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科克孔子学院当游客

科克,爱尔兰的第二大城市,1185年建市,2005年与上海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我们在科克短暂的几天游程里,听说有个孔子学院颇有影响,他们对“孔学”也是兼容并蓄,颇为友好。于是,我们好奇地想去拜访。

那天下午,科克湾的海风吹拂着,金色的阳光洒满李河两岸。我们慕名来到科克大学,这里像花园一样,浓郁的古树,那粗壮的枝干表面像百岁老人的皮肤,凸显出历史的沧桑感。成片的草坪,散发着青春的活力,预示着这里的未来。

尽管校园里造了不少新教学楼,而上百年的老建筑风采依旧,旧礼堂内的吊灯、门窗及窗玻璃都是当年的旧物,墙壁四周半封闭的书架依然存放着早已发黄的书籍。这就是历史,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新教学楼里,我们参观了“科克大学孔子学院”。几位上海大学在此访问讲学的老师,用上海话同我们攀谈起来。

“你们真是稀客,我们还是第一次在这里接待上海的游客,太难得了。中国和爱尔兰两国需要多多交往。”上海老师显得有些激动。

我们问:“洋学生喜欢孔学吗?”“这里的洋学生对改革开放的中国充满期待和向往,所以,来学习中文的学生越来越多。”

老师们介绍道:孔子学院以学习中文和传授中国文化为主,颇受洋学生的喜爱,尤其对那方块字的千变万化,他们感到奇妙无穷,被深深地迷住了。难怪我们在学院的告示栏里能看到各式中文的通知告示,字体变化多端,色彩艳丽,特别醒目。在异国他乡能看到中文在这里推广使用,仿佛看到了一座中爱友谊之桥的美好远景。

在教室门口,一则用中文书写的“夏令营”的招生通知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原来,学院要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到中国来探访孔子的故乡,亲历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

透过窗户看到教室里悬挂着红灯笼和中国结,窗玻璃上粘贴着中国窗花纸,喜气洋洋。一位来自中国的教师正在用汉语字正腔圆慢语速地给洋学生上课。我们询问起“汉语托福”“汉语夏令营”等事,陪同的老师一一作答。看着学院里到处张贴着的书写着的汉字,我们仿佛回到了自己家一样。

临别时,我们真切地祝愿这些“孔学”的洋学生们,在中国的夏令营有意外的收获。 3vy+LPWDdTDBVCqs33Rgo3MtB4bLiVdBlFoSQ6HMBRj8T/bxg7pfYad3owe1Tck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