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八百媳妇国时期(13世纪—1773年)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清迈都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中国元明时期的文献称其为八百媳妇国。《新元史》卷一九四解释这个名称的来源说:“八百媳妇者,其长有妻八百,各领一寨,故名。”清迈国王是否真有800个妻子,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上面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断,13世纪的清迈王国是由800个大小不同的城市和村寨组成的,其首领皆由妇女担任,反映出当时泰北地区保留着母系社会的遗风。

孟莱王纪念碑

1296年孟莱王建都清迈之前,这个国家的首都在清盛,与元朝西双版纳只有一河之隔,是一个发轫于11世纪的地方政权。从民族学上说,他们都属于小泰族(Tai Noi),关系密切,互通婚姻。孟莱王的母亲喃苔坎开原是西双版纳景昽金殿国的公主,孟莱王本人也娶了一位景昽金殿国的公主作为王妃。1298年元朝曾出兵征伐八百媳妇国,但未能到达。途中经过西双版纳时征服了景昽金殿国,置车里军民总管府,正式把西双版纳置于元朝统治之下。这一年,孟莱王消灭了女王国,接着又筑清迈作为新都,国势日强,这促使元朝改变策略,变武力征讨为外交接触,遣使招徕,置八百大甸军民宣慰司,从此清迈政权臣服于元朝。

孟莱王统治时期,八百媳妇国一度十分强盛。其疆域东与老挝接壤,南与素可泰王朝交界,西与缅甸毗邻,北与元朝的西双版纳隔河相望。这段时期,佛教在泰北广泛传播,从上层统治者至下层普通老百姓皆崇信佛教。《新元史·八百媳妇传》云:“每村立一寺,每寺建塔,约以万计。”寺庙是村里的政治文化中心,寺庙的住持长老和村官组成村中最具权威的僧俗管理机构。寺庙亦是村里唯一的学校,村里的儿童都到这里读书,识文断字的僧侣充当教师。僧侣的日常生活由村民供养。寺庙是全村最好的建筑,是僧侣修行和居住的地方。每座寺庙都要建一座或几座塔。塔不仅用于纪念佛祖,亦是僧侣圆寂后的归宿。所以,从总体上看,塔比寺多。直至今日,清迈地区仍保留着成千上万的寺塔。这样大规模地兴建土木工程无疑要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没有繁荣的社会经济是无法实现的。

清迈现存许多有名的佛寺佛塔,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址。例如,1481年修建的斋滴隆舍利塔,高98米,虽然在1545年发生的地震中遭到破坏,只剩下42米高的塔基和首层,但剩下的遗迹,依然蔚为壮观。

1317年孟莱王去世,其子浑乞滥继位。他主张与元朝要建立友好关系,接待过元朝使节,并派其子昭三听访问元大都。

清迈斋滴隆舍利塔

1327年浑乞滥去世,由昭三听继位。次年,昭三听把首都由清迈迁到清线。八百媳妇国后来称兰纳泰,与中国的元朝、明朝一直维持着友好往来。明朝四夷馆设八百媳妇馆,培养兰纳泰文的翻译,负责接待来自八百媳妇国的使节。

1477年,以清迈为中心的兰纳泰国王底罗迦从各地请来100多位高僧,举行三藏结集会议。会议历时一年多,这是泰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三藏结集,推动了民众对小乘佛教普遍的信仰。在结集期间,高僧们为三藏经典作注释,如智称论师注释的七部《阿毗达摩论》,就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的高僧还撰写了自己的著作,最有名的如妙吉祥论师著《吉祥灯论》《本生灯论》《世界灯论》,宝慧禅师著《最胜时鬘论》等。

伴随着佛教信仰在泰北地区的日益普及,佛教理念深入人心,甚至影响到泰民族形成慈悲善良的民族性格。人民皆“好佛恶杀”,“有敌人侵之,不得已与战,举兵得所仇而罢,名慈悲国。嘉靖间(1522—1566)为缅所兼,刀氏(泰族头人称为刀)避于景线(清线),一名小八百”。

清迈被彪悍的缅甸人统治了很长时间,直到1767年泰国吞武里皇郑信驱缅复国后,亲率大军,在清迈城下与缅军两次鏖战,才将清迈收复。据《清史档案》记载,第一次战斗是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郑昭即丕雅新之禀,内称去年(1770)四月,奉命截拿花肚(缅人)逆匪,冬间起兵攻打花肚番所踞之青霾(清迈)城,连破其所镇之地,直临城下,因乏粮食硝药以致回兵”。 第二次战斗是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吞武里皇亲征获胜,清迈正式划归泰国版图。 lVmflgVlx9s/uazsEopK8Jst/IjDShi4eK28OBfRw3qrO5Aowp80vhMHARiLyZN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