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首都体育学院与奥林匹克运动

首都体育学院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体育学校,1960年改建为北京体育师范学院,2000年更为现名。作为市属唯一一所高等体育院校,首都体育学院承担着光荣的时代使命和行业责任。学校充分发挥“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研究推广的国家队”“体育强国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主力军”“体育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作用,把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盘”,全力拉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努力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正在创建符合自身定位、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体育大学。

首都体育学院着力打造奥林匹克教育“金色名片”,持续推动北京市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首都体育学院拥有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和教育执行团队,致力于在中国的中小学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2008年首都体育学院被北京奥组委授予“奥林匹克教育突出贡献奖”。首都体育学院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被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赞誉为“北京奥运会还没有开幕,北京就赢得了奥林匹克教育的第一块金牌”。学校奥林匹克教育团队始终活跃在北京大中小学和社区,致力于奥林匹克精神传播,探索奥林匹克教育北京模式。2017年起,改扩建全球首个奥林匹克教育博物馆和2008年北京奥运图书馆复原室,建成全国首个装配式气膜滑冰馆,推进冬奥驿站建设,打造一体化的奥林匹克教育和冰雪运动普及推广基地。2018年,北京市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落户学校,学校积极承担奥林匹克教育普及责任,开设奥林匹克教育系列课程,研发教材和读本30余册,面向北京市16个区中小学,开展师资培训千余场,推进北京200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和100所冰雪示范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宣讲、冬奥知识竞赛、冰雪嘉年华及冬令营近千次,受众近11万人。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形成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主的全国性奥林匹克教育和冰雪进校园培训中心、研究中心和服务中心。

2018年9月,北京市政府正式向中国奥委会提出申请,依托首都体育学院建设“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2020年2月,国际奥委会同意“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的命名,并正式将“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列入国际奥林匹克研究机构名录。“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是世界上第三所由国家政府决定成立的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已被列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重点遗产计划项目。首都体育学院主动担当北京双奥遗产继承特有重任,以积极筹建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为契机,明确提出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发展的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目标,在北京市延庆区规划建设新校区,为持续传承奥运遗产和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首都体育学院培育有高水平奥运科技攻关服务团队,长期扎根竞技体育一线,研发运动训练及康复关键技术,为30余个国家队项目实施科学化训练与竞赛保障。先后助力国家队获得世锦赛和奥运冠军60项、亚军27项,东京奥运周期,已累计服务保障运动员近40000人次,有5个团队的50多名师生常驻国家队开展田径、射击、自由式滑雪、钢架雪车等15个运动项目的科技攻关服务。

首都体育学院与国际奥委会、国际雪联、萨马兰奇基金会等国际体育组织和奥林匹克教育研究机构建立联系,积极开展国际层面交流合作。首都体育学院发挥学校作为北京冬奥组委培训基地的平台优势,全面承接冬奥专业志愿者、各项目技术官员等冬奥会所需各类人才的培训工作。与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OBS)合作,联合开展北京2022年冬奥会转播培训、实训平台建设。获国际奥林匹克教育最高荣誉维凯拉斯奖的裴东光教授,领衔编写的《奥林匹克读本》已纳入北京冬奥组委通用培训教材。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冬奥遗产战略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冰雪运动推广普及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及示范》项目,与北控集团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场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建立体育科研与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助力“科技冬奥计划”实施。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将持续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辉映,积极承接奥林匹克教育推广、项目培训、人才培养等重要任务,全面开展科技助力冬奥和科技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工作、积极谋划建设国际奥林匹克驿站、启动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区建设等,在促进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推广,进一步激发奥林匹克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为奥林匹克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奠定坚实基础,为国际奥林匹克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q2bcO+kOTBc0qIcvupPQgJHWuMZbtB/G9wNBxi/xgFSFRetIUO+Cz8hD7nYZmT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