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佛教产生前的印度社会及宗教信仰

印度是一个文明古国。根据考古资料,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早期印度文明,佛陀的诞生距离早期印度文明的出现大约晚了2500年。在这2500年间印度社会及宗教信仰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达罗毗荼人

根据考古资料可判断,印度的原住民族是达罗毗荼人,属于泰米尔人的近亲,或者干脆就是泰米尔人或南印度其他民族的先民。公元前1600年左右,雅利安人从中亚进入印度,征服了原住民族。“印度原有的土著居民有的被迫南迁,或者向北方和东方撤退,有的还留在原住的地方,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忍受着外来侵略者的奴役和压迫。当时印度正处在奴隶社会,这些人就是奴隶或者接近奴隶的人。” 印度的原住民族就这样成为印度种姓制度的最末一等首陀罗。

然而,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看,雅利安人显然低于达罗毗荼人。当达罗毗荼人已经进入农耕文明的时候,雅利安人还是野蛮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接受了被征服人民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和城市里定居下来,在牧场里饲养牲畜,学会治理河流,从事灌溉和农耕。在宗教信仰方面,他们带来了婆罗门教和吠陀经典。

达罗毗荼人用公牛拉车的模型

这些雅利安人讲一种初期形式的梵语,按照今天还能读得懂的现存印度最古老的经典吠陀(veda)而称之为吠陀语(vedic)。雅利安人最早的吠陀原文也许是在征服印度之后的两三个世纪编集而成的。

四部吠陀是婆罗门教的经典。婆罗门教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它的出现早于佛教900—1000年。它没有创教人。它崇拜的最高神祇是大梵天神婆罗摩(Brahma),它的经典教义据说是从大梵天神获得的。

公元前2000—前1200年被称为吠陀时代,因为这段时期雅利安人所创造的全部古代文化,都被纳入四部吠陀之中。这四部吠陀是:

《梨俱吠陀》( Rig Veda )意即“赞颂明论”,赞颂神祇的诗,共1017颂。这是最古老的一部吠陀经。

《耶柔吠陀》( Yaiur Veda )意即“祭祀明论”,是婆罗门教的祭祀手册,按颂经的曲调编成,大部分取自《梨俱吠陀》,但不是诗,是散文体。

《沙摩吠陀》( Sama Veda )意即“歌咏明论”,全是散文体,共1549篇,除78篇新作外,其余各篇皆来自《梨俱吠陀》。用于对大梵天神的祭典或洒水仪式,也用于献给火神等神祇。

《阿闼婆吠陀》( Athara Veda )意即“禳灾明论”,是禳灾仪式上诵读的经咒。出现的时间较晚,大约是婆罗门时代的末期。其中六分之一是散文。有的段落来自《梨俱吠陀》。

吠陀时代的印度人学习吠陀经,主要靠口头传诵,因为当时还没有文字。吠陀经内容广泛,是当时古印度人所掌握的全部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印度古典正统派哲学有六大派别:

尼雅耶派,意为“正理”,是因明学所阐述的伦理学之祖。

吠世史迦派,意为“特殊”,古译“胜”。详论宇宙之构造,万有之差别。

僧怯派,其意为“数”,穷定数理,精细入微。数论哲学之祖。

瑜伽派,意为“约法”,古译“相应”。详述修身养性的方法,克制淫欲邪念。

弥漫差派,意为“训诂”,详考吠陀经典和各种事物,加以解释。

吠檀多派,意为“吠陀之完成”,阐发真义与哲理。

除上述六种正统派哲学外,还有反正统派哲学,叫作“顺世派”,属唯物主义范畴,主张享乐主义,放纵恣肆。

古代印度的科学称为“五明”:

声明:明语言、文字等。

工巧明:明一切工、艺、技、术、算、历等。

医药明:明医学、制药等。

因明:明考订正邪,诠考真伪之理法等。

内明:明自家之宗旨。

上面介绍的包括吠陀经、古典哲学和五明科学在内光辉灿烂的古代印度文化,不管它是否如古印度人所说是神示的,还是事实上是由古印度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积累的,都不能排斥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没有宗教的产生和宗教的需要,就没有吠陀经,就没有印度古典哲学,就没有五明科学。也就是说,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古代印度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印度文化源于宗教,印度文化的本质是宗教文化。这跟中国的史官文化传统是截然不同的。

耆那教教徒

继婆罗门教以后,印度人伐弹摩那大雄创立了耆那教。耆那教是以婆罗门教的反对者的面目出现的。伐弹摩那大雄简称“大雄”,出身刹帝利,却主张众生平等。他是公元前6世纪的人,30岁前过着平常的家居生活,后来出家,成为一名苦行僧,42岁悟道,创耆那教。“耆那”的意思是“战胜情欲之人”。其基本教义是相信业报轮回,追求灵魂解脱,主张非暴力解决问题,奉行苦行主义。耆那教反对婆罗门教吠陀经典的无上权威,提倡五戒(戒杀生、戒欺诳、戒偷窃、戒奸淫、戒私产),提出三条解脱的途径,称为“三宝”。1世纪以后,由于对教祖遗训的解释不同,耆那教又分为“白衣派”和“天衣派”两大派别。白衣派身着白衣,在执行戒律方面比较灵活。比如说,虽主张不蓄私产,但允许保留14种个人生活必需品,承认教徒也和常人一样需要吃饭穿衣。天衣派则赤身裸体,一丝不挂,彻底抛弃一切东西,连衣服都不要。他们恪守五戒,“自找苦吃”,通过苦行来获得解脱。

除婆罗门教和耆那教教徒外,还有一种称为沙门的人,他们也是以自我修行为生存目标的出家人。

沙门是什么样的人呢?《梨俱吠陀》中,描绘了一种叫“牟尼”的人,他们蓄长发,着脏衣,外衣是褐色的,飞行空中,渴饮毒汁。显然,对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来说,这样的人是十分陌生的,他们同婆罗门是完全不一样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是本土居民的宗教代表,也就是行苦行的沙门。

沙门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跟婆罗门不同,他们不信吠陀经里宣扬的神,其宗教信仰的核心是生命轮回和业报说,相信生命是轮回循环的,今生行为的好坏,决定来生的好坏。但是他们又厌恶生,不愿转世,希望跳出轮回。他们认为,苦行是跳出生命轮回达到永生的一种手段。沙门的思想和婆罗门的思想是对立的。

可以说,在佛教诞生之前,印度社会的宗教信仰就已经是五花八门、十分活跃了。佛教的出现,不仅是应时而生,也是在印度各种宗教信仰基础上的一次宗教革命和创新。 94719c0eFEyBQQ4sXJNli2Ca/453ahnkoBTNRp17HB6J6QY96+SLB77g4JwRtFw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