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两个转变”研究范式

以《德法年鉴》为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标志节点的观点肇始于1914年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的参考书目中提出的“两个转变”说,列宁提出,“1842年,马克思在《莱茵报》(科隆)上发表了一些文章……从这些文章可以看出马克思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1844年在巴黎出版了马克思和阿尔诺德·卢格主编的《德法年鉴》,上述的转变在这里彻底完成” 。即马克思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两篇文章,“彻底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而列宁“两个转变”的依据主要有这样两点:马克思开始由宗教的批判转向对世俗社会的批判;看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于是由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如果是只转到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旧唯物主义和非科学社会主义的其他的社会主义,是不能算“彻底完成”转变的。

由于列宁的评价,该范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在苏联和中国的哲学史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苏联学者彼·费多谢耶夫等在《卡尔·马克思》一书中认同列宁“彻底完成两个转变”的论断,认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回答了应当由谁克服政治解放的局限性来实现人的解放,哪种社会力量能体现社会的进步。能够实现全人类解放的阶级,应当是一个同整个现代社会处于对立的阶级,应当是一个如果不解放全人类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的摧毁者和新的社会主义世界的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的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起点。从这个时候起,是马克思世界观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就是科学共产主义即革命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过程。 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的说明中认为:“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论文和书信表明了他最终地从唯心主义转到了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到了共产主义。”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编者也认同这一说法,在注释中指出:“《导言》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在马克思在这篇著作中第一次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指出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掌握革命理论同革命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张守民老师也认同“两个转变”范式,认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立足于“当代问题的中心”,研究当时德国现状和德国革命“往何处去”取得的初步成果,是标志着马克思由崇尚自由、民主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的重要著作。他认为马克思准确地抓住了当代问题的中心:“彻底的革命、普遍的人的解放”,创立了共产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并进而转变了自己的政治立场,由致力于革命民主主义、资产阶级解放转变为致力于共产主义、无产阶级解放。“正是由于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马克思在《导言》中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标志着马克思在创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的道路上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还有学者持相似的观点,认为“《〈黑格尔法析学批判〉导言》是标志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者、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唯物主义者、共产主义者的一个重要历史文献”。池超波根据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就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奴役制”,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共产主义。并引用列宁的观点——这时马克思“已作为一个革命家出现,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他诉诸群众,诉诸无产阶级”。由此得出马克思正是以此为起点,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在批判黑格尔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过程中制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而发现了剩余价值,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正确方向,为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2BnaBBcz7N1xSkkjSoRRxwEJk+g+IQZJg/RVApOZiUGhZG5yC9ey0xt+AJhI3nY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