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动的基本活动单位必须包括三个原则:冲突、相互依赖和秩序。这个单位就是交易。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交易及其规则,组织及其活动的稳定性问题。关于PPP模式关系契约的研究中,Grimsey认为PPP合同是典型的不完全长期合约,Bovaird提出的各方要建立起某种形式的治理机制,实现合作的关系;Parker提出管制可以对改进合约的实施效果,Essig认为合同的实施或治理需要特定的技术和机制保证实现合约的效果。Williams认为交易成本经济学以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为假设,从合约的不完全性角度出发,根据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原则,认为在某些情况下PPP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理想形式,信任、合作、承诺等可以减小交易成本,对PPP的治理是重要的。有效PPP契约,PPP的成本和收益平衡问题。樊慧玲等提出了社会性规制与CSR契合的路径与模式选择。
运用交易成本经济学(TCE)理论论述适合的治理结构,管理控制系统(MCS)减少联盟风险治理结构和控制机制交互作用。治理结构和控制程序的选择。合作治理包含联盟共同优势,选择权、利益和实施分歧冲突,以及相互依赖。
在关系性合约理论的研究中,Cheng研究了信任三个维度,声誉、制度和特性,认为在采购系统、合同管理、项目管理和质量安全管理中信任很重要;黄祖辉等基于能力和关系的治理结构研究了合作治理;张康之用合作体系替代协作体系。激励就是通过合理的契约条款设计来规避组织间合作中可能出现的委托-代理问题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是有效的保证合作绩效的重要机制。
唐祥来对公私合作关系创新投资激励效应进行分析,认为PPP模式是一个长期合约,未来的许多不确定性不可能在合约中予以明示。邓小鹏对关键风险进行了分析。
在判断选择PPP项目时不仅仅是看这个项目的成本,项目的成功与否也是由一系列定性的因素决定的,定性评价就是通过对以下这些推动资金价值的定性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来判断项目的自身能力。
(1)风险分配 风险分配的原则是将风险向有能力控制的一方,通过公私部门间的合理分配,将运营成本风险、施工风险、设施风险适当转向私人部门,获得资金价值。
(2)全寿命周期成本 PPP合同特点之一是长期性,使私人投资的回收期较长,促进设计、建造、运营一体化,从而降低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是一种对私人部门的激励机制,达到节约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目的。
(3)产出规范和创新 PPP模式的激励机制同样使得投标的竞争性增强,制造了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并赋予私人部门所要求交付的产出的弹性,使得私人部门更好地发挥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来降低成本。
(4)资产使用率 PPP模式下政府部门不干涉私人部门的资产安排,私人部门可以通过设备共享和节余能力的出售来获得额外收入。
(5)规模经济 指在现有的公共服务基础上加大资源利用率,加大服务规模。如影视城项目建设中,服务提供商可以在现有的酒店宾馆设施基础之上增加产出。
(6)竞争过程 在竞争过程中,往往单项资金价值的推动可以产生潜在的资金价值。如果上述推动资金价值的因素达到最大化,那么只要竞争者数量充足,项目所取得的利益是显著增加的,因此,要从市场的角度判断生产能力,在价格主导的竞争环境中,项目最易获得资金价值。
该阶段评估主要针对合同谈判期间项目可能影响资金价值变化的因素进行评估,分为交易成本、风险分摊和市场条件的评估。
(1)交易成本的分析 往往由于PPP项目的融资协议和商业协议十分复杂,公私双方需经多次谈判,从而使PPP模式的前期交易成本高于传统模式的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会对私人部门参与PPP项目投标的积极性产生影响,投标成本增加会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而更长的协议期也限制了项目的竞争,因此,PFI项目在拥有竞争性同时又有资金价值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最好的情况是政府部门在控制交易成本和有效竞争的同时尽量降低双方的成本费用。
(2)风险分摊方案的确定 合理风险分配的关键是清晰明了的资金价值利益,进一步解释为投资计划中要尽可能保证不同类型的内在风险是分配给最合适承担的一方。政府部门的风险分配不是简单地向私人部门转移,转移的风险一定伴随着更高利润的分配。
(3)市场条件评估 市场条件的变化是第三阶段评估主要考察的,虽然通过前两个阶段的评估,在此阶段中出现市场竞争不足或市场失误而造成采购模式变化的可能性很小,但一旦识别出市场变化,仍需考虑所采用的PFI模式是否合适,这是需重新从第一阶段开始项目的定性分析,对项目的可行性、获利性和可完成性进行二次评价。
PPP项目最终采购模式评估是对前两个阶段评估的检验,如果评估的市场条件正常,风险分配和竞争成本都科学合理,则可以肯定前两个阶段的结果,最终采用PPP模式。反之,则要返回第一阶段重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