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与尤霞老师相识于2016年。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参与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发起并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共生体之后,我作为研究团队的学科指导老师,她作为临淄区区域推进“新基础教育”的负责人之一,我们有了非常多的共事与交流机会。她对事业的执着、对专业问题的见识、对合作伙伴的尊重、对具体事务的细致,都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研究刚刚起步时,尤老师虽然是化学教研员,但她克服困难,几乎全程参与了其他学科的教研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磨合,我能够感觉到,她不仅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教研经验,而且非常善于合理地平衡我与实验学校及一线教师的关系。在我与授课教师面对面研讨时,她会追问,会提示,以便我能够给出更多更具体的信息,做出更细致的反馈,推动老师们更深入地思考;在教研活动结束后的闲暇时间里,她又会针对刚刚结束的教研活动中的一些细节,表达她的困惑与思考,推动我对与中小学老师的交流、交往方式做更清醒的反思。

就这样,在临淄区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四年历程里,我和尤霞老师成了很好的合作伙伴。在每次去临淄开展学科专题研讨活动过程中,我能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她对“新基础教育”理念学习领悟的用心和深刻,对“新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执着和坚守。她用她独特的智慧和行动,获得了从“新基础教育”的“零起点”认识到熟练运用的快速成长,成了临淄区公认的“新基础教育”研究领头人之一,并于2020年10月被临淄区教体局任命为该区“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尤霞老师是一位典型的研究型教师。这些年来,她独立主持了近10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内容涵盖化学教学实践、区域学科教研、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等多个领域,研究成果几乎年年在淄博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奖。20多次执教省市区(化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公开课,在省市区各级各类研讨会、展评会、培训会和报告会上进行专题报告、主题发言和学术讲座300余次,研发的化学实验教具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省、国家级论文近20篇。

尤霞老师曾是一位高中化学教师。她在化学教学方面术有专攻,在注重化学本体知识内容教学的同时,还关注学科育人价值的提升,教学成果显著。后来,她成长为区域化学教研员,利用14年的时间,成功带领她的学科团队探索建立了区域学科教研范式,铸就了区域学科教研品牌。再后来,她从科研科长做到了教研室副主任,角色转换带来的责任使命的转换,让她拥有了更主动的学习动力、更多元的专业素养。她在从事化学学科教学研究的同时,有机会直接参与某些区域层面的教研决策,更承担着很多政策、文件、制度、报告等文本、文体的研制和写作任务。于很多人而言的格式化文本,对于她来说,则往往具有重要的开发和研究价值。我认为,这一是与她的性格有关。她执着坚韧,忠诚热爱自己所认定的教育事业,不管身居怎样的处境,她总是心无旁骛地扑在自己的工作上,用真诚和坚定书写了属于她自己的独特生命风景。二是与她的经历有关。从一名普通的高中一线化学教师,成长为一名学校中层领导,后来成为区域教学研究及教学管理干部。一路走来,她既有一线的教育教学经验,又有德育、教学及科研等领域的宏观综合视野,特别是具有整个基础教育全学段的整体建构思想。这虽为她接触并研究撰写各类教育应用文提供了锻炼机会,但要记录整理成写作原理与案例体系,确实需要付出超常的智慧和心血。尤霞老师利用5年的时间,做到了!三是与她的爱钻研有关。她长年从事化学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尤其是多年参与主持临淄区整体加入全国新教育实验、“新基础教育”试验等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在这些过程中,唯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思考和研究实践,才能站在区域整体发展的高度,发掘教育应用文体开发归类的价值意义,并且以研究的姿态来写作、反思、总结理论和经验。这样穿梭于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教研员,才是真正的反思性实践者。

一次偶然的机会,尤霞老师跟我说,人过五十,尽管27年来自己已为临淄教育尽心尽力,但总觉得到了这个时候,有必要思考一下该留下点什么。所以,很想把自己长期从事的基础教育研究及化学教学实践工作做个小结,提取一点经验,以便为忙碌的工作增添些许值得回忆的足迹。为此,她把自己从事教育应用文写作与化学教学实践反思生成的理论、经验结集出版,邀我作序。通过阅读尤霞老师精心撰写的教育应用文写作和化学教学实践案例文稿,我深深为之震撼。30多万字的积累与编辑,倾注着一位教研工作者对教育的拳拳之心及对教育应用文写作和化学教学实践独特的理解和创造。尤霞老师根据她长期的学习、实践和经验体会,把基础教育领域(化学教学实践)涉猎的应用文类型分成了5大类48种,并对每一文种按照文体特点、结构、写作方法等要素进行了逐项讲解。相信对教育应用文如此系统缜密的归类与写作原理解读,一定可以给广大一线教师及教育管理者提供写作参照,通过日积月累地学习、思考及研究,提升自身应用文写作能力,从而不断丰富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育实践探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我非名人,不擅作序,且在教育应用文写作方面不啻为白丁一枚,对化学教学实践领域也只是略懂一二,但基于多年来合作凝成的友谊,兼之对尤霞老师为人为学的认同,草成此序,聊表敬意。

孙元涛
2020年10月

孙元涛,教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研究。 2/s5hE1MjfBUeebddB/5YPQmQaCL7YApg7B1Kxj3c/Fs2hpiOcuM8a8LyJHxklF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