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原文】

泄者 ,人之殃也;恭俭者,偋五兵也 。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故薄薄之地 ,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 ,凡在言也。巨涂则让,小涂则殆 ,虽欲不谨,若云不使。

快快而亡者 ,怒也;察察而残者,忮也 ;博而穷者,訾也 ;清之而俞浊者 ,口也;豢之而俞瘠者,交也;辩而不说者 ,争也;直立而不见知者,胜也;廉而不见贵者,刿也 ;勇而不见惮者,贪也;信而不见敬者,好剸行也。此小人之所务而君子之所不为也。

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君者也。行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然且为之,是忘其身也;室家立残,亲戚不免乎刑戮,然且为之,是忘其亲也;君上之所恶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为之,是忘其君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圣王之所不畜也。乳彘不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 ,不畏众强,恈恈然唯利饮食之见 ,是狗彘之勇也;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 然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

者,浮阳之鱼也 ,胠于沙而思水,则无逮矣 。挂于患而欲谨 ,则无益矣。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材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

【注释】

① 㤭:同“骄”,自高自大。泄:通“媟”(xiè),轻慢,不庄重。

② 偋:通“屏”,摒除,排除。五兵:五种兵器,古代所指不一,或指刀、剑、矛、戟、箭,或指矛、戟、钺、盾、弓箭,这里泛指兵器。

③ 布帛:棉布和丝织品,这里泛指衣服。

④ 薄薄:广阔的样子。

⑤ 危足:把脚踮起来。危:“使……高”。

⑥ 涂:通“途”。让:同“攘”,拥挤。殆:危险。

⑦ 快快:肆意,为所欲为。

⑧ 忮:嫉妒。

⑨ 訾:诋毁。

⑩ 俞:通“愈”。

说:通“悦”。

刿:刺伤。

剸:通“专”,专断。

辟:同“避”,躲避。

恈恈然:贪婪的样子。

浮阳:游到水面上晒太阳。

胠:通“阹”,阻隔遮拦。无逮:不及。

挂:通“ ”,牵绊,阻碍。

迂:远,不着边际。

【译文】

骄傲轻慢,常常招致祸殃;恭敬谦逊,可以避免杀身之祸。即使拥有锐利的长矛,也不如谦虚恭敬地对待别人。所以,用好言善语称颂人,比送人衣物还温暖;用恶语秽言伤害人,比矛戟刺得更深更痛。因而,世界之大,之所以没有你的立足之地,都是因为你用恶语伤了人。走大路拥挤不堪,走小路到处是危险,想不小心谨慎也不可能。

肆意妄为而导致死亡的,是由于忿怒;精明伶俐却遭到残害的,是由于嫉妒;学识渊博却陷于困境的,是由于毁谤别人;越想名声清白却越名声污浊的,是由于出言不慎;以酒肉款待人,交情却愈发淡薄,是由于待人接物方法不当;能言善辩却不能让人心悦诚服,是由于强词夺理;正直而不被人理解,是由于争强好胜;清廉而不受人敬重,是由于尖酸刻薄;勇猛而不被人敬畏,是由于贪得无厌;诚信而得不到众人尊重,是由于独断专行。这些都是小人所为之事,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

打架斗殴者,既忘了自己,也忘了父母、国君。为逞一时之怒而不惜千金之躯,却还执意去做,这是置自身安危于不顾;人亡家破,亲人也受到牵累,却还执意去做,这是置父母亲人于不顾;君主所痛恨的、刑法所禁止的,却还执意去做,这是置国君于不顾。既不珍惜自己,也置父母、国君于度外,这是刑法所不能宽恕、国君所不能容忍的。正在哺乳的母猪不会去招惹老虎,正在哺乳的母狗不会到远处游荡,这是因为它们把自己的子女放在心上。人若既不珍惜自己,也不顾及父母、国君,那么这样的人就猪狗不如。

有狗猪式的勇敢,有商人和盗贼式的勇敢,有小人式的勇敢,有士君子式的勇敢。争吃抢喝,不知廉耻是非,不顾死伤,不怕强势,眼里只有吃的喝的,这是狗猪式的勇敢;唯利是图,争财抢物,毫不谦让,贪婪暴戾,眼里只有财利,这是商人和盗贼式的勇敢;不在乎生死,鲁莽暴虐,这是小人式的勇敢;坚持真理,不畏权势,不计较个人得失,即使把整个国家给他也不为所动,珍惜生命,但坚持正义,不屈不挠,这是士君子式的勇敢。

是喜欢浮到水面上晒太阳的鱼儿,但若搁浅在沙滩上后想再回到水里,就来不及了。遭遇祸患后才想到应该小心谨慎,也就悔之已晚了。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抱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抱怨老天;抱怨别人者会陷入困境,抱怨老天者没有志气。自己的错误,反而去责怪别人,岂不是太离谱了吗?

荣与辱的区别、安危利害的一般法则是:先义而后利者荣耀,先利而后义者耻辱;荣耀者通达,而耻辱者困窘;通达者统治别人,而困窘者被人统治,这就是荣与辱的区别。朴实忠厚者平安顺利,强悍无理者危险相伴;平安顺利者愉悦安逸,危险相伴者常怀忧惧;愉悦安逸者长寿,常怀忧惧者短命,这就是安危利害的一般法则。

【品鉴】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古人云:“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善言良语令人如沐春风,恶语相向令人寒彻入骨。当人有了过失或是处于困境的时候,一句善意的话,会使人倍感温暖,而一句讽刺、挖苦、打击的话,则对人的自尊心、自信心产生极大伤害。

事实上语言暴力往往是一些纠纷的引发点。佛教对“口”就有种种要求。佛教认为,“业”分为身业、意业、口业三类,十恶中由口而造者包括四种:一是妄语,即虚诳不实之语;二是绮语,即花言巧语;三是恶口,即骂詈污秽之语;四是两舌,即挑拨离间之语。僧侣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有“五戒”,其中之一就是“不妄语”。

行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

好胜者必争,贪勇者必辱。在古人看来,为逞一时之忿而不惜千金之躯、好勇斗狠者乃是匹夫之勇,死不足惜。比如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婴便利用三个居功自傲的勇士惯逞“匹夫之勇”的特点,设计了“二桃杀三士”的计谋,为齐国除掉了心腹之患(《晏子春秋·谏下篇》)。

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

孔子把仁者、智者、勇者相提并论,认为“勇”也是一种境界。孔子认为:“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这里的“勇”是仁者之勇、智者之勇。孔子对逞一时之忿的匹夫之勇很不以为然,他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孔子告诫青壮年尤其要戒蛮斗横:“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与荀子一样,孔子推崇的也是士君子之勇。

《庄子·秋水》记载,孔子被困于匡时,“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弟子疑惑不解,孔子泰然道:“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孔子称自己“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他处变不惊,临难而大义凛然、安之若泰,堪称圣人之勇。

荀子把“勇”分为狗猪式的勇敢、商人和盗贼式的勇敢、小人式的勇敢、士君子式的勇敢。荀子认为,不知廉耻是非,只追求口腹之欲的满足,这是狗猪式的勇敢;唯利是图,贪得无厌,这是商人和盗贼式的勇敢;不珍惜生命,逞一时之忿,这是小人式的勇敢;珍惜生命,但坚持真理,坚持正义,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为权势所动,不屈不挠,视死如归,这是士君子式的勇敢,也是古人所推崇的真正的勇敢。正如南北朝傅昭在其所撰《处世悬镜》中所言:“有胆无识,匹夫之勇;有识无胆,述而无功;有胆有识,大业可成。”也如苏轼在《留侯论》中所言:“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人贵有自知之明,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不呵风骂雨,不怨天尤人,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积极想办法,最终柳暗花明,走出困境。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彰怨者多伤,匿怨者自戕。怨天尤人不仅于事无补、于己无益,还会害己伤人。《太上感应篇》上对此议论道:“阎浮世界,素号缺陷,人安得每事称心?……惟当守分思过,修其天爵,此千古处穷之善道,亦趋吉避凶之善法也。怨天则天愈怒,尤人则人愈疾,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如何处理义利关系,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准。这里,荀子以义利作为荣辱的标准,明确指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可以说把义利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原文】

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

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

人之情,食欲有刍豢 ,衣欲有文绣 ,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足,是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方知蓄鸡狗猪彘,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有囷窌 ,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于是又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之也,是于己长虑顾后,几不甚善矣哉!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 。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 ,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 ,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故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 。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 ,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 。故曰:“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 。”

【译文】

① 豢:豢养畜牲,这里指畜牲。

② 文绣:带彩纹的丝织品。

③ 刀布:古代的货币。囷(qún)窌:谷仓和地窖,这里泛指粮仓。

④ 从:通“纵”,放纵。瞻:满足。

⑤ 案:通“按”,依据,按照。

⑥ 悫禄:俸禄。悫:通“榖”。

⑦ 至平:公平有序到极点。

⑧ 禄天下:接受天下人的供奉,指天子。

⑨ 监门:看守城门的人。御旅:经营旅店的人。抱关:守卫关卡的人。击柝:打更的人。柝:指巡夜打更用的梆子。

⑩ 斩:通“儳(chán)”,不整齐,有差别。枉:委屈,弯曲,指人们受到礼仪规范的约束。

【译文】

就资质、本性、智慧和才能而言,君子和小人是一样的。喜欢荣耀而厌恶耻辱,爱好利益而憎恶祸害,这一点君子和小人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他们获取荣耀和利益的途径不同罢了。

人的共同之处在于:饿了想吃饱,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喜爱利益而厌恶祸害,这是人生而具有的本能,是不需要后天学习的,这是禹和桀的相同之处。眼睛能辨别白黑美丑,耳朵能辨别音声清浊,口舌能辨别酸咸甜苦,鼻子能辨别芳香腥臭,身体皮肤能辨别冷热痛痒,这又是人生而具有的资质,是不需要后天学习的,这也是禹和桀的相同之处。……尧禹并不是生下来就完美的人,而是从改变原有的本性开始,成功于长期修养自身,摒弃恶的本性之后才趋向完美的。

人之常情是吃美味佳肴,穿绫罗绸缎,行以车马代步,还希望家财万贯、积蓄丰厚,可年复一年的不知满足,这就是人之常情。现在人们知道了蓄养家禽家畜,却不敢天天吃肉喝酒;钱财富余,粮仓充实,却不敢穿绫罗绸缎;箱子柜子藏满了财宝,出门却不敢乘车马。为什么呢?不是不想,而是因为瞻前顾后,惟恐将来财物匮乏、无以为继。所以,人们才节约财物、抑制欲望、积聚钱财,以防后患,这样从长计议不是很好吗!

贵为天子,富甲天下,这是人心共同的追求。如果任由人的欲望泛滥,权势上不能容忍,物质上也不能满足。所以,古代帝王据此制定了礼义,用来区分贵贱高低等级之别、长幼上下辈分之序、智愚贤不肖才能之不同,让人们各行其事,各得其宜,这就是人们能够和谐共处的道理所在。仁者统治天下,则农民竭力耕种,商人尽心经营,工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造器械,士大夫以及高官显贵也都仁慈宽厚、尽职尽责,这就叫作大治。天子富甲天下,也不觉得自己所得太多;看管城门者、经营旅社者、守关者、打更者,也不觉得自己所得太少。因此有这样的说法:“有差别才有秩序,有约束才归于顺从,有区别才趋向统一。”

【品鉴】

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

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人的本性,在这一点上君子小人并无二致,区别只在于各自心中荣辱的标准不同,以及求取荣辱的方式不同而已。明代吕坤说:“荣辱系乎所立。所立者固,则荣随之,虽有可辱,人不忍加也;所立者废,则辱随之,虽有可荣,人不屑及也。是故君子爱其所自立,惧其所自废。”韩非子有“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韩非子·大体》)的名言。

“名贵与而不贵取。”赞誉来自别人之口,而不是自己的矜夸炫耀,荣誉是世人给的,而不是自己强求的,强求名声、荣誉还往往是招致辱的原因:

“人争求荣乎,就其求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辱;人争恃宠乎,就其恃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贱。”(清·金缨《格言联壁·敦品》)

“不幸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不求荣,斯无辱;不干誉,斯无毁。”(清·魏源《魏源集·默觚下·治篇十六》)

另外,关于如何对待荣辱,古人也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概括起来有两种态度:

一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清·魏源《魏源集·默觚下·治篇十六》)。

誉乎己,则惧焉,惧无其实而掠美也;毁乎己,则幸焉,幸吾得知而改之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

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方苞集》卷十八《通蔽》)

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

人誉之,果有善但当持其善,不可有自喜之心,无善则增修焉可也。人毁己,果有恶即当去其恶,不可有恶闻之意,无恶则加勉焉可也。(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二是“毁誉不动,得丧若一”(清·李惺《药言媵稿》)。

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苏东坡全集·前集》卷二十四)

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苏洵《嘉祜集》卷四《远虑》)

丈夫自重如拱壁,安用人看一钱值。(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二十二《续座右铭》)

毁誉不干其守,饥寒不累其心。(陆游《剑南诗稿·雪后龟堂独坐》)

满目云山俱是乐,一毫荣辱不须惊。(《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四十三《送秘书丞宋君归太学序》)

当然,君子之“誉之不喜,毁之不怒”(《黄兴集·为萱野长知书联》),是因君子矢志不渝地追求“义”,问心无愧,所以不因世人之毁誉而改变自己崇高的志向;而小人置毁誉于不顾,只能更加寡廉鲜耻、肆无忌惮,正如古人所云:“不愧不怍而不恤人之毁誉者,君子之有定力也。自欺欺人而不恤人之毁誉者,小人而无忌惮也。”(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一《灵物赋》)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给性、情的定义是:“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人之性情是天生的,“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荀子·正名》)。因而,就人生的性情而言,圣凡是一样的。

荀子主张人性恶,其根据是:从“材性知能”上说,“君子小人一也”,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从人情好恶上说,圣凡也没有区别,都是“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由性恶出发,荀子展开了他的政治、伦理、教育学说。人性论是荀子庞大理论体系的基石。

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各居其位、各职其事、各得其所,社会秩序井然,国泰民安,是古今共同的社会理想。荀子由人性恶出发而主张礼、法并重,也正是着眼于这一社会理想的实现。当然,荀子理想中井然的秩序是一种森严的等级秩序,贵贱高低有等级之别,长幼上下有辈分之别,智愚贤不肖有才能之别。为了维持这些“别”,为了不逾越这些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就有不同的身份标志,并享受不同的待遇,同时,不同身份的人也要遵守不同的道德规范,即所谓“安分守己”。

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

辩证的统一是有差别的、对立的统一。“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表现出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智慧。

在先秦时代,“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与“同”相对,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古代思想家深刻地认识到有机的统一是“和”而不是“同”。“同”是单一的、排他的,“和”则是以差异为基础,是多样性的统一。《国语·郑语》载史伯言:“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不同的事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他平他”,才能产生新的事物,并繁衍不息;“以同稗同”,同类相加,则只有量的增多,导致事物生成发展机能的衰退和萎缩,事物也就不可能继续发展,更不可能产生新的事物。

主张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这种深刻的思想也体现在社会生活领域,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就以和同之异来论述君臣关系。据记载,齐景公的侍臣梁丘据对景公俯首帖耳、百依百顺,景公认为只有梁丘据与自己心心相印、和谐一致,而晏子尖锐地指出梁丘据与景公是“同”而不是“和”,并借题发挥,论述了君臣关系上的“同”与“和”: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

孔子进一步把君臣关系上的“和”扩大到一般的人际关系上。在孔子那里,“同”与“和”是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的重要区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在对具体问题上他们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苟同于对方,并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求同存异;小人习惯于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人云亦云、见风使舵,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其原因正像古人所指出的那样:“君子论是非,小人计利害。”“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据记载,晏婴所服侍的齐国三代君主其实都不是“明君”,灵公不够廉洁,晏婴纠之以法度秩序;庄公恃仗武力,晏婴正之以不动干戈;景公追求奢侈,晏婴劝之以勤俭节约。正是由于晏婴始终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敢于同君主“唱对台戏”,齐国因而得到大治,受到了孔子的称赞。当然,晏婴的“谏君”艺术也是很高明的。 ucCIVocYbGnLgQ30ImCQ8WPvr+B23DKP9ZGlGXmhQY3ebNlIQ+EbnHiFV6ctb7i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