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历史人物研究

比较集中的还是关于朱元璋的评价问题,有陈世昭的《朱元璋的集权政治的历史作用之我见》(《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张丕显的《论明太祖选用与培养人才》(《辽宁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周桂林的《朱元璋杜文牍之弊》(《中州学刊》1984年第3期)、唐载阳的《朱元璋与“富民政策”》(《团结报》1984年4月21日)等,继续就朱元璋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经济政策等加以论述。商传的《明初著名政治家姚广孝》(《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3期)一文说:“在明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姚广孝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重要角色。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并未见到有关他的论著,这与他应有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为此,他考述了姚广孝的家世及其出家为僧的曲折经历,认为姚一生中最突出的政治活动,是策划发动“靖难”之役,“首赞密谋,发机决策”,“论功以为第一”。朱棣登位之后,姚并非功成身退,而是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由宣德初开始,随着人们不满“靖难”时事情绪的增长,姚广孝声名也逐渐受到不应有的贬斥,至嘉靖时达到高潮。这些不实的传闻,应予澄清,并充分肯定其卓越才能和顺乎潮流的政治主张。

在评介明中后期人物的一组文章中,主要有王天有《东林党和张居正》(《学习与思考》1984年第3期)、学文《重才执法的改革家张居正》(《北京日报》1984年3月19日)以及汤纲的《徐光启的富国强兵思想》(《复旦学报》1984年第1期)、汪家伦的《徐光启论农田水利》(《中国水利》1984年第11期)和吴申元的《论唐顺之的经济思想》(《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等。关于张居正,多数认为他是当时统治阶级中比较有远见卓识的人物,他所进行的整饬吏治、抑制兼并和均平赋役的各种改革措施,是顺乎时代潮流、有利国计民生的,应予肯定。

今年是袁崇焕诞辰4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明季杰出人物,广西历电学会等单位于6月21日—26日在广西藤县召开了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就袁崇焕是否是民族英雄、军事思想以及死因、籍贯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见诸报刊上的研究文章,则有黄国强《论民族英雄袁崇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和张介文《论袁崇焕》(《玉林师专学报》1984年第2期)等。黄文认为:袁崇焕是明季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其立论根据是,袁生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年代,从小就看到民族危机,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对祖国忠心耿耿,无畏无私;为官清廉,洁身自好。舆论对他的反映,时人对他的评价,清乾隆间为他彻底平反,也都足以证明他无愧是一名民族英雄,他的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包括满族在内)的共同精神财富。

总之,1984年明史研究取得了不少新的收获。但也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对一些关系到有明一代的重要典章制度研究得不够,对社会经济史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缺乏综合分析,新课题的开拓也比较差,如此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来年继续努力。 a6iHQlkf/f5P1h7jiDcbqwPj4ejxx+WdrC/J2fBzXDG6EZOqyJs61HVN0ACmSSE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