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养生主

《养生主》的主旨是讲庄子“缘督以为经”的人生观,其中主要阐述养生的要领和养神的方法。他主张因其自然,循乎天理,而不被外在的物欲所拘役,忘却感情的悲欢而不违逆自然。

庄子的养生更多意义是让人修养自己的心性,求得精神上的适意。庄子说,知识无穷,认识有涯,穷其一生也无法全知全能,我们要学会顺天之理,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以达保身全生之目的。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已而为知者 ,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 ,可以保身 ,可以全生 ,可以养亲 ,可以尽年

【注释】

① 生:生命。涯:涯际,界限。知:通“智”,智慧,知识。

② 随:追随、追求。殆:通“怠”,疲困。

③ 已:此。而:还。为知:追求知识。为:从事,求。

④ 为:做。名:名利。刑:刑戮。

⑤ 缘督以为经:把因顺自然之道作为养生的常法。缘:因,顺行。督:中,中道。经:常法。

⑥ 保身:保全身躯,免遭刑戮。

⑦ 全生:“生”通“性”,保全自己的天性,免受思虑之苦。

⑧ 养亲:奉养父母。

⑨ 尽年:指享尽天年,保持自然的寿命而不使年寿夭折。

【译文】

我们的生命是有极限的,而知识是无极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很困倦不堪。明知如此,仍要汲汲地追求知识,那就会更疲困不堪了。做善事不能有求名利之心,做恶事不遭受刑戮之苦,把顺着自然之道作为常法,就可以保全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养双亲,可以尽享天年了。

【品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人生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的人生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要疲惫不堪。在这里,庄子说了一句大实话,因为他看到了认识主体的局限性。他还说过类似的话:“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秋水》)人之所知,远远不及人之所不知,有生之年大大短于未生的时间,以昙花一现的短暂人生,去穷尽亿万年的浩茫宇宙,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能使自己陷入迷乱和困惑的境况。

爱因斯坦讲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么多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它的圆周就越长,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由此可见,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大得很呢!”

所以尽管我们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地孜孜以求,也无法罄尽人类社会的知识。我们面对亘古无垠的大千世界,常常会浩叹不已:“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庄子提醒我们,当知识的探求超出人类的极限的时候,应该适可而止,对于我们能力不可达到的事物,应该安于无知。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常常迷失于自造的幻境,企图穷尽宇宙的智慧,所以才对自然毫无敬畏。反省自身,我们应正确地认识人类自己,敬畏自然,敬畏宇宙。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 ?”

庖丁释刀对曰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卻 ,导大窾,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 ,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 ,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

【注释】

① 庖(páo)丁:厨师。文惠君:梁惠王。

② 踦(yǐ):犹“倚”,用力抵住。

③ 砉(huò):皮骨相离声。奏刀:进刀。騞(huō)然:刀砍物的声音。中(zhòng)音:与乐音相合。

④ 《桑林》之舞:用《桑林》乐曲伴奏的舞蹈。桑林:商汤时的乐曲名。《经首》:尧时的乐曲名。会:韵律,节奏。

⑤ 盖:通“盍”(hé),何,什么。

⑥ 释:放。

⑦ 好(hào):爱好,喜好。道:指规律。进:超出,超过。乎:于。

⑧ 遇:接触。官知:指视觉。官:感觉器官,指耳目等。止:停止。神欲:指心神。行:运行。

⑨ 依乎:依照于。天理:指牛的自然纹理。批:劈击。

⑩ 导:引,入。窾(kuǎn):空。因:循,顺着。固然:指牛体结构本来的样子。

⑪ 技经:经络。技:犹“枝”。经:经脉。肯:附着在骨头上的肉。綮(qìng):指筋肉盘结之处。軱(gū):大骨头。

⑫ 良:善。岁:年。更:更换。族庖:一般的厨工。族:众。折:犹“斫”。

⑬ 发:磨。硎:磨刀石,磨石。

⑭ 节:骨节。间(jiàn):间隙。

⑮ 恢恢:宽裕,宽绰。游刃:运转刀口。

⑯ 族:犹“簇”,筋骨交错处。怵然为戒:小心谨慎。怵(chù):惕,小心谨慎。

⑰ 视为止:眼神专注。视:目光。为:因。迟:缓慢。

⑱ 微:轻。謋(huò):同“磔”,张,开,这里指骨肉相离的声音。解:解体。委:堆、积。

⑲ 踌躇满志:从容自得而心满意足。善:同“缮”,擦拭,将刀好好地收拾起来。

⑳ 养生:指养生的道理。

【译文】

庖丁替文惠君宰牛,手所触到的地方,肩所倚着的地方,脚踩着的地方,膝顶着的地方,都发出嚯嚯的响声。每次进刀时发出砉砉的声音,没有不合乎音节的。既符合《桑林》舞曲的节拍,又合乎《经首》的韵律。

文惠君说:“哎呀,太好了!你的技艺怎么精湛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道,已经超过技艺了。当初我宰牛的时候,所见到的无非是整牛;三年之后,就未曾见过整个的牛了。到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去看牛,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心神在运动。顺着牛身的自然结构,劈开筋肉之间的缝隙,导入骨节之间的空隙,顺着它的自然结构去运刀。刀所到之处,筋骨相连的地方毫无阻碍,更何况大骨头呢!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割筋肉;普通的厨师每月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砍骨头。如今我的这把刀已经用十九年了,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可是刀刃还像刚刚在磨刀石上磨过的一样锋利。因为牛的骨节之间有空隙,而刀刃薄得如同没有厚度,以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空隙的骨节,宽绰地运转刀口,当然就游刃有余了,所以这把刀用了十九年,还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的一样。虽然如此,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觉得难以下刀,就更加谨小慎微,神情专注,动作迟缓。刀子轻轻一动,牛就哗啦解体了,就像泥土散在地上一样。这时,我提刀站着,环视四周,心安理得,把刀修治得干净后就收藏起来。”

文惠君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啦。”

【品鉴】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庖丁解牛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出自这个故事里的诸如“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成语更是众人皆知。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处理外物的时候,重要的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事物的“道”,只要顺物自然,不逆于事物的本然之理,就可以绰绰有余而不使自己受到损伤。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真正的“知”并没有特定的形式,无非是物之“自然”二字而已。

【原文】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 :“是何人也?恶乎介也 ?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泽雉十步一啄 ,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神虽王,不善也 。”

【注释】

① 公文轩:人名,姓公文,名轩,宋国人。右师:官名,指任右师的人。

② 恶(wū)乎:何以,怎么。介:单足,引申为独特。

③ 其:犹“抑”,还是,或是。与(yú):通“欤”。

④ 是:指养生的生而言,即性。独:指刖刑砍去一只脚。貌:相貌,形状。与(yù):赋予。

⑤ 泽雉:草泽里的野鸡。

⑥ 蕲:期,求。畜:畜养。樊:笼子。

⑦ 王(wàng):通“旺”,旺盛。不善:不乐,不能自遂。

【译文】

公文轩看到任右师的人惊奇地说:“这是什么样的人?怎么只有一只脚呢?这是天性生的,还是人为的呢?”公文轩又说:“这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他是生下来只有一只脚的,人的形体是天赋予的,所以这是天生的,并不是人为的。草泽里的野鸡十步才啄一次食,百步才饮一次水,也不祈求被畜养在笼子里。(养在笼子里)精神虽然旺盛,但行动却不能自由自在。”

【品鉴】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草泽里的野鸡尽管觅食艰难,但也不希望被畜养在笼子里,因为虽然生活无忧,但行动却不自由。人也是如此,天性自由,顺应自然,不应该自我设限,扼杀天性。

【原文】

老聃死,秦失吊之 ,三号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 ?”

曰:“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 ,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 ,必有不蕲言而言 ,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 ,不知其尽也。

【注释】

① 老聃(dān):即老子,春秋末期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亦称《老子》)。秦失(yì):人名,姓秦名失,老聃的朋友。

② 三号(háo):指大哭一阵。三:指古代的概数,非指三声。号:哭而不哀为号。

③ 弟子:指老聃的弟子。夫子:指老聃。

④ 向:刚才。

⑤ 彼:指老聃弟子中哭的人。会:感会。

⑥ 言:言说。一说借为“唁”。

⑦ 遁天:逃避自然。遁:违背,违反。倍情:增益人情。受:禀受。刑:过错,过失。

⑧ 适:有时。来:指生。去:指死。

⑨ 帝:天帝或自然。解:悬解,道家对生死、得失等都持无所谓的态度。

⑩ 指:手。薪:薪柴。火传:火种的流传。

【译文】

老聃死了,秦失去吊唁他,大哭一阵就出来了。

老聃的弟子说他:“你不是我们先生的朋友吗?”

秦失说:“是的。”

“那么这样吊唁,行吗?”

秦失说:“行的。以前我认为你们都是得道之人,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刚才我进去吊唁时,看见有年长的哭他,好像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的人哭他,好像哭自己的父母。老少哭得如此悲伤,一定是感情执着,不想哭而哭了。这是违反天性增加俗情的,忘记了人生的长短取决于自然,古时候的人认为这是违反天性的过错。该来的时候,老聃应时而生;该去时,老聃顺乎自然而死。应时而生而又顺乎自然而死,那么哀、乐就不能侵入身心,古时人称这是自然的解脱。”

烛薪的燃烧会有穷尽,但火种的传递却是无穷无尽的。

【品鉴】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人虽然死了,但薪尽火传,其精神永世长存。庄子注重养生,并非是要人的肉体永世保存,而是追求精神的不朽,永世的传承。 U89xTzJeM5th42fMNbqCC3A4jU/VCMKqKBEFkS2T6NAL/iAu8q1ckDf6BBCrBa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