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5年,战争又起。翌年,双方在普瓦提埃进行决战。结果,由英王的长子,也就是以神勇著称的“黑太子”统率的7 000英军,把法王约翰二世亲率的1.5万法军打得落花流水,约翰二世和他的幼子菲利普以及17位伯爵和一大批骑士与扈从皆成阶下之囚。
普瓦提埃溃败使法国全境陷入混乱状态。年仅19岁的王太子查理受命监国摄政。他执政伊始,为了筹集战费和国王的赎金,不得不召开三级会议。由于在战争中受到沉重打击,与会的贵族代表不多,市民代表遂在三级会议中占了半数。他们要求惩治以财政大臣罗贝尔为首的22名失职官员,强迫这些官员交出侵吞的巨额公款,同时提出由三级会议选出28名代表与太子共掌大权。太子查理不仅拒绝了这些要求,而且还下令解散三级会议。此举导致市民更加不满,整个巴黎开始骚动。迫于压力,太子查理在1357年被迫重新召开三级会议。在巴黎市商会会长艾田·马赛的操纵下,三级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改革决议,其主要内容是:每年定期召开两次三级会议;国王征收赋税须经三级会议批准;三级会议选出36人委员会(每个等级12人)监理国政。
太子查理起初被迫同意三级会议的上述决定,并在3月以敕令的形式发布实施,故史称“三月大敕令”。然而,他不久又对此反悔,并一再拖延执行改革决议。于是,1358年2月,在艾田·马赛的领导下,巴黎市民举行武装起义。3 000名起义者冲进王宫,当着太子的面杀死太子的3名宠臣。吓得胆战心惊的太子被迫接受了起义者的要求,才免于一死。3月,太子查理逃出巴黎,并在巴黎市郊调集军队,修筑工事围困起义的巴黎市民。
两个月后,法国中世纪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扎克雷起义爆发。“扎克”意即“乡下佬”,是法国封建贵族对农民的蔑称,起义由此得名。因战乱和重税揭竿而起的农民遍布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他们在起义领袖吉尧姆·卡尔率领下,毁庄园,攻城堡,杀领主,烧掉登记封建义务的簿册。起义农民认为封建贵族玷辱和出卖了法国,故提出了“消灭一切贵族,一个不留”的起义口号。然而,他们依旧把国王视为人民的保护者,因此仍在其旗帜上绘饰着王徽百合花。面对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法国所有的封建势力暂时停止了内部纷争,甚至勾结英国侵略军,共同对付农民起义。他们先是诱捕并杀害了农民起义领袖吉尧姆·卡尔,使起义农民因群龙无首而人心大乱,继而又利用起义农民队伍分散、装备不良等弱点,集中自己的兵力各个击破。在封建势力的镇压下,牺牲的农民不下两万人。
扎克雷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的爆发毕竟大大震撼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严重地打击了封建贵族势力。心有余悸的封建主们从此不敢轻易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同时,这次起义也有利于农奴摆脱人身依附。及至14世纪末,法国已有2/3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扎克雷起义失败后,孤立无援的巴黎市民起义也很快被封建势力所镇压。1358年8月2日,太子查理率军进占巴黎,并对起义市民进行大屠杀。
由于国内屡生变故,暂时无力与英国相争的查理太子被迫于1360年与英国缔结丧权辱国的《布雷蒂尼和约》,割地赔款,并出重金以赎回被囚在英国的法王约翰二世。约翰二世获释时,英人仍扣留其幼子作为人质。这位绰号“好心人”的国王回巴黎后因放心不下幼子,宁愿重返伦敦接受囚禁,以换回幼子。1364年,约翰二世病死于英国。
随着约翰二世的驾崩,太子查理得以由监国践位,称查理五世。查理五世在位期间,利用《布雷蒂尼和约》的喘息时间,励精图治,在国内实行了一系列改革。由此,法国国力得到较快的恢复。在国力迅速发展,军事力量明显增强之后,力图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查理五世在1369年与英国重新开战,并起用熟谙军机、智勇双全的杰出将领、布列塔尼人德·盖斯克兰为法军统帅。及至1380年,法军收复了《布雷蒂尼和约》签订时被割去的绝大多数失地,英军只剩下加莱、布勒斯特、瑟堡等几座沿海城市。
就在战局变得越来越有利于法国时,1380 年,查理五世晏驾西归。随之继位的是12岁的儿子查理,是为查理六世。由于查理六世冲龄即位,故在他成年之前由其叔父把持朝政。从1388年起,查理六世开始亲政。因亲政后的头4年政绩显著,查理六世还获得了“受爱戴者”之称号。孰料,好景不长。始自1392年,查理六世成了一位间歇发作的精神病人。每当发作时,他不仅会把王后视为陌生人,而且有时还会拔出佩剑向周围的随从刺去。就这样,法国的王冠竟由这样一位“疯子”戴了有30年之久。在这期间,法国的封建贵族趁机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并形成了以勃艮第公爵为首的勃艮第派和以奥尔良公爵为首的阿曼雅克派 。而此时,曾在前一阶段的战争中受挫的英国已由一位雄赳赳的年轻国王——亨利五世所统治。这位英国国王即位后,时刻都在准备着重燃战火。
1415年8月11日,亨利五世趁当时的法王查理六世不时精神病发作,以及法国两大封建派别内讧严重之际再次重燃战火,亲自率领着1 300艘船只与1万多名士兵横渡英吉利海峡,直向法国杀来。在克雷西城附近的阿金库尔,两军主力相遇。经过一番厮杀,法军惨败。此后,英军很快占领了法国北部的许多地区,就连巴黎也在不久后落入英军手中。1420年,两国签订《特鲁瓦条约》,规定法王查理六世的女儿嫁给英王亨利五世,查理六世死后,由亨利五世及其后裔继承法国王位。两年之后,亨利五世死于赤痢。同年,查理六世也紧随亨利五世而去。英方于是宣布将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之女所生不满周岁的婴儿立为英国和法国的国王,是为亨利六世,由亨利五世的兄弟贝特福德公爵任摄政。英方这些举动清楚地表明,西欧两大王国大有跨越英吉利海峡合二而一之势。
至此,当年从诺曼底出发在英伦创建诺曼底王朝的“征服者威廉”的梦想也似乎即将成真。然而,逃亡到南方的查理六世之子,也就是现任法王亨利六世的舅舅根本不愿认这个婴儿为王,遂宣布自己为查理七世。于是,就在法国出现了“一国两王”的局面。一个是统治着法国北方绝大部分地区的亨利六世,另一个是以南方的布尔日城为据点,试图与英军对抗的查理七世。不过,查理七世因一直缺钱少兵,似乎自己就对胜利不抱多大信心。
1428年10月,英军开始乘胜向奥尔良挺进,不久就把这一通往南方的门户团团围住。奥尔良城一旦失守,法国南方就有沦陷的危险。因而,保卫奥尔良之战便成为法国生死存亡的关键。就在奥尔良即将被攻破的危险关头,一位名叫贞德的民族女英雄奇迹般地登上了历史舞台。她以自己的壮举激起了同胞的爱国热情和斗志,不仅使奥尔良转危为安,还使整个战局出现了逆转。
贞德(按其法语发音实际上翻译成冉·达克更为贴切),1412年出生于法国东部香槟与洛林交界处一个叫栋雷米的村庄。由于自小目睹英军的烧杀抢掠,早年就萌发了强烈的救国之志。与此同时,这位父母均为天主教徒的牧羊女,在当地笃信上帝的村民中又素以虔诚闻名。贞德自称其在13岁时“听到”圣徒的呼唤,要她拯救国家。当听说奥尔良被围后,时年17岁的她再也无法按捺救国豪情。1429年初,贞德从家乡赶到沃库列尔小城,对该城守军头目罗贝尔·德·波特利库尔声称,自己是奉上帝之命来拯救法兰西,并引导王太子查理去兰斯加冕的。该城的居民为她的爱国豪情所感动,集资替她购买了盔甲和战马。随后,她在波特利库尔的护送下,日夜兼程11天前往什农去晋谒已自封查理七世的王太子。当她抵达什农时,王太子身边的廷臣为考验贞德,故意把王太子混在大臣们中间让她辨认,结果,贞德一眼就认出了哪位是王太子。
此时,奥尔良已危在旦夕,在贞德主动请缨之后,早已近乎绝望的王太子立刻命贞德率领一队人马去解救奥尔良之围。于是,1429年4月27日,贞德手持王太子赐给她的宝剑,骑着一匹白色的战马,率领数千法军,直奔奥尔良城。贞德一行的到来,使城中的军民士气大振。经过几天奋战,被英军包围达209天的奥尔良城终于在5月8日被解围。此后,法军乘胜追击,连克数城,并在7月攻下被法国人视为圣地的兰斯。在收复兰斯之后,此前已称查理七世的王太子于7月17日在兰斯大教堂正式加冕称王。在加冕典礼上,贞德手持旗标站在查理七世旁边,好不英姿飒爽。
此时,贞德的声望如日中天,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亲热地称她为“奥尔良的女儿”。然而,也正是因为贞德声誉日振,使得国王周围的贵族、大臣们既害怕又妒忌。后者甚至准备暗算和出卖贞德。1430年5月下旬,兰斯左侧重镇贡比涅(旧译康边)告急,贞德率军前去救援。当她在一次偷袭中失利撤退回城时,竟被贡比涅守城法军拒之城门之外,以致被已与英军联手的勃艮第军俘虏。半年后,勃艮第公爵以1万金币的高价将她卖给英国人。英国人把她押解到鲁昂,交给英国人组织的宗教法庭审讯。贞德在英国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面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难免令人齿冷的是,其间,查理七世等始终坐视不救。1431年5月30日,贞德被当作“穿戴男装”“妖术惑众”的女巫在鲁昂的广场被绑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也正因为贞德是在鲁昂遇难的,所以鲁昂也和巴黎、兰斯、奥尔良等城市一样留有很多相关纪念物,甚至还建有一座圣女贞德博物馆。
贞德虽然惨死于火刑,但她的壮举所唤起的民族意识在国人中继续高涨。在为贞德复仇的口号激励下,法国民众的抗英斗志愈来愈强烈,在光复国土的战争中节节取胜。1435年,勃艮第公爵这位英军的盟友因见英军形势不利,加之自己早已厌战,宣布退出冲突,与法王单独媾和。查理七世在摆脱勃艮第派的羁绊后,即全力与英军作战。1436年,巴黎发生的民众起义使查理七世得以重返沦陷17年之久的首都巴黎。1447—1449年,鲁昂和诺曼底相继被收复。1453年7月,法军在卡斯蒂荣战役大败英军,至此,除加莱港外,所有失地都得到收复。1453 年 10 月 19日,英、法两国签订了结束百年战争的和约。
作为百年战争的最后胜利者,查理七世得以收回英王室在法国的所有领地(但加莱港仍被英国人所占领),由此排除了法国领土统一的最大障碍,不过,法国国内仍有一些法国贵族依旧保持着相对的独立,统一大业远未完成。查理七世本人还没来得及看到法国领土基本统一就踏上了不归路。这一任务的完成尚有待其子、被人称为“国土的聚合者”的路易十一的努力。
路易十一统治时期(1461—1483),以勃艮第公爵为首的封建贵族结成“公益同盟”。为挫败“公益同盟”,路易十一除诉诸武力外,还大量使用外交、间谍、贿赂等手段,收效甚大。1477年,“公益同盟”的领头人,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在南锡战役中阵亡,路易十一通过谈判在几年后从其女继承人手中收回了勃艮第公爵领地和皮卡底。法国统一中的另一大障碍由此清除。在此前后,路易十一还先后收回了阿朗松公爵领地、阿曼雅克伯爵领地、普罗旺斯伯爵领地等贵族领地。在路易十一驾崩时,今日法国版图的轮廓已被他基本勾勒出来。布列塔尼当时虽还暂缺,但它也很快在1491年被路易十一的继承人查理八世通过联姻并入法国版图。
随着法国领土基本实现了统一,法国人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加强,共同的法兰西民族文化也开始出现,如在巴黎方言的基础上,法兰西共同语言——法语正在逐渐形成。至此,法国在很大程度上开始成为政治统一的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