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里仁篇

【原文】

子曰:“里 仁为美。择不处仁,焉 得知 ?”

【注释】

① 里:居住。

② 焉:安,怎么。

③ 知:智,智慧。

【译文】

孔子说:“选择有仁义风尚的地方居住才好。选择没有仁义风俗的地方居住,怎能算是聪明呢?”

【品鉴】

18 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爱尔维修在《论精神》中提出了“环境”和“人”的关系问题。但是,他陷入了究竟是“环境决定人”,还是“人的观念决定环境”这一悖论中。“里仁为美”,讲的是环境对人的重要作用。“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儿子能够住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才三次搬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周围的人都懂得礼义廉耻,就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社会氛围,身在其中便被熏陶渐染以成道德仁人。因此,孔子才说:“里仁为美”。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释】

① 约:节俭,贫困。

② 乐:安乐,引申为富贵。

【译文】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处于贫困节俭之中,不可以长期处于富贵安乐之中。仁者安心于自己现存的生活,有智慧的人则能够去除私意、判断是非而行仁义。”

【品鉴】

没有仁德的人,就没有信心和力量长期过一种贫困节俭的生活;没有仁德的人,也不可能长期生活在富贵和安乐之中。唯有仁人君子才会既能在困苦之中保持仁德之心,又能在富贵欢乐的生活中保持平静谦逊善良的心。唯有自处于仁义的君子,才能自始至终乐德好仁;唯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够去除私意,明辨是非,践仁行义。

这里有一个“由仁义行”“行仁义”的区别。“由仁义行”,是说内心有了仁义的大原则,不管做什么,都会“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是“有仁义之心而行仁义之事”。而“行仁义”呢?一个人可能有仁义之心,也可能没有,但是没有仁义之心的人也可能做好事,就像一些恶人可以装模作样地做好事,这就是“无仁义之心而行仁义之事”。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 人,能恶 人。”

【注释】

① 好(hào):喜欢、喜爱。

② 恶(wù):讨厌、不喜欢。

【译文】

孔子说:“唯有仁人能知道爱应当爱的人,憎应当憎的人。”

【品鉴】

“仁人”并不是不辨是非、对谁都好的“好好先生”。孔子在评价他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颜渊时,称赞颜渊是“仁人也”,并感慨地说:“丘弗如也。”意思是说,在“仁”的方面,孔子赶不上他的弟子颜渊。但是,孔子接着又指出,自己高于颜渊的地方在于,他“仁且忍”。孔子把“忍”作为“仁”的对立面来使用,有“残忍”“狠心”的意思。如果说颜渊是不分对象和条件无原则地讲“仁”,孔子则是把“仁”和“忍”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仁”和“忍”之间保持合适的尺度和张力,当“仁”时就“仁”,当“忍”时就“忍”。这无疑是一种远远高于他的弟子颜渊的一种“仁”的境界。

【原文】

子曰:“苟 于仁矣,无恶也。”

【注释】

① 苟:如果。朱熹解为“诚也”,亦通。

② 志:立志。

【译文】

孔子说:“如果真正立志于仁德,就不会做坏事了。”

【品鉴】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只是后天的生活和实践才使得人性呈现出了巨大的差异。一个人如果能够矢志于仁,诚信向善,不管他怎样变化,起码能做到不去做坏事。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 成名?君子无终食 之间违仁,造次 必于是,颠沛 必于是。”

【注释】

① 得:或以为“去”字之说。今仍据原文译之。

② 恶(wū)乎:从哪里,在哪里。

③ 终食:一顿饭时间。

④ 造次:仓促。

⑤ 颠沛:倾覆流离。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达,都是人们所渴望的,但是,若以不正当方式获得,宁可不要;贫穷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若以不正当方式摆脱,宁可不去摆脱它。君子不行仁,怎么担当得起君子的名声呢?真正的君子一刻也不会离开仁,在忙碌不堪的时候恪守仁,在流离失所的时候恪守仁。”

【品鉴】

“取之以道”是儒家义利观的基本思想。在儒家看来,一个人想取得财富和禄位,原本无可厚非,但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方法取得。南宋哲学家朱熹说:“正其谊,则利自在;明其道,则功自在。专去计较厉害,定未必有利,未必有功。”(黎靖德《朱子语类》)正义、明道,是取得“功利”的正途。

“仁”是君子的内在德性,也是君子之为君子的根本。如果丢掉了“仁”,就不成其为君子了。所以,“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 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 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

① 恶(wù):讨厌、不喜欢。

② 尚:超过、高出。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到过既能好仁,又能厌恶不仁的人。好仁的人,那是最好不过了;厌恶不仁的人,就是仁人,这样的仁人不让自己身上沾染上不仁德的东西。有没有能够一天用尽他的力量来致力于仁呢?我没有见过力量不足的人。也许有,只是我没有见过。”

【品鉴】

在孔子思想中:“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是仁者心中应该具有的基本价值评价。仁人是极高的道德境界。仁人既能爱好仁,又能憎恨和分辨不仁的人,做到爱憎分明。那些只知道爱好仁的人,不能分辨不仁的人,糊里糊涂做人的人,还达不到仁的标准;而那些只知道厌恶不仁的人,却不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虽然可以避免自己成为不仁的人,但是还是次一等的仁人。唯有能“好人”同时又能“恶人”,爱憎分明的人才是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尽心致力于做一个真正的仁人,虽然很难,但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只是我们没有尽力罢了。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 矣。”

【注释】

① 党:亲族,引申为族类、群体。古代地方编制以五百家为一党。《周礼·地官大司徒》说:“五族为党”,郑玄解释说:“族,百家。党,五百家。”

② 仁:通“人”。

【译文】

孔子说:“人所犯的过错,往往和他所处的群体紧密联系在一起。观他人之过,可以知道仁是怎么一回事。”

【品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别的,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情。耕夫如果不会种田,那就是他的过失,如果他不会读书,就不是他的过错了,这恰是人的有限性。人不可能成为完人,因此,知道仁的方法,就是看看他人有什么不足。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上知道了大道,晚上死去都可以了。”

【品鉴】

有一次朋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用什么证明我们是人?”“用什么证明我们是中国人?”显然,这里的“人”绝不仅仅是自然意义上的人,更重要的是社会意义上的人。有人贬低他人时,喜欢说一句话:“他不是人。”有时,人们会说某一位男士:“不是个男人!”这都是从社会意义上对人作出的规定和评判。

在孔子看来,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道”。“道”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得到了它,虽死犹生,失去了它,虽生犹死。“道”的内容有很多,如“仁”“义”“礼”“智”“信”等,都属于“道”的范畴。《礼记·中庸》讲:“仁者,人也。”《孟子·尽心下》说:“仁也者,人也。”朱熹说得更为直截了当:“仁者,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孟子集注》)这是把“仁”看作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一个人只有明白了宇宙人生的根本,才能以真正的人的方式存在和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原文】

子曰:“士 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注释】

① 士:读书人。

【译文】

孔子说:“读书的人有志于大道,但是又以自己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羞耻,这样的人是不值得和他谈论大道的。”

【品鉴】

求“道”、知“道”,是读书人的追求和使命。人一生有两大追求,一是“心乐”,二是“体安”。“心乐”是要依靠“精神”(“义”)来实现,“体安”则要靠“物质”(“得”)来实现,所以,董仲舒说:“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春秋繁露》)

一个人若有志于求道,则其所思所行,都应以“道义”(“心乐”)为主轴。如果离开了道义,整天汲汲于“利”,所思所行都离不开“利”,这怎能算是“志于道”者所为?“心乐”与“体安”,二者得兼,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但是,“义”与“利”不能得兼时,就只能舍“利”而取“义”了。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 也,无莫 也,义 之与比 。”

【注释】

① 适:厚,亲。

② 莫:薄,漠然。

③ 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者道理。

④ 比:靠近,依从。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一切的事情,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才是可以的,也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才是不可以的,君子做事的唯一标准就是义。”

【品鉴】

我们常说“大道无术”。君子做事情,只考虑道义,不去过多的思考厚薄亲疏。君子所思所行都在道义上面,而不在具体的方式和方法上纠缠。按照道义行事,可进时自然知进,可退时自然知退;可速时自然知速,可缓时自然知缓;可仕时自然知仕,可隐时自然知隐。以道义为标杆,知进退、速缓、仕隐、存亡之道者,就是君子。

【原文】

子曰:“君子怀 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注释】

① 怀:(人心)归向。

【译文】

孔子说:“君子执着于道德,小人贪恋眼前;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心系恩惠。”

【品鉴】

君子的胸怀是放眼人类,关注大道,专注于精神境界的提升,心中装的是社会他人和自身的道德修养;小人则没有大视野,只是关注物质利益,贪恋眼前的恩惠小利。

在古代社会,君子和小人是对处于统治和被统治地位的两种人的不同称谓。君子指统治者、领导者,小人则指被统治者劳动者。

【原文】

子曰:“放 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

① 放(fǎng):依照、仿效。

【译文】

孔子说:“凡事只想着个人的利益,就会招致多方面的怨恨。”

【品鉴】

一个凡事只想着个人私利的人,万事私利当头,关键时候甚至可以牺牲国家社稷、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乃至亲朋好友利益的人,必是为众人所不齿的人。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 乎?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注释】

① 为:治。

② 何有:何难之有,有什么难的?

【译文】

孔子说:“能以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的呢?不以礼让治国,礼还有什么用呢?”

【品鉴】

朱熹说:“让,礼之实也。”(《论语集注》)礼的本质在于“让”,“礼节民心,让则不争。”如果去掉了“让”,空有其表的“礼”,又如何能完成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呢?

【原文】

子曰:“不患 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注释】

① 患:担忧,忧心。

【译文】

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施展自己才能的职位,而应该担心自己是否具备做好这项工作的本领。不要担心别人不理解自己,要去追求让别人能够理解自己的本领。”

【品鉴】

这里涉及知人与知己的关系问题。因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在孔子看来,知人的目的是治人,要想治人必先知人,知人之后才能治人。一个是让他人来“知己”,一个是让自己去“治人”,两者相比较,显然后者更重要。

所以,孔子才认为,一个人首先担心的不应该是有没有自己施展才能的舞台,而应该考虑自己有没有在这个舞台上挥洒自如的表演技能。当不当官、有没有职位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孔子让人们在能力上下功夫,你有了这个能力,就不怕别人不知道你。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 而已矣。”

【注释】

① 忠:尽心竭力。

② 恕:用自己的心去推想别人的心。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的道是以一理统摄天下万物之理。”曾子说:“是的。”孔子出去后,其他弟子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回答说:“他老人家所说的一以贯之之道,就是忠恕之道。”

【品鉴】

作为孔子的爱徒,又被后人誉为“四圣”之一的曾子对于他老师学说的理解该是不会有什么错失的。如果这一点成立的话,那么贯彻孔子思想始终的概念就是“忠恕”。关于“恕”,孔子有自己的解释,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至于与“恕”相连而使用的“忠”,按照杨伯峻先生的说法,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可见,“忠”是从自身的角度去讲,“恕”则是从他人的角度去讲。对一般人而言,要做到“忠”似乎不太可能,能够做到“恕”已是相当不易了。

正因为贯穿孔子思想始终的概念是“忠恕”,“可以终身行之者”又是“恕”,因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比较困难了。即便如此,在“辩”的方面连孔子都自认不如的子贡也做不到“恕”。据《公冶长》载,子贡云:“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我不想欺负别人,也不想让别人欺负我,在今日看来是很容易办到的。孔子认为子贡的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恕”,它不过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了一种说法而已,所以孔子答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这不是你子贡能做到的啊!”

【原文】

子曰:“君子喻 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

① 喻:告知,晓谕。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品鉴】

有人把这句话作为孔子乃至儒家具有“重义轻利”思想特征的依据,这实际上是对孔子思想的误解。“君子”一词,在古书中可以指有道德修为的人,也可以指领导者。“小人”一词,可以指道德修为低下的人,也可以指老百姓。领导者是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宣传者,因此,必须懂得路线方针政策等大义;老百姓则不然,他们主要从事物质生产,因此,就须懂得物质利益。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活中,虽然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分工,但我们不能因为孔子看到并明确地指出了这种分工,就断定他轻视物质生产和物质利益。

【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 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释】

① 齐:同等。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学习,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身有没有像他那样不贤的地方。”

【品鉴】

凡事都有两个方面。看到贤人时,不是嫉妒人家,也不是仅仅羡慕人家,而应该多比较和对照一下自己与贤人的区别,知道了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然后以贤人为榜样,努力赶上贤人。见到不贤的人,甚至犯了错误的人,也不要去嘲讽或看不起人家,而应多思考一下,他为什么不贤,为什么会犯错误,自己如何才能克服不贤者的不足或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 而不怨。”

【注释】

① 几(jī):隐微、不明显。

② 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过失或错误。

③ 劳:忧愁。

【译文】

孔子说:“侍奉父母的时候,应当委婉劝告。看到自己的劝告不被接纳,仍然对父母恭恭敬敬而不违背。忧愁而不抱怨。”

【品鉴】

“几谏”是子女对父母过失和错误的纠正和劝谏。“孝”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无违”,即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但是,父母也有犯错误的时候。这时,做子女的,就不能再盲目地“无违”了,而应注意方式和策略,在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和颜悦色地加以劝谏。子女和父母相处是这样。晚辈和长辈相处时,下级和上级时,都应懂得“几谏”的道理。

【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注释】

① 方:方位、去处。

【译文】

孔子说:“父母健在,不要远离家乡,出去也可以,只是要告诉父母确定的去处。”

【品鉴】

“不远游”,体现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道和爱心。在儒家看来,做子女的仅仅给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生活条件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常回家看看”。所以,《礼记·曲礼上》说:“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礼记·玉藻》说:“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做子女的,出去时要告诉父母,从外面回家时要面见父母。“所游”要有固定的地方,“所习”要有固定的行业。在外时不要随便更改在外的地方,回家面见父母要及时,不要无故拖延。

【原文】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三年不改变父亲的志向,就可以说是孝了。”

【品鉴】

见《学而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原文】

子曰:“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注释】

① 年:年纪、岁数。

② 惧:恐惧,害怕。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来可以为父母高寿而高兴,二来又为他们会随时离去而担心。”

【品鉴】

古语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韩诗外传》卷九)据说孔子的弟子们听到这话后,“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父母健在时,做子女的可能会因为学习、工作、事业和照顾自己的子女,而难以抽出大段时间陪伴老人。可有一天父母真的撒手归天时,才想起自己应该多和父母朝夕相伴。只是,到了这时候,“虽欲孝,谁为孝?”“虽欲弟,谁为弟?”(《大戴礼记·疾病》)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 也。”

【注释】

① 躬:自身。逮(dài),及、达到。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时候言语不轻易出口,就是害怕自己的行动跟不上。”

【品鉴】

说了就要做,做的要跟说的一样,只说不做是孔子最厌恶的。

【原文】

子曰:“以约 失之者鲜矣。”

【注释】

① 约:约束、束缚。

【译文】

孔子说:“因为对自己节制、约束而犯错误,这种事情很少发生。”

【品鉴】

人生总有遗憾,人的行为也有遗憾。但是内心有所制约,能够做到“三省吾身”,经常反躬自省:自己今天哪些事做得好,哪些事做得不好,并且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这就是制约。在孔子看来,懂得自我制约而又在生活中却常常犯错误的人,应该是很少见到的。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 于言而敏 于行。”

【注释】

① 讷(nè):迟钝。

② 敏:迅速、敏捷。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

【品鉴】

孔子说过,“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这就是说,君子要少说空话多干实事,要少言多行、先行后言。孔子曾叫漆雕开去做官,漆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公冶长》),即我对做官这事没有把握,于是孔子高兴了。还有一事,孔子曾谈及他最宠爱“其心三月不违仁”的弟子颜回时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为政》)孔子整日与颜讲学,颜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如此这般孔子就欣赏他了。可见,孔子是不太喜欢夸夸其谈的人的,子路即属此类。有一次孔子与子路谈“正名”时,子路又冒冒失失抢话头讲话,终于惹怒了孔子,说:“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子路》)意谓君子于自己不明白的事情就要有所保留,不可乱说。孔子还说过“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这些都说明在言行关系上,孔子不大看重言,反对巧言令色的夸夸其谈者,却特别重视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活动(“行”)。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德者不孤独,因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品鉴】

当地震来临时,是自顾自跑掉的老师多,还是奋不顾身、引导学生撤离的老师多?大量事实表明,自顾自跑掉的是极少数,疏导、指挥学生优先撤离从而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危险和死亡留给自己,是绝大多数老师的选择。谭千秋就是这许许多多老师中的杰出代表。像谭千秋这样的“有德者”绝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和他一样具有高尚道德品格的人还有很多,所以,其德不孤,“必有邻”。

【原文】

子游 曰:“事 君数 ,斯 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① 子游:孔子弟子。姓言,名偃,春秋末年吴国人(《史记》说他是吴国人,《孔子家语》说他是鲁国人。《史记》的记载应更可靠些)。孔子称他以“文学”著称,并把他列为“文学”的第一名,位居子夏之前。由此可见他在古代文献方面造诣颇深。在武城做宰时,曾用礼乐教化治理社会,受到孔子的肯定。

② 事:侍奉。

③ 数(shuò):屡次、频繁。

④ 斯:就。

【译文】

子游说:“侍奉君主过于频繁,就会遭受耻辱;劝告朋友过于烦琐,就会导致朋友对你的疏远。”

【品鉴】

《先进》篇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说的是做臣子应该明白的道理。做臣子的,和君主相处,一方面要持道尽忠,另一方面一定要懂得“不可则止”的道理,否则就会自取其辱。

《颜渊》篇记载,子贡向孔子请教为“友”之道,孔子回答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说的是与朋友相处的道理。与朋友相处,一方面要“忠告而善导之”,另一方面还要做到“不可则止”,朋友不听从你的建议,就不要强求,免得自取其辱。

侍奉君主是这样,对待朋友也是这样。 lqvYHuZXwCLr8Xa+op51ePGjJR4Bb/MiCmN0sp0+fxICUWGX9hzklNyG0alBuPU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