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辽史研究

本年度出版的陈述的《契丹政治史稿》(人民出版社)是旧著《契丹史论证稿》(北平研究院,1948年)的修改作。全书14万字,分为契丹在祖国历史中的地位、契丹民族的构成、初兴传说的解释和大贺遥辇迭剌的由来、选汗大会与帝位继承、阿保机建国的基本情况及其政策、统治政策的演变与汉人地位的提高、辽季党争的起伏与北辽、西辽、辽廷瓦解以后的契丹人八篇,不仅在内容上较旧著有所增加,在史料考订和观点上也有不少改进。本年度发表的论文,则集中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政治、军事制度。杨若薇在《辽代斡鲁朵官制探讨》(《中国史研究》第4期)中,对《辽史·百官志》“北面宫官”诸条记载进行了考辨,认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司掌诸斡鲁朵中契丹族、蕃户之军政、民政,北枢密院则掌诸斡鲁朵以外部族之民政、军政;汉人行宫都部署司掌诸斡鲁朵中之汉人、渤海人的军政、民政,南枢密院则掌诸斡鲁朵以外之汉人、渤海人的军政、民政。斡鲁朵是枢密院之外的一个独立系统,直接受制于皇帝。斡鲁朵人户构成了行宫集团,这个集团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俨然以一个游牧部落的方式生产、生活着;但它又绝不等同于普通部落,它是皇帝心腹集团、皇室经济、军事力量之重心所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行宫都部署司几乎达到了与枢密院平分秋色的地步。辽代军队的分类和编组,由于《辽史》记载的混乱,长期未能有较清楚的认识。

王曾瑜在《试论辽朝军队的征集和编组系统》(《中华文史论丛》第4期)中指出,“宫帐、部族、京州、属国各自为军”的说法,指的是当时军队的征集系统;除属国外,宫帐、部族和京州作为辽朝以武立国的根本统治体制,既是三个行政系统,又是三个征兵系统。辽军的编组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直接按宫帐名号编组的宫分军;二是直接按部族和属国名称编组的四大部族军、室韦军等;三是汉军和渤海军多采用五代、宋军的番号和编制,由五京道各州县乡丁和宋朝的俘虏、降卒编组而成;四是超出部族和民族系统的军队编组,如皮室军、属珊军、拽剌军等。辽代以殿前都点检为北面官,率御帐亲军,负责宫帐守卫;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为南面官,率五京侍卫亲军,负责五京的守卫。王文还着重指明,辽道宗时,宋朝火药已经传入北方,辽人已掌握以人力抛石机抛射火药球的方法,金人用火炮的方法是从辽人处学来的。

杨若薇在《辽朝“糺”之探讨》(《历史研究》第1期)中,对争论已久的“糺军”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辽朝根本不存在一种由某些人组成或担当某种特殊职能的“糺军”,也不存在特指某一种人的“糺人”和“糺户”;“糺”是契丹语直接借用汉语“军”,由于遗去韵尾鼻音“ n ”而发为“居黝反”。它的音、义都是军,是对军队的通称。“糺”字不是契丹字或女真字,而是汉字的简写、俗写。契丹字中出现的“糺”,是借用了汉字。在辽朝游牧人心目中,部落是军政合一的组织,部就是军,所以部也被称作“糺”。驻扎在边地的部落民户,被称作“边防糺户”,由部落长官——糺官统辖。金元时代,“糺”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不再作为军和部的泛称。赵光远《略论契丹军队在中原“打草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6期)对有争议的“打草谷”又提出一种意见,认为“打草谷”是契丹统治者劫掠中原财富的借口,发生范围曾经很广,但这并不是在中原推行奴隶制的手段。

2.政治。李敬武在《论辽代后期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特点》(《锦州师院学报》第3期)中列举了辽代后期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四个特点:诬告陷害代替了武力;斗争在后族集团中进行;斗争的双方均是为别人谋取皇位;波及范围不断扩大。蜀春分析了辽道宗朝婚姻政策对政治的影响,认为耶律氏与萧氏两姓通婚是作茧自缚的对内婚姻政策,在形式上是姑舅表婚制的残余表现,舅权较大;满足不了封建社会对生产力的大量需求,限制了人口繁衍和民族昌盛。都林牙耶律庶箴提出改革婚姻制的建议,被道宗否定。边民与藩部为婚,既是政治联姻的需要,也是军队驻边和开疆扩地的必然结果。大安十年(1094),道宗下诏“禁边民与藩部为婚”,使对外婚姻政策具有了更大的保守性。道宗的保守婚姻政策,对辽末政治衰败乃至最后亡国起到了加速剂的作用(《辽末婚姻政策与辽末政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5期)。薛景平、冯永谦对1979年7月出土的梁援墓志进行了研究,订正了道宗朝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辽代梁援墓志考》,《北方文物》第2期)。杨世彝从对策、讽谏、修史三方面对契丹知识分子萧韩家奴进行了评价(《谈辽朝的政治名人肖韩家奴》,《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3.经济。本年度经济史研究的论文仍然很少。黄凤岐《从宋人使辽行程录看辽朝的交通和经济生产概况》(《辽宁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辽的交通运输无论从道路、交通工具上,还是从交通管理上,都比宋落后和原始,经济生产的内容则比较丰富。

4.宗教。朱子方在《辽代的萨满教》(《社会科学辑刊》第6期)中认为,辽代萨满教比较盛行,萨满分为太巫、大巫和巫三级,各有所司,巫觋是男女巫的合称。巫在神事活动中有专用的“法衣”和铃、箭等法器。巫觋的主要职责是主持祭天、祭山、拜日等仪式和进行“惊鬼”、歌呼等跳神活动。

5.辽宋关系。杨树森在《略论辽与五代、北宋战争的性质》(《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中,不同意将辽与五代、北宋的战争一律看成是南侵和掠夺,认为辽在五代时对中原的战争虽具有掠夺性,但主要还是从属于割据兼并战争;辽与北宋的战争,则是统一战争的继续。

关于西辽和辽代的民族关系,本年度又发表了几篇论文,但没有提出什么新意。 nISlfd1m00XTXhx5b5vHqZ8ZHxIS4Xfvq6IgHEYzehN3rCL2QvX8mAvcZ+UKIJ9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