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文献写作概况

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初就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1848年到1849年由于投身欧洲革命而中断。革命失败后,马克思于伦敦重新开始研究。伦敦是当时资本主义的中心,不列颠博物馆的图书馆为马克思提供了丰富的经济学文献。马克思阅读了大量经济学著作、报刊资料等,并做了大量笔记。1856年,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危机就要爆发,加快了研究步伐,政治经济学手稿也就是这一时期的成果,写于1857年7月至1858年3月,现统称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本篇简称《手稿》)。这部手稿在莫斯科以德文第一次发表时,编者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命名,故又简称《大纲》。

这部《手稿》不是为了发表而作的,带有明显草稿的性质,其章节的划分并不明确,中间穿插着许多涉及不同领域的思想。其内容丰富,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承上启下,是一部研究意义重大的手稿。在《巴师夏和凯里》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区分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马克思以巴师夏和凯里为代表,说明庸俗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阶级矛盾的调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及其内在对抗性。《导言》是马克思为正在计划写的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而写的,这篇手稿中详细地论述了其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的观点,指出生产的决定作用;阐述了政治经济学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作为理论出发点的具体,在研究结果中表现为许多规定的综合,而科学的抽象与具体的现实前提密不可分,从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过程是与现实历史过程相一致的;拟定了未来经济学著作的结构计划,《一般的抽象的规定》《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资产阶段在国家的形式上的概括》《生产的国际关系》《世界市场和危机》。“货币”章中,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主义的货币理论,驳斥了其通过银行改革等方法克服资本主义矛盾的观点,还提出了重要的商品生产中的劳动二重性论点,使他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区别开。“资本”章中,马克思阐明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机制,论述了资本的本质,揭示了工人和资本家、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劳动力商品”的概念,论述了剩余价值的两种形式,即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阐述了实践节约的规律在共产主义条件下的意义等。另外《手稿》还包括《七个笔记本的索引》以及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所做准备的写作部分。

《手稿》的发现和传播较马克思其他大部头的著作来说可以说晚近而波折,是马克思较晚面世的一部《手稿》。在恩格斯整理和出版马克思《资本论》未完成的手稿时,参考其所写序言以及书信,均未提及《手稿》。至1903年,卡尔·考茨基于《新时代》上发表了连带一篇片段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提出其中有很多新观点。至1923年,莫斯科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院长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组织者达纬德·梁赞诺夫在柏林的遗嘱中发现了这部《手稿》的存在,并推断其写于19世纪50年代中期。《大纲》没有被收入1928—1947年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一版,它的第一个德文重印版直至1953年于东柏林出版。在这之后,新一篇引起学者兴趣的是《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自1939年被译为俄文之后,又被译为日文,并出版了德文以及英文的摘要单行本,扩大了传播范围。《大纲》的全译本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日文本出现在1958—1965年,中文本(刘潇然译本)出现于1962—1978年间,俄文本则是1968—1969年才作为马恩全集第二版的补卷出版。20世纪60年代末期,《大纲》开始在西欧流传,首先是法国,然后是意大利、西班牙先后出版。英译本则是最早由戴维·麦克莱伦出版的节选本,完整译本则于1973年问世。20世纪70年代,《大纲》开始在东欧传播。20世纪80年代有了在中东传播的波斯文译本。 8snEEv/NsT+K/bH2gkVxk9o1+7tM11y8+MtrGgW/wf3qjUQCmvncGPvRYvucD2n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