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在总结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以及方式与方法的基础上,论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的相互关系。保护非物质文化,并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在相互交流中保护自己的特色,在竞争和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在保护的基础上创新,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文化现代化运动大多是一个双向运动过程,即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辅相成,既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现代化运动的阻力,也善于使传统文明转换成现代文明。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现代化
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学术界十分关注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群体之间相互交流、理解和对话创造了条件,但文化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一样重要,不能容忍世界文化多样性状态受到破坏。然而,如何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如何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则意见不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我国许多地方对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传统文化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许多富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已经失传或正在消失;二是大批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三是民间艺人后继乏人,一些口头和非物质文化已经失传或面临失传,许多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亡艺绝;四是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许多稀有民族工艺品及其技术大量外流。
本文主要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和保护的必要性及其与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