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电影荧幕上最具标志性的邪恶单身形象一直是艾利克斯·福瑞斯特(Alex Forrest)。这个角色出现在阿德里安·莱恩(Adrian Lyne)执导的电影《致命诱惑》( Liaision fatale )中,扮演者是格伦·克洛斯(Glenn Close)。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在里面饰演律师丹·加拉弗(Dan Gallagher),在妻子和女儿外出两天的空档里,他一时意志失守,屈服于某个在派对上结识的性感女编辑的求爱。两人过了个炽热的周末。但当他想抽身离开,独留她在空荡又冰冷的公寓里时,她紧紧抓住他不让他走,还割破了自己的手腕来挽留他。后来的镜头运转是:这一头,是丹欢乐的家庭时光,身边的妻子温柔又安定(她没有工作);那一厢,是满脸泪水的艾利克斯,独自一人凄楚地听着《蝴蝶夫人》 [25] ,不停地将一盏灯打开又熄灭。既悲伤又不安的她开始纠缠丹,随后又盯上了他的家人——在著名的一个场景里,她将小女孩的兔子杀了,放在锅里煮着。她怀了他的孩子,不愿打掉孩子:“我已经36岁了,这可能是我最后怀孩子的机会了!”在崔西·麦克米伦的锐利目光下,艾利克斯这位自我解放且自信的职业女性,摘下了面具,露出了可怜的面目——期待着一个拯救者能让她跻身伴侣与母亲之列。
电影的最后,是情人被妻子杀死在她当初潜入这座家庭别墅时登场的浴室里。在第一个版本中,艾利克斯是自杀的;但在公开试映后,制作团队又拍了另一个版本。虽然对此十分恼火的格伦·克洛斯表示反对,但还是无济于事,因为另一个版本更符合大众期待。“人们绝对想杀掉艾利克斯,情感上不允许她自我了断。”男主角的饰演者迈克尔·道格拉斯冷冰冰地解释道。
[26]
当时,在电影院里,有些男人在看到那一幕时显得十分激动,大声叫嚷着:“上啊,扇她!这个婊子!”
在闹剧结束后,警察离开了,夫妻二人重新回到屋内,紧紧相拥,镜头聚焦到五斗橱上放的一张全家福照片。在整部电影中,镜头时不时会给到加拉弗一家人的照片,但总是远远的、虚虚的。这样的镜头语言,时而是在影射丈夫不忠的内疚,时而是在透露情人无力的愤怒。2017年,借着《致命诱惑》上映30周年纪念的契机,导演阿德里安·莱恩嗟叹道:“有人认为我想声讨那些事业女性并且说她们都是精神变态,这真是太愚蠢了。我是女权主义者!”
确实,如今女权主义又重新成了一种风尚……但苏珊·法吕迪认为,比起剧本被无休止地以一种更保守的方式修改,这些反驳也太可笑了。一开始,影片中妻子的设定是一名教师,但后来变成了家庭主妇;制作团队要求把丈夫的角色改得再可怜一点儿,把罪名都安到情人的头上。阿德里安·莱恩曾想过让艾利克斯穿着黑皮衣,把她的住处放在纽约肉市边上。在她家楼下,几个金属桶里燃着火苗,就像“女巫的锅炉”。
但法吕迪所说的复仇并不只是在象征性领域——即使只在这一领域,它也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与猎巫时期相同的是,对于那些想像男性一样工作的女性,人们增加了挡在她们身前的障碍物,她们被剥夺了职业培训的机会,或者被扫出行会,有些女性还遭遇了毫不留情的敌意。贝蒂·里格斯(Betty Riggs)与她的女工友们的经历就是证明。她们曾是美国氰胺公司[American Cyanamid,后更名为“氰特工业公司”(Cytec Industries)]在西弗吉尼亚的雇员。1974年,管理层应当地政府号召招募生产线上的女工。贝蒂·里格斯从中看到了难得的机会,既可以摆脱时薪一美元的工作,又可以养活父母与儿子,同时还可以暂时逃离那个暴力的丈夫。但她的申请被管理层以各种借口驳回。她因此和管理层较起了劲儿。一年之后,她如愿和其他35名女工一起入职。她在染料车间工作,这里第一年的产量就有了大幅提高。但女工常遭到男性同事的骚扰;有一天,她们看到了一张标语:“挽回一个工位,杀死一个女人。”这还没算完:贝蒂·里格斯的丈夫在停车场把她的车给点着了,他还闯入车间对她大打出手。后来,到了70年代末,公司突然关心起女工所处理的原料对其身体的影响。其实这些原料同时也威胁着男性的生殖健康。然而,公司不愿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只决定让50岁以下、具备生育力的女性下岗……除非她们自我绝育。这些女工共有七人,她们一时间难以抉择。其中五人因为不能丢了这份工作,最终妥协地去做了手术——其中就包括贝蒂·里格斯,那年她只有26岁。不到两年,1979年年底,为了应对当时负责监督劳动安全的政府机构,公司关闭了染料车间:“女人们为之牺牲子宫的岗位就这样被取消了。”后来她们也输掉了对公司的起诉:联邦法官认为她们“曾经有的选”
。贝蒂·里格斯只好重新去做“婆娘的差事”,靠帮佣维持生计。这里没有火刑架,但总有一种父权力量,它驱逐、打压反抗者,断其手脚,让她们永远作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