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5—11世纪的“法国”文化给人留下的印象基本上是“停滞”和“衰落”的话,那么,始自11世纪下半期,法国文化逐渐从复苏走向迅速发展。11—15世纪的法国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封建—宗教文化。这一特征的凸现是由此期法国(实际上绝大多数西欧国家同样如此)以国王为代表的俗权统治和以教皇为首的神权统治两大政权体系的并立所决定的。不过,又由于中世纪中期以来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市民阶层在政治、经济领域的独立性日渐增强,一种与此期的封建—宗教文化主流相悖的文化现象亦应运而生,这就是敢于讽刺封建贵族和天主教僧侣的市民文学。
在法国,宗教文学的产生要早于其他文学形式。由于当时基督教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而文化教育的控制权亦由僧侣们垄断,因而在此期的文学领域中,宗教文学所占的比重极高。宗教文学的作者基本上是基督教会的教士,也有少量民间诗人。起初,宗教文学的体裁主要有圣经故事、圣徒列传、圣者言行录、祈祷文和赞美诗等。及至中世纪后期,宗教抒情诗和瞻礼式戏剧等大量涌现。宗教文学首先竭力宣扬上帝是真实存在的,上帝创造万物,无所不能;其次,着力塑造种种基督教英雄人物——圣徒;再次是大肆渲染宗教奇迹,如编写出许多世人因虔诚而遇奇迹的活灵活现的故事。当然,在宗教文学中,也有部分反映现实生活和民众情绪的作品。但它们多出自下层教士或非僧侣界人士,并不构成这一文学的主流。
英雄史诗(又称武功歌)在此期法国文学中占有重要一席。虽然它在数量上无法与宗教文学比肩,但就文学价值本身而言,远在宗教文学之上。英雄史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时代的古代传说、民谣和赞歌。但是,它的真正的雏形的出现是在卡佩王朝建立之后。英雄史诗都是长篇叙事诗。它既摄取了《荷马史诗》的宏大气魄,又吸收了圣徒传中的煽情手段,同时运用了民间说唱形式。在众多法国英雄史诗中,产生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当推《罗兰之歌》。《罗兰之歌》描述的是查理大帝8世纪末率军远征西班牙异教徒的一段惨烈悲壮的历史,主人公是查理大帝及其重臣罗兰。在作品中,被理想化的查理大帝成为王国统一和民族强盛的象征,而罗兰则是一位理想的封臣形象。他不仅具有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和勇武精神,而且还表现出强烈的忠君观念和爱国意识。《罗兰之歌》经后人不断修改加工后,在艺术上日臻完善,成为法兰西文学史上第一座挺拔高耸的丰碑。
继英雄史诗之后,一种反映封建贵族思想感情的文学——“骑士文学”在法国文坛崛起。骑士文学包括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或称骑士故事诗)以及根据后者改写的散文骑士传奇。这种划分既指体裁上的区别,也指地域上的差异。诞生于12世纪初南方宫廷的骑士抒情诗俗称“普罗旺斯抒情诗”。骑士抒情诗的作者有些是贵族,但大部分是依附宫廷的职业诗人。骑士抒情诗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牧歌、情歌、怨歌、夜歌、破晓歌和辩论诗等,但其最普遍的主题乃是讴歌骑士之爱。如破晓歌吟唱的主要是黎民时分骑士与贵妇人依依惜别的情景。从总体上看,12世纪80年代以前的普罗旺斯抒情诗往往呈现出清新、明快的风格,从80年代起,诗人们愈来愈追求矫揉造作的韵律,诗风日趋隐晦。进入13世纪后,由于北方封建主以讨伐阿尔比宗教异端为名,两度在南方进行掠夺性战争,使南方的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摧残。普罗旺斯抒情诗也从此中落。当南方骑士抒情诗一蹶不振时,北方骑士诗歌却日益成熟。北方骑士诗歌的主要作品就是骑士传奇,它是一种长篇叙事体诗歌,一般长数千行,也有的逾万行。骑士传奇的主要内容不外乎冒险奇遇加爱情艳遇。但依据故事出源的不同,骑士传奇作品往往被人们分成三大系列:古代系、不列颠系和拜占庭系。散文骑士传奇最初出现于13世纪之初。它们大都是根据已有的骑士故事诗改写而成。及至14世纪,散文骑士传奇几乎完全取代了骑士故事诗,法兰西小说的最初源头亦由此产生。
12世纪以来,作为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产物,一种能够反映市民阶级反封建精神和非教会文化要求的新型文学——市民文学日趋勃兴。此期市民文学最出色的成就之一就是产生于12—14世纪的大量的以列那狐为共同主人公的故事诗,俗称列那狐故事诗。流传至今的列那狐故事诗主要有四部:《列那狐传奇》《列那狐加冕》《新列那狐》和《冒牌的列那狐》,其中尤以《列那狐传奇》最为著名。《列那狐传奇》由27组故事诗组成,每组诗又往往包括几个小故事。它通过以“禽兽”喻人,深刻地剖析与辛辣地讽刺了法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状况。在故事所描述的“禽兽之国”中,狮子象征国王,笨拙凶狠的熊象征大封建主,掠夺成性的狼象征骑士,笨驴象征教士,鸡、兔、乌鸦、蜗牛等弱小动物象征社会下层民众,而能干、灵巧、狡猾的列那狐则象征市民。在故事中,当列那狐和狮子、熊、狼展开斗争时,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列那狐。但列那狐同时也欺压小动物。这生动地反映出市民既反对封建贵族,又压迫下层民众的双重面目。在法国中世纪市民文学中,还有一部规模较大并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这就是《玫瑰传奇》,《玫瑰传奇》实际上由前、后两部分作品组成。这两部分作品分别创作于13世纪40年代和13世纪末。在中世纪末期,在市民文学中唱主角的已是市民戏剧和市民抒情诗。市民戏剧以其内容的世俗性和表现手法的喜剧性在城市中深受欢迎。市民抒情诗也佳作迭出,并涌现了在法国文学史上有相当影响的3位著名诗人——奥尔良、吕特博夫与维庸,尤其是维庸,更是被人视为法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巴黎大学的诞生和巴黎成为西欧学术中心是此期值得大书特书的文化现象。巴黎大学的前身,一般以为是作为唯名论者的中世纪著名经院哲学家阿伯拉尔在巴黎兴办的私人学校。该校虽设在巴黎圣母院教堂附近,但其教学内容已同以往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大不相同。及至12世纪下半叶,此类学校已在巴黎越办越多,西岱岛和塞纳河左岸更是集聚了大批教师和学生。这时,以收取学费为生的这些学校的教师开始按照行会形式结成同业行会。起初,巴黎教会的人士强烈反对这一组织的成立,但罗马教皇和法国国王却对此予以认可和支持。1174年,教皇宣布承认该组织,并授予它一些保护性特权。1200年,国王菲利普二世颁发特许状,批准了该组织制定的规章。一般认为,该特许状的颁发标志着巴黎大学的诞生,但正式改称“大学”当在1208年以后。巴黎大学形成后,经常遭到巴黎地方当局和主教权力的粗暴干涉,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们不断斗争,要求自治权。其主要斗争手段就是罢课和停止布道。1231年在教皇干预下,巴黎大学最终得到了行政上和司法上的独立管辖权。
巴黎大学分为文艺、医学、神学和法学4个学院。文艺学院学生最多,学生们主要学习七艺,毕业时可获得学士学位,也可分别到其他3个学院再行深造,并在毕业时取得博士学位。巴黎大学的学生来自西欧各国。他们按照乡土和籍贯分属诺曼底馆、英格兰馆、皮卡底馆和高卢馆4个同乡会,其中高卢馆不仅包括法兰西人,也包括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等。
随着西欧各地的学者在12—13世纪纷纷云集到巴黎大学执教,巴黎大学一时人才辈出,群星灿烂。与此同时,巴黎也成了西欧无可争议的学术中心。
建筑,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是一个时代艺术风格和艺术水平的永久标志。在11—15世纪,法国先后流行的是罗马式建筑与哥特式建筑。罗马式建筑艺术是以古代罗马式建筑为基础,综合日耳曼和东方建筑艺术的某些特征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建筑艺术。它主要用于教堂的建筑和装饰。典型的罗马式建筑往往包括:上半部为半圆形拱顶的门窗、坚厚的石墙、圆屋顶、粗矮的柱子。室内广阔的墙壁上一般饰以大量宗教题材的壁画,并广泛使用雕塑装饰。由于窗户狭小,室内光线通常甚为暗淡。克吕尼修道院堪称典型的罗马式建筑,它的建筑风格在当时影响了法国,乃至西欧不少国家的修道院与教堂建筑。
从12世纪中叶开始,哥特式建筑在法国北部兴起,并逐渐流行于西欧各地。法国最早的哥特式建筑是兴建于1137—1144年的圣德尼大教堂。在这之后的几十年中,一大批哥特式建筑在巴黎等地拔地而起。哥特式建筑主要是教堂建筑,且主要集中于城市内。它的特点是尖形拱门、薄墙壁、细圆柱、大门窗、绘有圣经故事人物的大块彩色玻璃。由于哥特式教堂均以垂直线条和图形取代平行线图,故无论是其外观还是内部都呈现出轻盈垂直、插向天空的特点,它有助于使置身教堂的人产生对彼岸世界——天堂的向往。此外,由于此期的城市教堂已不仅是纯粹的宗教建筑物,它还是市民参加重要公众活动的场所。因此,哥特式教堂的大门均又高又大。虽然哥特式建筑家们当时也接受委托,为贵族和国王建造堡垒和宫殿,但其最高成就仍体现在哥特式教堂建筑上。而且,这些哥特式教堂也是文艺复兴前法国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留存至今的巴黎圣母院、夏特尔教堂、兰斯大教堂和亚眠大教堂等堪称它们中间的典范之作。
12世纪或许是中世纪法国的“创造力”表现得最为强劲的时期。在这百来年的时间里,人们可以看到许多新奇的东西同时出现:骑士制度、宫廷礼仪、享有特权的城市、哥特式建筑、巴黎大学……不过,在此期众多的新生事物中,对日后法国史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市民阶级的出现。始自11世纪,在“蛮族”入侵后日趋衰落的城市开始在法国复兴。及至12世纪,城市居民明显增加,市民阶级已然形成。由于当时的城市大都兴起于封建教俗领主的领地上,加之不少市民在身份上仍是领主的农奴,故此,封建领主往往用对待庄园农奴的手段,剥削和敲诈市民。为了摆脱封建领主的控制,市民们联合起来,同封建领主顽强斗争。经过斗争,他们不仅获得了人身自由,而且还争得了城市的自治权利。不过,市民阶级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在城市内的统治地位,迫切需要国家的统一和王权的强大。因而,它很快就与王权结成联盟。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靠市民阶级的支持,法国的王权才得以逐渐加强。然而,让法国的君主们始料不及的是,给他们的统治画上句号的最终也是市民阶级。当然,此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