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构建智能供应链的途径

智能供应链是基于信息、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集成化、自动化的技术与管理综合集成系统。对此,企业可按图2-7所示的途径来构建智能供应链。

图2-7 构建智能供应链的途径

1.持续改进

企业获得利润所依靠的载体是源于产品的持续改进。然而,在智能供应链的大环境下,企业要实现产品持续改进,必须借助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方面的信息化技术,来增强产品的数据集成性和协同性。建立集成的产品研发、生产计划及执行的业务流程,实现产品研发管理集中化,并控制生产工艺,制定合理的生产标准,并在不同生产基地实施,增强供应链成员在集成技术下的一致性和协同性。

2.完善生产计划系统

作为供应链的成员,企业需要从整体出发,努力构建完整的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使不同产品能够与相适应的计划模式、物料需求及配送模式进行匹配,从而拉动物料需求计划。实现ERP系统与SCM系统完美对接,增强销售过程的可视化和规范化,营造涵盖客户交易执行流程与监控的平台,动态控制过程,及时掌握相关重要信息,以便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

3.实现财务管理体系标准化和一体化

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标准化管理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财务管理工作历来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更需要标准化。处于供应链中的成员,迫切需要建立标准化的财务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供应链中的企业可以通过查看财务数据来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营信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企业需要利用ERP系统来实现企业财务业务的一体化,从传统记账财务业务分析转向价值创造财务分析。在成功实施ERP后,可以构建基于数据仓库平台数据分析及商业智能应用。通过财务管理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增强供应链的可视性和共享性。

4.定制化的供应链可靠性设计

供应链管理也被称为需求管理,其中的一大难题是—不断扩大的客户需求。在智能供应链管理下,企业能与客户保持紧密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在智能供应链中,客户将被视为供应链系统难以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供应链管理人员,一方面,应设身处地地站在客户角度来思考问题,以客户需求为根本,融入供应链管理;另一方面,应激励客户参与供应链系统设计、运行和管理。智能供应链着眼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都与客户紧密联系。通过大量的信息交互,智能供应链对客户进行细分,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从供应链可靠性角度来看,客户需求是一种需要关注与整合的资源,合理利用客户需求将有助于平衡供求关系,从而确保供应链系统的供应可靠性;从客户角度来看,可以通过参与供应链的设计、运行和管理,从而改善自己的购买方式,购买切合自身需求的产品。但是客户对于服务标准要求是不一样的,智慧型供应链管理需依据不同标准合理区分顾客,提供可靠的个性化服务解决方案。

5.可以借助标尺竞争,提升供应链可靠性

通过引入相同类型的企业,并以此作为参照对象,需要监管企业成本和资金投入分别由类型相同企业的成本和资金投入决定是标尺竞争的核心思想。处在标尺竞争的监管情况下,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类企业的成本。

智能供应链通过合理引入标尺竞争,供应链管理者就不用了解各成员企业的成本与投入具体信息。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监管机构对被监管成员企业的信息依赖问题,也解决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监管问题。对价格实行价格上限监管方式,服务可靠性监管从供应可靠度与产品合格率两方面进行控制,促使成员企业依据“标尺”提高各自的服务可靠性,提升供应链整体可靠性。 a6oMeQxP2OpxP9o/V0KjYFZuTodvsj8G2xlNYn1ikbdUIDcVHXsHcVzq7lztyfU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