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学而篇

【原文】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 乎?”

【注释】

① 子:《论语》中“子曰”的“子”皆指孔子。

② 说(yuè):同“悦”,高兴、愉快。

③ 朋:在同一师门受学者,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④ 愠(yùn):怨恨,愤怒。

⑤ 君子:《论语》中的“君子”一般是指有德、有位的人。

【译文】

学习然后定期复习,不也是件高兴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自远方来,不也是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他,不正是君子的风度吗?

【品鉴】

人生有三件事是让人快乐的。第一件事是学习,第二件事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第三件事是做君子。三件事当中,前两件事是出发点,是手段。最后一件事,“做君子”,是核心,是目的。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谈学论道,可以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学习;学习的目的是成为君子、圣人,只有成为君子和圣人以后,才能从事安定百姓、治理国家的伟业。安百姓、治国家、平天下,这是孔子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首先和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学习。

【原文】

有子 曰:“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 犯上者,鲜 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注释】

① 有子:姓有,名若,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状似孔子”,为此还发生过一段小插曲:孔子去世以后,弟子们都非常怀念他。因为有若长得很像孔子,所以弟子们共同拥戴他当老师,就像当年侍奉孔子一样对待他。有一天,一个弟子进来问他:“从前先生正要出行,就告诉弟子们带好雨具,结果就真下起雨来。弟子们请教说:‘先生怎么知道要下雨呢?’先生回答说:‘《诗经》里不是说了吗:月亮经过毕星,就会下大雨。昨天夜里月亮不是没有依附在毕星的位子上吗?’有一天,月亮依附在毕星的位子上了,竟然真的没有下雨。商瞿年纪大了还没有儿子,他的母亲要替他另外娶妻。先生派他到齐国出使,商瞿的母亲请求不要派他。先生说:‘别担忧,商瞿四十岁以后会有五个男孩子。’结果真是这样。冒昧请问,先生当年怎么能够预先知道是这样的呢?”有若沉默无以回答。学生们站起来说:“有子先生,您起来吧,这个位子不是您能坐的啊!”子游也曾经说:“有子之言似夫子也。”(《礼记·檀弓上》)可见,有子虽然长得像老师,学习也勤奋,也能深刻理解和掌握老师的思想,但是毕竟其才学、威望远远不能和孔子相比,子贡也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老师,那就是天、是日月,他老人家根本是不可超越的!孟子感慨说:“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谁能和孔子相提并论?自有生民以来,从未有过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② 弟(tì):同“悌”,敬顺兄长。

③ 好(hào):爱好,喜爱。

④ 鲜(xiǎn):少。

⑤ 务本:务,致力,从事;本,根本,基础的东西,在这里指“孝弟”。

⑥ 与(yú):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

【译文】

有子说:“为人懂得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却喜欢犯上,这样的人少见;不喜欢犯上,却喜欢造反作乱,这样的人是没有的。君子想问题,做事情,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立起来了,大道自然就会产生。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德的根本。”

【品鉴】

学习,要抓住根本;安百姓、治国家、平天下,也要抓住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孝悌。孝悌是“仁”的根本,是“大道”的根本,是我们想问题、做事情的出发点。这是儒家的一贯思想。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提出了儒家思想的总纲,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目的是“修身”,“修身”的目的是“齐家”,“齐家”的目的是“治国”,“治国”的目的是“平天下”。平天下是最后的目的,但“事功”的第一步是齐家。怎样才能做到齐家呢?孔子认为,最关键最根本的事情就是两件:一是孝敬父母,二是友爱兄弟。这两件事情做好了,最终就会国治天下平。

【原文】

子曰:“巧 言令 ,鲜 矣仁!”

【注释】

① 巧:虚浮不实,伪诈。

② 令:善,美好。

③ 色:脸色,表情。

④ 鲜(xiǎn):少。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即使表情再和善,也是缺乏仁德的!”

【品鉴】

孔子的这一思想已经越来越被现代社会所接纳。比如说,“善辩”和“巧言”,在今人的评判体系中,就有许多负面的意思在里面。当我们说一个人“善辩”“巧言”的时候,往往很少有“褒奖”和“赞许”的意思。

孔子喜欢刚毅木讷,厌恶巧言令色。他在《子路》篇中说:“刚毅木讷近仁。”意思是说,刚强、果决、质朴、木讷的人,是接近于仁德的人。花言巧语、面貌伪善的人,是远离仁德的人。这两句话遥相呼应,反映孔子对“仁”的表现形式的一种基本观念和认识。

【原文】

曾子 曰:“吾日三省 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注释】

① 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曾子是曾点的儿子,父子两人都授业于孔子。孔子在《先进》篇中说他“曾也鲁”,意思是曾参的性格属于迟钝型的。从曾参平时的言论来看,他为人小心谨慎,态度谦逊,一辈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君子思不出其位”,始终恪守着道德礼义,到临死还以此教育他的学生。尽管这样,曾参却仍不失“大丈夫”的勇气,他曾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倡导大丈夫要以仁为己任,任重而道远。《孟子·公孙丑上》记载了曾子对“勇”的看法,他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当反省自己觉得理亏的时候,即使面对普通百姓,我也不恐惧;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的时候,纵使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曾子之勇,蕴含着大无畏的道义精神,使他在谨慎小心、有点迟钝的性格中又带着正义、果敢、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曾参的好男儿的鲜活形象跃然纸上。

② 三省(xǐng):三,泛指多次;省,反省检查。

③ 传(chuán):传达,传授。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是否尽心竭力地为别人谋事?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东西复习了没有?”

【品鉴】

“修身”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环节。怎样才能做好“修身”的工作呢?笼统地说,《大学》认为需要“诚意”,需要“正心”。具体地说,修身的功夫有很多,孔子在这里讲了极为关键的一条,就是“反思自我”。怎样反思自我?反思什么东西呢?就是这三点:一个是“忠”,一个是“信”,一个是“习”。

【原文】

子曰:“道 千乘 之国,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注释】

① 道(dǎo):通导,治理。

② 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有时“乘”又作为“四”的代称。千乘之国,是指拥有千辆战车的国家。

③ 敬事:指严恭的治事态度。

④ 时:这里指农时。

【译文】

孔子说:“治理大的国家,需要凡事敬慎而有诚信,节省财用而有爱人之心,使用百姓要不妨碍农务。”

【品鉴】

这一节讲的是“治国之道”。孔子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五点值得注意:一是敬业,二是诚信,三是节俭,四是爱民,五是农时。这里的最后两点都涉及了对待“人”“民”的态度问题。“爱人”和“使民以时”,包含着古朴的人本主义思想的萌芽,对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迪。

【原文】

子曰:“弟子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 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注释】

① 弟子:年轻人、学生、门徒。

② 泛:广泛、普遍。

③ 文:古代的文献,一般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译文】

为人子弟,在父母跟前要知道恭敬孝顺,出门则懂得兄弟友爱,谨慎而诚信,宽博而爱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当这些都做到了,如果还有余力,则要学习文献知识。

【品鉴】

这一节是前面六节的概括和总结。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是儒家思想的大纲。在这一节中,孔子主要谈了儒家思想的一些重要内容和基本观念,如孝悌、敬信、爱人、亲仁等。这些内容,应该属于我们所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范围。在孔子的教育系统中,这方面的知识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掌握这些知识远比掌握具体的文化知识重要。只有学好了这些知识,行有余力,才能再去学习具体的文献知识。

【原文】

子夏 曰:“贤贤易色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①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生于公元前 507 年,小孔子 44 岁。孔子弟子中学术成就最高的人之一,故有“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的说法。其学术活动影响甚大,以至于西河人把他当成孔子(《礼记·檀弓》)。曾为“魏文侯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② 色:脸色、表情,引申为性情。

③ 致:奉献。

【译文】

子夏说:“崇尚贤人能够变化性情;对待父母,能够竭尽其力;侍奉君主,能够致献忠节,不顾性命;与朋友交往,则说话必须有诚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即使没有去学习具体的知识,我也认为他必定是学习过了。”

【品鉴】

这一节讲的是学习的内容,人应该学习什么?什么样的知识才是人最需要的知识?孔子认为,有三种知识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就是:事亲之道,事君之道,交友之道。孝是事亲之道,它要求人们要竭尽全力地去侍奉父母。忠是事君之道,它要求人们要鞠躬尽瘁地侍奉君主。信是交友之道,它要求人们要诚心诚意地和朋友相处。儒家认为,这三种知识是人们最需要掌握的知识,因而也是最重要的知识。孔子的这一思想是对第六节思想的进一步阐发。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 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 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 改。”

【注释】

① 重:庄重。

② 固:坚固,鄙陋。

③ 主:亲。

④ 不如己:指道德品性不同于己者。

⑤ 勿:莫。

⑥ 惮(dàn):畏难,畏惧。《说文解字》解释说:“惮,忌难也。”段玉裁说:“凡畏难曰惮,以难相恐吓亦曰惮。”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则没有威严,不断学习则不会故步自封。崇奉忠厚信实,不与忠信不如自己的人为伍,有过错则不怕改正。”

【品鉴】

前人和时贤,多将“无友不如己者”理解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试想,如果每个人都不与“不如己者”为友,那么,交友相处就成为不可能。因为不如己者,你不愿和他相处为友;胜于己者,别人若遵循此原则,同样也不会愿意和你相处为友。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此一方面不如你,可能彼一方面又会胜过你。如果一个人在忠信方面不及你,那就不要和他交朋友了。

【原文】

曾子曰:“慎终 追远 ,民德归厚矣。”

【注释】

① 慎终:谨慎对待父母的死亡。

② 追远:追念先祖。

【译文】

曾子说:“对待父母的死亡要表达出自己的哀伤,祭祀先祖的仪式要表露出对先祖的敬意,这样民德就会归于敦厚。”

【品鉴】

百行之大,孝行为先。曾子是孔门弟子中以倡导“孝”闻名的学者。曾子认为,对待健在的父母要尽孝,对待死去了的祖先也要“孝”。对待死去了的祖先的孝,要做好两件事情。一件是“丧尽其哀”,另一件是“祭尽其敬”。儒家认为,对亡祖表达内心的哀伤,这属于内容的方面。祭祀的礼仪是内心哀伤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属于形式的方面。“孝”使得子孙对祖先的情感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了统一。

【原文】

子禽 问于子贡 曰:“夫子 至于是邦 也,必闻 其政。求之与?抑 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① 子禽:《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说,陈亢,陈人,字子禽,小孔子四十岁。郑玄认为,子禽是孔子的弟子。

② 子贡:姓端木,名赐,是孔子的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子贡小孔子三十一岁。

③ 夫子:古代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被称作夫子。

④ 邦:国家。汉代刘邦称帝,才开始讳“邦”而称“国家”。

⑤ 闻:听见,知悉。

⑥ 抑:语词。

⑦ 与:语词。

⑧ 其诸:大概、可能、恐怕。

【译文】

子禽问子贡:“夫子到了别的国家,一定会听闻朝政,是夫子求他们,还是他们自愿告诉夫子的?”子贡回答说:“夫子是凭着自己的温和、恭敬、简朴、谦让,熟悉和懂得了他国的政道。夫子求道的方式,恐怕和一般人求道的方式不一样啊!”

【品鉴】

在今天看来,“温”“良”“恭”“俭”“让”,讲的是与人相处的方法。在孔子那里,则首先是学习和求道的方法。学习、求道要有好的态度,所以,《礼记·曲礼上》说“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学生拜师学道,要前往老师的府上,要有温、良、恭、俭、让的学习态度,恭恭敬敬地行拜师礼。不管学生的政治地位有多高,如果让老师跑到学生府中去施教,就大违儒家之道。以这样的方式求道,丢弃了温、良、恭、俭、让的学习态度和求学方式,违背了儒家施教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即便是老师答应施教,所学到的知识恐怕也要大打折扣。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 ;父没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注释】

① 其:指儿子。

② 志:心意,在心为志。

③ 没(mò):通“殁”,死。

④ 道:路,引申为规律、法则,主张、思想、学说。

【译文】

孔子说:“当他的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趣向意气;当他的父亲去世了,要观察他的行动。若他父亲去世三年了他还能够坚守父亲的思想主张,可算是孝了。”

【品鉴】

父之道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善的父之道,不去改正它,当然很好。但若是不好的“父之道”,也不去改正它,就很麻烦了。但孔子认为,这就是孝。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孝,缺乏权衡和变通,自然是一种“愚孝”。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 为贵。先王之道,斯 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 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① 和:和谐、协调。恰当,恰到好处。引申为通权达变。

② 斯:此。

③ 节:节制。

【译文】

有子说:“礼的作用,就是以通权达变为最可贵。先王圣君治理国家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做每件事,不管是大事情还是小事情,都应当以适度的礼来节制它。如果有什么事情做不通了,就需要通权达变,不用礼来节制和约束,大道终究是行不通的。”

【品鉴】

“礼”,学者多释为“礼仪”,不妥。这里的“礼”是一个具有高度抽象意义的哲学范畴,类似于老子的“道”,后儒的“理”。它的具体意义是指宇宙人生的最普遍的规律和最一般的本质。《礼记·乐记》说:“礼者,天地之序也。”“序,故群物皆别。”天地万物之序,也就是宇宙的原理和法则。正是这些不同事物的不同原理和法则,把世间万事万物区别开来。

【原文】

有子曰:“信 近于义 ,言可复 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 不失其亲,亦可宗 也。”

【注释】

① 信:言语真实,讲信用。

② 义:善、美好、适宜。

③ 复:实行,践履。

④ 因:依靠、凭借,亲。注或以“因”通“姻”,意为缔结婚姻择其可素之人。

⑤ 宗:主,可靠。

【译文】

有子说:“忠信近乎义,所说的话就可以践履实行了。恭敬近乎礼,则能远离耻辱。亲可以亲的人,也可以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宗主。”

【品鉴】

“信”是儒家的重要观念。在有子看来,“信”和“义”并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是统一的。有的“信”,是合乎“义”的;也有的“信”,是不合乎“义”的。合乎“义”的“信”,就值得人们去践履。《史记·苏秦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位名叫尾生的人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女子一直没有来,结果大水却来了,尾生痴等那个女子恪守信约而不离去,最终抱柱而死。尾生的做法无疑是“信”,但确不合于“义”,因而,不值得我们去效法。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 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① 有道:有道德的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一定要吃饱,居住不求一定要舒适。做事敏捷,谨慎言行,接近有道德的人,并以他们为榜样纠正自己,这样就算是好学习的人了。”

【品鉴】

做君子、成圣人,是儒者的不懈追求。在这一节中,孔子对君子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饮食起居上的要求,二是言行关系上的要求,三是学习上的要求。在饮食起居上,君子要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在言行关系上,君子要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在学习上,君子要做到“就有道而正焉”。接近有道高贤,不断匡正自己,最终成为君子和圣人,这才是真正的好学。

【原文】

子贡 曰:“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释】

①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弟子。生于公元前 520 年,卒年不详。据说从师孔子之前,是个商人。在孔子眼里,子贡是个能言善辩的人,性格活泼,通达事理,喜欢评论别人的善恶是非。

② 谄(chǎn):奉承,巴结。

③ 未若贫而乐:一本“乐”下有“道”字。

④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中的两句诗。用刀切割,谓之切;用锉锉平,谓之磋;用刀雕刻,谓之琢;把器物磨光滑,谓之磨。切、磋、琢、磨,是古人打磨玉器、骨器的不同工艺,由此引申为学习知识、锤炼品德应该精益求精。

【译文】

子贡说:“一个人在贫穷的时候能够做到不奉承巴结,在富有的时候能够做到不骄傲欺人,这样的人德行怎样?”孔子回答说:“可以了;但是这样的人还是不如贫穷却简朴快乐、富有却谦虚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中说:‘如切割骨器,如削锉象牙,如雕琢玉器,如打磨石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啊,现在可以与你讨论《诗经》了。因为告诉你以往的,你就能预知未来的了。”

【品鉴】

一般说来,贫困时不谄媚,富贵时不骄横,就已经是很高的境界了。但是,孔子认为,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所乐者,道也;富而所好者,礼也。一个人在贫困的时候,还能不忘大道,做到以志道、求道、行道为乐;一个人在富贵的时候,还能不忘长幼尊卑之序,做到知礼、循礼、行礼,这才是最为难得的。

【原文】

子曰:“不患 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① 患:忧虑,担心。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品鉴】

生活中,当我们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常常会认为他人不了解自己,不能理解自己,所以常常会发出“知我者鲜矣”的感慨。但是,在孔子看来,“理解他人”和“理解自己”相比较,前者更重要。事实上,对于每一个人来讲,“理解他人”都远比让他人“理解自己”重要。因为只有理解了他人,群体才会稳定,社会才会和谐。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只有积极地去理解别人,才能更好地协调和领导大家把工作做得更好。 HphWZdQ0bnDmevRqpwIOo8rR3nS9js+OC/aU0X6ueqDGE43YdJCFBSRU4Ffhxa5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