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保持一个平和、信任的心态,它也会无形地传递给孩子,孩子不仅会认真地对待考试,还不会因为紧张而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失误。
一般临近孩子的期中考试或者期末考试,很多家长都感到特别的紧张和焦虑。孩子能考得怎么样呢?如果考不好怎么办?
由于孩子面临复习,每一天都要做大量的习题,因而情绪上有些烦躁,再加上家长的焦虑情绪无形之中又传递给了孩子,以至于孩子越是面临考试越是浮躁,亲子关系也有些紧张。
我曾经也有过这种心态,每次孩子考试前,我都会很焦虑,但是现在已经从心里彻底放下了,真正地做到了心态平和。并不是我不重视学习,而是我逐渐意识到了孩子轻松愉悦才能发挥得更好,孩子的学习兴趣更重要,健康快乐更重要,学习习惯更重要,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过渡更重要!
例如:一个班级有 60 名同学,其中有 59 名同学考了 100 分,仅有一名同学考了 99 分,那么这个孩子在班里是不是倒数第一?虽然是倒数第一,但是 99 分能叫差吗?和前 59 名同学相比又有多大的差别呢?
说真的,做父母的没有不希望孩子学习好的,也没有不希望孩子考个好成绩的,但是这也要根据孩子的自身能力和实际情况而定。为了能让更多的家长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考试,为了能让更多的孩子自信满满地迎接每一场考试,考试前我们家长该怎么做呢?
第一,家长要用平和心态代替焦虑,对孩子多一些尊重和鼓励。
家长切忌在孩子面前表现过于紧张和焦虑。不要一天到晚口中离不开“考试”这两个字。为什么有的孩子平时学习成绩很好,每当考试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呢?为什么有的孩子期中、期末考试会出现特别大的反差?为什么还有的孩子一提起考试就会表现得极其紧张?
其实这些问题,很多时候都与家长对待考试的态度和情绪有关,我们应该先进行自我反思……
“赶紧去做作业,快考试了!好好复习,快考试了!你看你,还不努力!马上就要考试了!……”也许我们家长对这些话很熟悉,每一天都曾无数次地重复,可想而知,孩子能不紧张吗?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不要把目光总盯在分数和名次上。养成独立自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比一两次的高分重要。让孩子把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对于以后的学习生涯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他们有了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一定要积极认可。当学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给爸爸妈妈学的时候,一切就变得简单和主动了。
对于儿子,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我没有注重过程,只是考完试之后问一下结果而已。但是目前让我自己觉得还满意的地方就是:从来没有因为考试成绩训斥过他。他的学习虽然不是名列前茅的那种,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最重要的是非常省心和自律。
以前偶尔遇到他没有考好的时候,我心里多多少少也会有一种失落感。但是,我还是会跟他说:“没事孩子,一次考试代表不了什么,继续加油!”
也许正因为如此,他对考试从来不紧张。直到现在,考试对于他来说和平时没有太大的区别,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妈妈,我每次考试都很轻松。反正你们也不会打我骂我。我许多同学,考试之前都很紧张,担心考不好,回家挨骂!”
每次考完试,他也不是特别期待分数出来,也不会过于焦虑,反正考完了,想也没意思,还不如该干什么干什么呢。我想如果一直保持这样的心态,等以后高考的时候不管成绩如何,肯定不会出现紧张怯场的情况,最起码心里是轻松愉悦的!
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最初的时候我对待考试的心态还是有些紧张的。后来,经过不断的成长和改变,每次儿子考试前和考试后我都非常平静,没有任何情绪的波动,而是更加关注他的心理变化以及每一天的良好沟通。
我的这种“不在乎”并没有让他消极,相反的是,他在学习上越来越主动,从来不需要我督促,我知道他有自己的计划和梦想,这就是尊重、信任和鼓励带来的效果。
第二,我们与其在那里焦虑,还不如适当地帮助一下孩子。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家长在学习上过度地帮助和不放手,也许就是负担,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与其把紧张烦躁的情绪传递给孩子,还不如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和心态,也许这就是给他们最大的帮助!
有一次我在外面吃饭,听到一位妈妈在与别人聊天。她的儿子今年上高三,她把孩子的手机没收了。每一天晚上都在孩子的房间坐着,陪孩子一起写作业。什么时候孩子写完了,她再休息。她还说她的孩子自控力比较差,必须看着!与其说陪,还不如说是监视。她自己还说最近熬夜太厉害,感觉身体有点儿透支了。
大家想一想,这个孩子每天是什么样的心情?如果一个人每天在别人的监视下学习和工作,那他会更努力去学习、工作还是厌恶呢?为什么有的孩子上了大学之后,会特别放任和堕落,甚至放弃学习,是不是与这些因素有关呢?
我当时听了这位妈妈的话,真是替她捏了一把汗,想试着与她沟通一下,但是感觉非常困难!
她说:“我的孩子你不了解,必须这样做,稍微一松成绩就完了。而且他是男孩子,如果考不上一所好的大学,那么以后怎么养家糊口呢?”
由于我和她也不熟悉,而且也没有能力去改变任何人,除非她自己愿意改变,看到这位妈妈的态度如此坚决,也没有再与她继续探讨这个话题。但是如果她继续这样下去的话,就一定能保证孩子可以考一所好的大学吗?
这再一次证明了我们家长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家长方式方法的重要性,但同时证明了这也是一门很难修的科目!
我们家的做法与这位妈妈的恰恰相反。每次临近考试,孩子们的作业量会增大。因此,我和先生一致认为应该让孩子好好放松,有一个好心情,才更有利于学习。
有一次临近寒假前的期末考试,由于天气转冷,我们建议儿子暂停骑自行车,每天爸爸去接他。然后他们会聊上一路,爸爸会跟儿子聊许多自己以前的事情,包括自己犯的错误,希望通过自己的案例能给儿子带去一些启发。儿子呢,也会跟爸爸说许多学校的事情,这样不知不觉就到家了。
儿子回到家之后,我们尽量抛开学习的话题,去聊一些开心愉快、轻松有趣的事情。聊聊儿子之前夏令营当中的一些趣事,聊聊一些笑话,所以整个过程非常放松和开心。
有时候,孩子们会哈哈大笑,其实开心大笑也有利于放松。吃过晚饭,儿子就进房间写作业。他为了赶作业,经常中间都不休息。其实长时间坐着不动也会影响效率,但是叫几次他也不愿出来。
后来,爸爸想了一个办法。儿子喜欢榨果汁,因此,爸爸洗好水果后叫儿子出来榨果汁,说我们想喝他榨的果汁。这样的话,他就高高兴兴地出来了。切好水果然后再榨汁,怎么着也能休息一会儿。榨好后,我们再聊会天,既开心也达到了休息的目的。
后来,爸爸还专门给儿子买了一个为了榨果汁切水果的专用工具,好更有利于他的“工作”。这一点必须给爸爸点赞!
至于女儿,她上三年级之前,每次考试前一段时间,我都会陪她一起制定一个复习计划。对于二三年级的孩子,数学复习的时候老师本身就会让做练习题,家庭作业也是做题。因此我们就没有必要再给额外附加太多的题量。如果孩子不能认真集中精力去做,即使做再多的题也没有什么效果,与其这样还不如引导和鼓励孩子养成做题认真专注的习惯呢。让孩子明白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同时要帮助孩子搞清楚每一个错题背后的原因。
语文就是提醒她默默生字、背背课文,每一天也很少,基本上就是两课左右。把错题本上的生字再巩固一下。作文和课外阅读题,只要孩子养成爱看书的习惯,这应该都不是问题,与平时的积累有关。
英语呢?我就提她背背平时需要背诵的句子,熟悉汉语意思。由于女儿本身每天晚上都有听着英语睡觉的习惯,因此她的听力基本上没问题。
不管是语文还是英语,都是每天一点点。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自己乐意才行。我每次也都是尊重她的意见,当然每次也都是她自己愿意的。由此可见沟通的技巧也很关键。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基本上都是她自己做复习计划了。
记得女儿上二年级的时候,在考试前发生了一个小故事。
女儿的一位同学中午邀请她和其他几位同学下午放学以后去游乐场玩,并且把门票也给了女儿。虽然面临考试,每天下午放学以后的时间都很紧张,但是我和她爸爸还是一致决定,必须去!作业可以晚写一会儿,有什么能比这个更重要呢?一是对同学的尊重,二是作为孩子从心里肯定非常想去。
于是放学后我们如约而至,到那里一看,除了那位同学以外,就女儿一个去的。其他同学的家长都不让去,估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快考试了,担心影响学习和做作业。
我当时在想,如果那天女儿也没有去,那位同学会是什么心情呢?而且整整一个游乐场,就这两个孩子。想想我们小时候,每天都在外面玩耍,再想想现在的孩子,确实需要我们家长多一些的理解了。
两个孩子迅速进入状态,玩得不亦乐乎。她们欢呼着、奔跑着,不时传来一阵阵大笑声,开心极了!虽然那天写作业晚了些,看似耽误了一些学习的时间。但孩子们的开心大笑,发自内心的幸福与快乐就是最大的收获。
尤其其他同学都没有来,只有她们两个,更加证明了爸爸妈妈对她们的信任和尊重以及无条件的爱。我相信她们会更加努力学习的!
另外,在每次考试前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会抽吃饭的时候轻松平静地跟兄妹俩说:“考试只是检验一下最近学的知识掌握得如何而已,考得好证明都掌握了,考得不好证明有的地方还需要巩固一下,找出不足,努力一下就可以了。其实知识掌握得也都差不多,就看看谁更仔细一些了。不管结果如何,只要认真尽力就好了。”
因此,他们对于考试真的没有紧张感。因为首先我们没有给他们施加压力,更没有规定分数,一句尽力就好,不但没有让他们消极焦虑,反而感觉他们更有动力和主动性!
我们和孩子换位思考一下,有哪个孩子不想考好呢?不想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认可呢?因此,我们家长的心态非常重要!我们要想办法让孩子有前进的动力,对考试没有恐惧和焦虑而是满满的自信和期待。如果我们保持一个平和、信任的心态,它也会无形地传递给孩子,孩子不仅会认真地对待考试,还不会因为紧张而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