,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要素高度流动的地区比低流动地区更宜成为最佳货币区。最佳货币区具有要素内部高度流动、外部低度流动的特征。第二,要素的高度流动成为浮动汇率的替代。但是,这个标准也有着潜在的问题。首先,生产要素的流动可能会导致,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其次,由于文化、语言、社会保障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等原因,劳动力在境内流动容易,跨境流动难。资本流动上,金融资本流动高,物质资本(比如,机器、厂房等)流动低。国家间的分工和技术也有影响。

2.麦金农对最佳货币区理论的修正和补充

1963年,麦金农对最佳货币区理论进行了进一步修正和补充。他认为,经济高度开放应作为最佳货币区的一个标准。也就是说,国家间对贸易高度开放、彼此贸易量很大的地区适合组成最佳货币区。一个经济高度开放的小国难以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因为,首先,小国的经济在高度开放的情况下,其市场汇率稍有波动,就会引起国内物价剧烈波动;其次,当高度开放的小国进口在消费中占高额比例时,汇率波动对居民实际收入的影响非常大。这样,存在于封闭经济中的货币幻觉消失,最终使汇率变动无法调整国际收支失衡。

此外,在麦金农提出的最佳货币区标准中,首先要区分贸易和非贸易品。贸易品价格是全球定价的,小的经济体是价格的接受者,因此汇率影响竞争力。国内国外商品的相对价格必须用同样的货币来衡量。如果所有商品是贸易品,国内商品价格必须是灵活的,汇率不影响竞争力,更加开放的国家更是如此。其次,商品市场的高度一体化、生产结构的同质化意味着对称性冲击,从而降低对汇率调整的需求。

3.凯南对最佳货币区理论的修正和补充

1969年,彼得·凯南又提出以低程度产品多样化作为最佳货币区的一个标准。他认为,只有生产、出口结构相似并高度多元化的国家才适合成为最佳货币区。他的论点主要是建立在国际收支失衡大多是由于宏观需求波动这一假设上。这方面是和蒙代尔相同的。其理论的要点就是:产品多元化具有稳定性,不太受汇率的影响,可以采取固定汇率制。产品非多元化的国家或地区应该采用灵活独立的货币区建制。因为,当一国产品丰富多样时,它的出口也会多元化。在固定汇率制下,若在整个出口中所占比例不大的某一出口商品的需求减少,它对国内就业影响也不会很大;相反,如果外国减少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那么,没有实现产品多元化的国家,因其出口产品种类也不多,为了保持原来的就业水平,必然要对汇率进行更大幅度变动。出口产品多元化的国家,由于外部需求变化带来的影响可以平均化,所以,对内部经济的影响经过平均后变弱了,其出口收益也可以相当稳定。因此,产品多元化国家可以承受固定汇率,而产品非多元化国家则很难承受固定汇率,它们应是一个独立货币区,采取灵活汇率。

随着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加深,蒙代尔和麦金农提出的最佳货币区标准绝大部分是适合欧盟主要成员国的。因此,最佳货币区理论就成为欧洲单一货币—欧元设立的理论依据,蒙代尔也因此被称为“欧元之父”。

二、最佳货币区理论的新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有关最佳货币区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最佳货币区的标准问题上。1969年詹姆斯·伊格拉姆指出,为了决定最佳货币区的最优规模,有必要考虑经济社会的金融特征,他认为应该用金融一体化作为最佳货币区的标准。爱德华·托尔等1970年提出,政策一体化程度应是最佳货币区的标准。一个具有不太完善的内部调节机制的最佳货币区,最重要的或许在于各成员国对通货膨胀与失业增长的理解,以及达成它们之间交替的一致性。后来,陆续有人提出了经济的开放度以及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作为最佳货币区的标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最佳货币区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开始转向加入最佳货币区的成本—收益分析上。新理论认为,如果在要素流动、金融交易和商品贸易方面高度一体化以及经济高度开放的国家之间组成货币联盟,将会更有效地解决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关系,能够带来更多的收益。加入货币区的好处有:第一,降低交易成本;第二,不变的固定汇率减少了不确定性,并能排除伙伴国之间的投机型的成本流动;第三,节省成员国的外汇储备,降低储备成本;第四,货币一体化能促进经济政策的一体化。但是,加入货币区也意味着以下弊端:第一,单个国家失去货币和汇率政策的自主权;第二,国家财政政策的决策权受共同货币政策的影响和限制;第三,有可能加剧失业;第四,有可能恶化业已存在的地区失衡。

虽然,经济学家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最佳货币区理论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但在关于最佳货币区的标准上仍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解释。归纳起来,按照最佳货币区理论,最佳货币区应是由一些彼此间的商品、服务、劳动力资本流动自由、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胀率比较接近,以及经济政策比较协调的国家组成的独立货币区。具体来说,它的建立应具有以下几个标准。 (1)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性。(2)经济开放度和经济规模。一国的经济开发度越高规模越小,那么固定汇率就越有效,这个国家就越倾向加入货币联盟。(3)价格和工资的灵活性。如果价格和工资灵活,那么相对价格的调节可通过市场顺利实现,减少汇率调整的必要。(4)产业结构的相似性。拥有相同生产结构的国家,并且多样化程度高,外部冲击会具有对称的影响。(5)如果成员国实现了财政一体化,那么,财政转移支付能够替代利率和汇率等货币政策来抵消非对称冲击的影响。

因此,最佳货币区的主要特点就是: 第一,商品、劳动力、服务和资本在区内各国之间是自由流动的,相互之间有密切的贸易往来关系;第二,区内各国货币之间实行固定汇率或钉住汇率,对外则实行统一的浮动汇率,各国货币实行完全自由兑换;第三,区内各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需进行协调,并建立协调管理机构。若将这种最佳货币区进一步发展,则各成员国采取统一货币,建立共同的国际储备,设立共同的央行,进而发展成为货币联盟。最终,该最佳货币区的最优性就是,通过协调的货币、财政政策和富有弹性的对外汇率,保持各成员国之间的充分就业、内部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三、最佳货币区理论和欧元

最佳货币区理论是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理论反映,对区域性一体化,特别是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以及欧元的诞生,起到了极大的启发作用。可以说,最佳货币区理论的实践通过欧洲货币一体化得到了实现。欧元区的建立,实现了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统一市场,实现了人员、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但是,从欧元诞生之日起,欧元区是否确实是一个最佳货币区,欧元能否成功就一直存在争论。欧债危机的爆发更是让这种争论达到了一个顶点。

欧元区的建立是以蒙代尔的最佳货币区理论为基础的。该理论的成立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成员国工资具有弹性;劳动力能够在成员国之间进行自由流动;在货币区中建立一个联邦式的财政体制;如果没有一个集中的财政安排,一国的财政政策应当能够灵活运用,当面临不对称冲击造成的负面影响时,该国可以利用财政赤字来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财政自主权应由该国掌握。总之,要想获得最佳的政策效果,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必须进行正确且协调的运作。

但事实和理论之间是存在差距的。在欧盟及欧元区都是不存在财政联邦体制的,因为欧盟财政预算仅占其国民收入的1%。因此,根据蒙代尔的理论,在货币主权丧失的前提下,要应对外部非对称性冲击,希腊等欧元区国家只能通过财政自主权。非对称性冲击是指受到经济冲击的某一国家或部门(如金融危机等),遭到了由此产生的不利经济影响,而且这种经济影响与其他国家或部门不同步,也就是不对称,所以需要采用特殊的经济政策进行干预调节。不属于某一个货币联盟的国家,如果受到冲击,它就可以使用货币政策(如汇率和利率政策、财政政策等)加以调节。但是,一旦这个国家是某个货币联盟的成员国,在失去货币政策手段的前提下,如果又不能自主掌握财政政策措施,这一国家或部门便会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在欧元区,由于财政政策由成员国各自掌握,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协调困难。同时,各国丧失了货币主权,货币政策归欧洲央行统一制定执行。欧洲央行的首要政策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它不会因外部冲击而轻易改变这个目标,这时能使用的只有财政政策。希腊等欧元区国家恰恰就是在实施财政自主权时,又受到了《马约》和《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制约。正是这不对称的政策搭配,或者说是缺乏协调统一的财政政策,导致成员国对外部冲击的吸收不平衡,应对非对称性冲击困难。希腊等国在应对冲击时,为了弥补不断扩大的财政支出,只能通过政府举债、扩大赤字等手段,因为它已没有货币主权。这最终导致主权债务危机。

最佳货币区理论强调财政政策对于各国应对外部危机冲击的调节作用,忽略了因丧失货币主权所导致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在蒙代尔的理论中,政策决策者会平衡创立单一货币带来的交易费用节省与丧失政策自主权的损失。自主权丧失是伴随着作为调节工具的汇率及独立货币政策的丧失。当宏观经济面临非对称性冲击时,这种损失更大。货币政策是抵御这种冲击的更有力的工具,而相对工资、劳动力流动是效率更低的调节机制。财政政策由于缺乏统一性,自主的财政政策又受到《马约》和《稳定与增长公约》的限制,所以从危机的实践来看,单纯依靠财政政策很难解决高赤字率高负债率等问题,而且可能带来高通胀以及财政投机主义和道德风险。这一点是最佳货币区理论所急需改进的。

同时,最佳货币区应具有前面所提到的几个标准。而现实情况是,蒙代尔关于工资弹性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假设过于理想化。多年来,欧洲劳动力市场僵化,语言文化差异、社会保障体系差异等诸多因素影响和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同时,影响力强大的工会和党派政治以及经济水平发挥不同等情况,也决定了各国劳动力市场客观上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工资方面,有一定的弹性,但非常有限,尤其工资下行具有相当的黏性。因此,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失业率的高低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导致各成员国抗外部冲击力的能力极不平衡,加大了满足最佳货币区理论要求条件的困难。

此外,最佳货币区理论关于各国经济发展趋同,产业结构相似的标准对于欧元区各国现实情况来说,也是差距甚远。欧元区各国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和人均收入,金融一体化等方面也明显不同。蒙代尔认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调整这些不同,而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可以调节贸易关系,从而平衡国际收支,同时可以维护本区域微观经济效率和稳定宏观经济,以应对外部冲击。但实际情况是,到目前为止,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各国经济增长不平衡、失业率居高不下、应对外部冲击时行动迟缓、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动存在严重壁垒。放弃本国货币主权而产生的经济调整成本抵消了单一货币带来的低成本和贸易所创造的收益,甚至超过了这部分收益。欧元区和欧元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也是最佳货币区理论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上面的种种分析来看,欧元区并不完全符合最佳货币区的条件。但是,最佳货币区理论只是单纯地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考虑的是区域内实施单一货币、维持固定汇率的条件和利弊。欧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首先承担的是重大的政治使命,它要推进欧洲的融合、维护欧洲的和平,实现经济一体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欧元更像是一个政治的产物。因此,要从政治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来看货币一体化,其成本收益分析也应从这几个角度来考虑。其次,最佳货币区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欧元。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完善,最佳货币区的标准也在不断地深化和丰富。欧元区可能从一开始并不是一个最佳货币区,但随着政治、经济一体化和结构改革的推进,欧元区最终可能成为一个最佳货币区。就当前而言,欧元区中,南欧国家将面临更大的结构改革压力。 qfq6SiyAHM80L69ToUcVCHRuyBhXXIsf/QSvHzA5hjvtTt8G2TIeNmKn6qY9+kP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