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佛陀的诞生和佛教的创立

佛教与佛陀的诞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没有佛陀,就没有佛教。

然而,佛在世的时候,人们(包括他的弟子在内)似乎并不太在意佛的生平事迹,他们比较多地注意佛的教导,将佛的一言一语铭刻在心。所谓佛教经藏,就是佛无数次讲道的记录。那时候传道授业,皆不立文字,口口相传。弟子们将佛陀的教诲牢记在心,付之于行。弟子之中,阿难最为聪慧,在佛灭度后的第一次大结集会议上,阿难凭借记忆,将佛陀有生之年的教导背诵出来,整理为文字,成为《经藏》。优婆离背诵僧侣应该遵守的戒律,撰写成文,是为《律藏》。经与会长老的审订,《经藏》和《律藏》成为佛教的经典。

伴随着佛教的日益普及和声望的提高,佛陀的生平事迹逐渐受到后人的重视,因为佛陀的生活经历已经成为他的学说背景的一部分,于是便出现了《佛本生经》的故事。对《佛本生经》的宣传,等同于对佛教教义的宣传。

《佛本生经》的出现,使得佛陀的诞生和佛教的创立蒙上许多神秘的色彩。

按照佛教的原始教义,所谓佛,就是觉悟者。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佛是天上的人,人是地上的佛。只要你的思想觉悟达到一定的程度,你就可以成佛。有人将成佛的标准归纳为下面几句话: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静,不看就是自在。不争、不辩、不闻、不看就是佛。《佛经》也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便是杀生的坏人,只要放下屠刀,幡然改悟,亦能成佛。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佛教,那么佛教就是一种处世哲学。

然而,佛教毕竟是一种宗教,宗教则不可避免地被纳入神学的范畴。这就是《佛本生经》和一些佛教教义蒙上神秘色彩的原因。因为蒙上神秘色彩可以让人畏惧,使人盲从,失去理性,从而具有更大的权威性和号召性。

蓝毗尼园的佛陀诞生塑像

佛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十记载佛陀诞生:佛祖住在兜率天上,看见摩耶夫人在蓝毗尼园,手攀无忧树枝。于是乘六牙白象,托胎于摩耶夫人;于4月8日从摩耶夫人右肋出生;才出生时,便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环顾四方,作狮子吼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佛陀诞生的这段记述,毫无疑问是后人编造的。其中的神话传说,无非想说明这位名叫释迦牟尼的小孩,出生时就异于常人。他是从他母亲摩耶夫人右肋下出生的,刚出生时便能走路说话,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佛教的经典都作如是记载,也就容不得佛教徒们有丝毫的怀疑了。

关于佛陀的生平事迹虽然没有可靠的历史资料可循,但现存不同文本的佛经中也有一些记述,抛开神话、传说的部分,不难找到一些真实的历史,为学界所普遍接受。

佛陀出生在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u)的王家,父亲名叫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其降生时间据说是中国农历四月初八,出生后不久,其母逝世,由姨妈瞿昙弥抚养成人。16岁时他娶妻耶输陀罗,生了一个儿子罗睺罗。本来,他出身刹帝利,血统尊贵,经济宽裕,生活无忧无虑,为什么偏偏要选择出家呢?佛经解释说,是因为有一次他走出宫门,看到街上的人经历着生、老、病、死的痛苦,便想到通过出家,寻求解脱办法。这种解释是有一定道理的。自有人类以来,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人,这就是:人从哪里来?死后到哪里去?这个问题,历时数千年而不得解。可以说,人世间最大的学问,莫过于生死的学问。正是因为寻求对生死问题的解答,基于对死亡的无奈和恐惧,对永生的追求和向往,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宗教和文明。宗教是关于死亡的一种信仰,也是人类文化的起源。正如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说:如果人不死,如果人永生,即如果没有死亡,那也就没有宗教。

5000多年前的埃及人修建了金字塔,把它当作死的归宿,就是因为他们冀望永生。他们相信,人是有灵魂的,死后将人体制成木乃伊,保持人体的不腐败,总有一天灵魂会回归人体,使生命重生。古埃及人的信仰虽然尚未形成宗教,但是他们创建的金字塔和木乃伊确已属于早期的宗教文明范畴。

基督教或天主教,则把生命和世界都看成由上帝创造的。上帝最先创造了一个名叫亚当的男人和一个名叫夏娃的女人,由于他们在伊甸园里偷吃了禁果才繁衍出人类。因此,人从始祖起就犯了罪,这就是原罪。人一生下来就在罪孽中生活,只能通过祈祷请求上帝来帮助他从罪孽中解脱。人临终之日,上帝会来对他进行公正的最终审判。

产生于7世纪的伊斯兰教则认为:“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是安拉的启示。天使是安拉从光中创造的妙体,是启示的传达者。人死之时将有末日审判,届时,人将复生,或进天堂,或下地狱。

在印度出现佛教之前产生的婆罗门教,规定大梵天神婆罗摩为最高神祇,是一切事物的创造者,是创造之神。不同种姓的人是从大梵天神的不同部位出生的。吠陀经中的《原人歌》( Purusha Sukta )十二颂说:“他——大梵——的头是婆罗门,他的两臂作成王族,他的腿部变成吠舍,从他的脚上生出首陀罗来。” 出生时的不平等,决定了今后一生一世的不平等,并影响到他的后世子孙。造成这种不平等的原因则在于个人的业,人生的不同遭遇是由前世的业造成的。今世的业决定你来世投生的结果,做好事可以投生于上层社会,做坏事则投生于社会下层,甚至沦为畜生。

由此可见,对于生死问题的困惑和思考,是宗教产生的一个根源。释迦牟尼放着舒适安逸的日子不过,选择出家苦行,正是出于他的宗教意愿,出自他对生、老、病、死等问题的探讨。他不但希望自己能摆脱生、老、病、死,也希望能帮助众人从生、老、病、死中解脱出来。他尝试通过苦行修炼,经历各种磨折,来大彻大悟。然而这个办法并未见效。后来他放弃禁食,最终在菩提树下冥想得悟,创立了佛教。经这样解释,自然就不难理解贵为王子的释迦牟尼为什么会选择出家了。正如恩格斯所说:“宗教是由身感宗教需要并了解群众宗教需要的人们所建的。”

季羡林先生对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原因还有更深一层的解释,他从民族和阶级矛盾的角度分析说,释迦牟尼降生的释迦族,不像是外来的雅利安人,而像是原来的居民。释迦牟尼虽然贵为王子,但他也感受到原住居民被雅利安人压迫的痛苦。“他感到日子也不那么好过,人间也不那么值得留念。于是悲观了,出家了。这痛苦是从哪儿来的呢?他了解群众的宗教需要根源又在哪里呢?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民族压迫。”

季羡林先生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来分析释迦牟尼创建佛教的原因,自然比我们更胜一筹。

不管怎么说,释迦牟尼决定出家了。《增一阿含经》中佛陀对弟子说:“尔时,诸比丘众,吾尚孩提,黑发覆额,当生命之初阶,年华正茂。父母啼泣,泪流满颊,我竟辞家,不顾而去,剃除须发,身着缁衣,从此遂为出家之人。”

起先,释迦牟尼投师沙门。沙门是跟婆罗门不同的另一类修行者,他们的思想跟婆罗门教对立,照季羡林先生的说法,沙门亦属于原住居民,受到雅利安人的迫害。释迦牟尼拜的第一位沙门师父是阿罗陀,他照阿罗陀的要求过了一段时期的梵行生活。阿罗陀主张通过禅定达到静虑状态,进而在意识上体会到一切空无所有。不久,释迦牟尼达到了师父的要求,使师父大为叹服,并被建议与之合作领导沙门团体。但释迦牟尼并不满足于这种学说,辞别阿罗陀,另投师门。

释迦牟尼的第二位沙门师父叫郁陀兰子,郁陀兰子教他在思想意识转生方面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非想非非想处天。释迦牟尼依然不满足,于是把主要精力转向苦行修炼。

《杂阿含经》描述释迦牟尼苦修的情景说:“荒林丛莽之间,陵峦辟远,岂适于居处?寂寞难堪,孤身可畏。仿佛树妖林怪,窃去比丘心识,使之不得入定。”他决心驱逐围困他的恐怖心理,“开始努力,排除障碍,专心镇定,不起纷扰,平息身心,不使激荡,集中思绪,注于一点”。他的心念逐渐脱离一切执着烦恼,历经“禅那”四阶段,达到无所谓乐与不乐的绝对清静境界。

释迦牟尼苦行六年,结果营养不良,身体孱弱,他独自思忖:“如是等妙法,悉由饮食生。”吃不饱肚子,是想不出妙法来的。于是他决定进食。他吃了牧羊女献给他的奶酪后,精力倍增。“食已诸根悦,堪受于菩提。”他来到菩提伽耶这个地方,在一株巨大的菩提树下打坐冥思,发出誓言:若不成佛,决不站起。他集中精力,冥想,不知经历了多长时间,终于开悟。他打开天眼,看到世间的生死轮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切因缘而生。他在对人间苦难原因的追索中提出了“十二因缘说”,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整个生命现象就是这十二环节所构成的流传过程。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外,释迦牟尼还提出了诸行无常、诸行皆苦、诸法无我三相,苦、集、灭、道四谛,色、受、想、行、识五蕴,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和轮回业报说。自此,一整套的佛教理论体系正式确立。释迦牟尼作为佛教理论体系的创建者,他成了佛;这套佛经理论体系就是法;释迦牟尼开始在鹿野苑传道,收了五个徒弟,这就是僧。佛、法、僧三宝俱备,从此有了佛教。

上面我们介绍的佛陀诞生和佛教创立的过程,是抛弃了佛经宣传里的许多神秘主义的因素,还原其人本主义的本质,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归纳总结出来的,是大体可信的,并有古贤和今人的实地考察所证实。

关于佛陀的诞生地蓝毗尼园,现今在尼泊尔境内,距加德满都200多千米,离印度20多千米。401年前后东晋僧人法显曾经来到这里,目睹了这里的情况:“城中都无王民,甚如坵荒,只有众僧民户数十家而已。” 法显参观了许多与佛陀生前传说相关的遗址,包括白净王(净饭王)故宫,佛陀当太子时出城东门见到病人苦状的地方,佛得道后还见父王处,佛在树下布道的那棵拘律树。“城东五十里有王园,园名论民。夫人入池洗浴,出池北岸二十步,举手攀树枝,东向生太子。太子堕地行七步,二龙王浴太子身,浴处遂作井。及上洗浴池,今众僧常取饮之。”不过,法显去到那里的时候,距佛陀诞生已有近千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迦维罗卫国(迦毗罗卫国)大空荒,人民希疏。道路怖畏白象、狮子,不可妄行。”

蓝毗尼园的拘律树

唐朝著名僧人玄奘也于7世纪曾来过这里,他在《大唐西域记》卷六说:

城东南窣堵波,有彼如来遗身舍利,前建石柱,高三十余尺,上刻狮子之像,傍记寂灭之事,无忧王所建焉……次北有窣堵波,有彼如来遗身舍利,前建石柱,高二十余尺,上刻狮子之像,傍记寂灭之事,无忧王之所建也。

照玄奘的记述,阿育王立的石柱有两处,一处高三十余尺,一处高二十余尺,且石柱上端有石刻狮子像。现今考古发掘出来的阿育王石柱只有一根,上端的狮子像也不知所终。

2017年笔者到尼泊尔旅行,有机会亲履蓝毗尼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高柱上立着一个男孩雕塑,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七步之遥,是摩耶夫人的塑像。她高举右臂,据说佛陀就是从她肋下生出来的。雕塑群的立柱上镌刻着韩文,下端用英文标明系韩国108个寺庙的僧侣出资修建。

进入蓝毗尼园,各种风格的新建寺庙鳞次栉比,分别由德国、法国、日本、缅甸、越南、韩国、中国、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国修建。有的正在修建,有的已经完工。这是一项国际合作计划,彰显了国际社会对释迦牟尼创建佛教文化的充分肯定。释迦牟尼佛是一位活生生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人,然而他秉持的“众生平等”观念,使他变得不普通。佛教提倡众生平等是对婆罗门教森严等级制度的挑战。西方人主张人权、平等是文艺复兴时期之后的事,比佛陀提出“众生平等”的口号晚了两千多年。这使我们不得不感叹佛陀是一位超越时代的思想家,他有许多思想至今仍像金子一样闪光。

阿育王石柱 CYwK0VzLkh6y+D3IUAz8rxPmRaVbGi19F5kU2spUrXC5KPkJGYzj3ooW6o2dMw/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