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神童就是天才?

2004年,《60分钟》节目对才华横溢的12岁作曲家杰伊·格林伯格进行了特别报道。在节目中,小格林伯格坐在电脑前,把自己听到的音乐写成曲谱。他告诉主持人斯科特·佩利,他已经创作了五部交响曲,它们似乎是奇迹般地流淌进他的大脑:“我只是听到它,就好像是一首现成作品的流畅演奏,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对格林伯格的后续报道中,著名的茱莉亚音乐学院教授塞缪尔·齐曼评论道:“我们谈论的是一个神童,在作曲方面,他达到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才的水平。我说的是莫扎特、门德尔松、圣桑那样的天才。”不久,另一位神童、小提琴演奏家约书亚·贝尔委托格林伯格创作了一首协奏曲,由伦敦交响乐团完成录制。所有人都认为格林伯格是当代莫扎特。

再看看另一个音乐神童。2017年,《60分钟》节目特别报道了英国音乐神童阿尔玛·多伊彻,同样将这位12岁的神童比作莫扎特。 1 和莫扎特一样,多伊彻几乎从一出生就能说出所有的音阶音符,4岁开始作曲,12岁为维也纳市写了一部歌剧。 2 事实上,这部歌剧(《灰姑娘》)听上去很像莫扎特(歌剧片段可在YouTube上听到)。为什么格林伯格和多伊彻——事实上几乎所有神童都被比作莫扎特?因为莫扎特是“黄金标准”。

1756年1月27日,利奥波德·莫扎特和安娜·玛丽亚·莫扎特(佩特尔家族)为他们的儿子施洗礼,给他取名为乔安尼斯·克里索斯托莫斯·沃尔夫冈·西奥菲勒斯·莫扎特。 3 后来,莫扎特放弃了名字中希腊语来源的“西奥菲勒斯”,改为法语来源的“阿马德”或拉丁语来源的“阿玛多伊斯”——意思是“蒙上帝之爱”。从基因上来看,似乎真是如此——莫扎特蒙受了神圣的音乐天赋。他是家族的第四代音乐家,他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没有留下后代)跟随他的脚步成为音乐家后,音乐世家延续了五代。 4 携带有音乐基因的,似乎是佩特尔家族,而不是莫扎特家族。虽然母亲安娜·玛丽亚没有参与家族的高级音乐创作,但她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会音乐家。 5 利奥波德·莫扎特的祖辈则只是德国奥格斯堡的装订工。利奥波德缺乏音乐天赋,但不缺乏音乐抱负,他发现,这种抱负可以通过儿子沃尔夫冈实现。

莫扎特似乎从小就为音乐着迷。根据他姐姐纳奈尔的证词,他3岁就会弹羽管键琴,弹出三度音程(钢琴上三个白色键略掉中间键的音程)的“甜美”声音时,他显得特别快乐。 6 小男孩不仅是钢琴奇才,还是小提琴天才,他似乎是靠运动记忆(看到乐谱音符就能准确记起指板上相应的正确位置)凭直觉就会弹奏乐器。他6岁开始弹奏大键琴和风琴也是如此,尽管他弹奏时必须站着才能够到踏板。莫扎特还具有留声机般的记忆力。例如,14岁时,他第一次听到一首2分钟的乐曲(格雷戈里奥·阿莱格里的《求主垂怜》)后,很快就写出了所有的音符。绝对的音感,准确的声音记忆,绝对的运动记忆——这一切,神童莫扎特都拥有。

有这样的天才儿子,父亲利奥波德于是领着莫扎特和他天资聪慧的姐姐纳奈尔去欧洲各大宫廷巡回演出。利奥波德善于交际、举止温文尔雅,为赢得王室成员听众扫清了道路,天才儿童莫扎特奉献了精彩的音乐表演。君主、专业音乐家和业余爱好者都对小男孩的非凡天赋赞叹不已。萨尔茨堡的一位市民称他为“天生的艺术奇才”。 7 SbbqFGX/pnHrk2sBPcBC/ALg+9zXJDBTgfTdTbYVRQI6dkBbNU+vOwHEf8qIKUt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