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词汇“大爆炸”:别把孩子当孩子

在说出第一个词之后,孩子的语言能力会突飞猛进,进步飞快。为什么开口的第一语言是英语而不是汉语,我也纳闷了很久。我想了想,这应该和我们搬到香港的时间节点有关。离开了汉语语境,我们又请了一位只说英语的菲律宾阿姨照顾孩子。阿姨加入之后,在孩子的语言环境中,中文的比重显然就不够大了。两种语言在孩子的大脑中神奇地博弈,最后英语占了上风。当孩子开始说话后,在香港的学校和社区里人们也多用英语回应,这也强化了刺激。就这样,英语成了孩子的第一语言。然而客观地说,我这半年的中文“独角戏”一点儿也不是白费工夫,在此后的中文学习中,和其他国家的孩子相比,他们显然轻松很多。

自从孩子开始开口说话,我的“表演”生涯就又加料了。首先,“单口相声”变成了“对口相声”或“群口相声”。这个阶段的我,开始设计故事,和孩子们互动,逗他们开口说话。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填空游戏。先多次重复讲一个孩子们最喜欢的故事,直到他们都耳熟能详。再次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开始故意藏一些词,只说半句话,把最精彩的部分情节,变成填空题,让孩子们自己回忆那些词来填进去。这个游戏很受欢迎,每天晚上睡觉前,在孩子们的小床上,我们三个能玩很久,直到一起进入梦乡。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语言能力突飞猛进,词汇量猛涨,而且他们的单字期很短,很快就开始说长句子了。

等到孩子们3岁,进了香港的幼儿园,我也果断地走出家门重新工作。我选择了教中文,收入不高,但时间灵活,还能接触很多可爱的小朋友,这份工作很适合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和考试,我家客厅的小课堂闪亮开课了。我的课程主要是课外辅导,就是对外籍学生的中文课后辅导,每天都会有可爱的外国小孩来学习中文。

当了语言老师以后,我更加明白了规律性的语言刺激的重要性。我的学生大多数在国际学校就读,且香港没有普通话语境供他们练习,所以他们的普通话近乎零基础。于是,我设计了一套简单的普通话日常问候和对话系统,与所有的学生用中文问答互动。刚一开始,每天都是“翻车”现场,孩子们基本上全靠猜。坚持了一段时间,孩子们居然渐渐都能猜对了,再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的耳朵终于被“话痨”老师征服,能用有限的一些中文词汇跟我简单对话。并且孩子年龄越小,这个方法效果越好。不过即便是过了最佳敏感期的中学生,经过几次练习,也可以起效。

在这些学生中,有一个7岁的香港男孩杰尼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在我的学生中,香港学生并不多,基本上外国学生更倾向于学普通话,而香港孩子一般都说粤语。他是为数不多的被父母送来学普通话的香港学生之一。还有就是他的英语谈吐非常文雅,会用大量的书面词汇,比很多英语母语的小孩都要地道,比如ridiculous(荒谬的)、tremendous(巨大的)等此类一般孩子不太用的词语,他常常脱口而出。有一天,我和他的妈妈聊了一会儿,找到了答案。

杰尼的妈妈是哈佛毕业的高才生,在银行工作,他刚出生时妈妈太忙,没有亲自照顾他。到了3岁他也不开口说话,而且非常怕生爱哭,一度被幼儿园老师建议看心理医生。妈妈毅然辞职,开始全天候教护(在香港的银行工作待遇优厚,妈妈却能说放弃就放弃,笔者在此要盛赞一下母爱的伟大)。有意思的是,这位妈妈也采取了和我一样的“话痨独角戏”策略:每天和杰尼在一起,使用定向输出语言的方式,而且有意用书面词汇。不到一年,杰尼顺利开口,也喜欢交朋友了。现在他不仅谈吐优雅、成熟,而且理解力特别强,喜欢写东西。有一次下课后,我无意中听见了杰尼跟他妈妈关于一篇学校历史作业的对话,相当有意思:

“杰尼,我看你的历史作业了,我认为你写的那段关于美洲原住民历史的内容非常棒!”

杰尼受到夸奖很开心,开始跟妈妈讲自己写文章查资料时的发现。妈妈就趁机开始“引申”,跟杰尼聊起了美国西部淘金热的故事,杰尼说,那个内容不是这周历史课要学的,是下周的内容。妈妈马上说:“真巧!那我们回家可以翻翻这方面的书,还有几部关于那段时期的影片可以在周末挑一部看看,你爸爸最喜欢的是那部《西部往事》(名字记不太清)。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写一篇西部牛仔的故事出来,好不好?学校不打分,只作为本周的一个家庭项目,写得好的话,下下周的郊游,可以由你来选择去哪里。”杰尼欣然同意,高高兴兴地跟妈妈回家查资料去了。

一场关于下周历史课的预习动员,就在五分钟的时间里水到渠成了。杰尼妈妈其实性格很强势,但是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表情和语气却总是轻松而欢快,仿佛在和银行大客户交谈。这种高端沟通术,她天天都在使用。我毫不怀疑,有这样的妈妈,杰尼今后的沟通能力和口才一定差不了。

敲黑板4

在接纳和肯定的氛围里与孩子进行沟通,效果肯定比训斥要好。即使孩子有不同意见,我们也可以利用话术可以扭转气氛。杰尼从爱哭害羞变得阳光自信,妈妈的接纳和陪伴不可少。性格强势的哈佛妈妈,用高情商的沟通方式,对孩子产生了终身影响力。在有些方面,别把孩子当孩子,父母自身的高度,就是孩子的起点。 0dGSczDzDJ4pCPCE/0ZIfeuJX/1YxKy6k37tzIFIjePft9uyU5oCw0LHCkW/I3J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