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国学人物

孔子

孔子(约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祖辈为宋国贵族,在孔子前几世时没落。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是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及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亡故,母亲颜征在携其移居曲阜阙里。孔子15岁时立志做学问。再年长一些时,做过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工作。他虚心好学,有过无数位老师,相传他曾向老子问礼,向苌弘学乐,向师襄学弹琴。由于勤奋好学,孔子30多岁的时候,已经博学多才,成为有名的学者,开始在阙里收徒授业,开私人办学的先河。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除了“仁”和“礼”,孔子还注重“学”与“思”的结合,讲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孔子35岁时,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来到了齐国。在齐国,他做了贵族高昭子的家臣。到齐国的第二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的主张,得到了齐景公的赞赏,他准备重用孔子,结果因齐相晏婴阻挠,最终作罢。孔子随后回到鲁国,继续授徒讲学。51岁时,被任命为中都宰,由于为政有方,被提为司空、大司寇,辅佐国事。为了提高国君的威望,孔子力主削弱三桓(鲁桓公的三个孙子),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矛盾激化。不久,齐国送来名马美女,鲁国君臣欣然接受,终日沉迷不已。孔子失望之余,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涯。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遍游诸国,只为了寻找施展才能的机会,然而终无所遇。其间,他曾被卫国国君质疑;遭遇过贵族叛乱;出陈国时被楚人围困,绝粮七日。在游历十余年后,鲁国季康子听从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把孔子从卫国接了回来。孔子回到鲁国后,被尊为“国老”,然而在政治上仍不被重用。孔子不再求仕,潜心整理古籍文献,培养弟子。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尤其喜《易》,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孔子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这一年,鲁国郊区出现麒麟,结果被村人打死,孔子认为是不祥之兆,停止了对《春秋》的修撰,悲痛不已。72岁时,门生仲由在卫国死难,孔子悲伤难抑。翌年,寝疾七日,不愈而卒。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子车、子居。战国时期邹国人。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师承子思(孔子之孙。另一说是师从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影响深远,有“亚圣”之称。

孟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其远祖为鲁国贵族,后来家道中落,从鲁国迁居到邹国。3岁丧父,母亲将其抚养成人。孟母的管教十分严格,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已成为千古美谈。孟子师从孔门,十分推崇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他和孔子一样,也有周游列国的经历,在齐、晋、宋、薛、鲁、滕、梁等国宣扬“仁政”和“王道”的思想。当时,各诸侯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力图以战争实现统一。孟子的学说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被采纳。在六十多岁的时候,孟子退居讲学,与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7篇(另有观点认为,《孟子》的编定者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尤其在秦时,因焚书坑儒,其门徒殆尽,几乎一蹶不振。到西汉时,扬雄首先肯定了孟子对儒学的贡献。东汉时,赵岐对其很是推崇。唐玄宗时,曾封“孔门十哲”之一的颜渊为“亚圣”,并没有封孟子。中唐时,韩愈首倡儒教“道统”之说,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的人物开始,孟子的地位开始升迁。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刻石十一经,增入《孟子》,自此《孟子》被列入经书。北宋神宗时,《孟子》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升格为儒家经典。到了南宋时,理学家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孟子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元仁宗时,封孟子父亲为“邾国公”,母亲为“邾国宣献夫人”。元明宗至顺元年,加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至此,“亚圣”之称流传下来,封建统治者对孟子的封赐亦达到了极致。

老子

关于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年)其人,历来有多种说法。《辞海》云:“相传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一说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另一说认为老子是魏国将军李宗的父亲李耳。史书上关于老子的记载很有限,司马迁在《史记》中为老子立传,也只有四百余字。虽然说法众多,但通常认为老子即老聃。根据《史记》及一些现代学者的考证,老子生活在周的时间较久,大约五十多岁的时候,由于周日渐衰微,便出走赴秦隐居。西行途中,在经过函谷关(一说为大散关)时,关令尹喜强求其著书。老子于是写下讲述道德的五千言,取名为《道德经》。老子写成出关后,西去入秦境,从此隐居,不为世人所知。传说他的寿命很长。司马迁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老子是公认的道家学说创始人(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核心思想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源,是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的思想蕴藏着大量朴素的辩证法观点,如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对立的两面,纷纭万物均为“有”与“无”的统一等。可以说,老子的学说、老子创立的道家学派对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老子之后,庄周、列御寇、惠施等承袭了老子的思想,成为道家的代表人物。黄帝与老子被后世并尊称为“黄老”。

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蒙(今属河南)人。与魏惠王、齐宣王同时。做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后南游各国,探访古风。其时,七雄争霸天下,争战此起彼伏,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困苦。庄子痛恨非正义的战争,同情陷入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因此不愿与统治者为伍。楚王曾以厚礼聘他为相,被他拒绝。庄子后来归隐,以编草鞋为生,过着清贫的生活。

庄子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作为老子的后学,他“学无不所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其不仅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学说,而且成了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其作品现存《庄子》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为庄子所作,其他篇章可能参杂了庄子门人和后学者的作品。在庄子的哲学中,“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政治上,庄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赞同“法治”。他抨击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认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向往自然,崇尚“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庄子认为,人生的至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精神的自由。庄子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在魏晋时期,《庄子》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唐玄宗天宝元年,庄子被封为“南华真人”,《庄子》被尊为《南华真经》,正式成为道家经典之一。宋徽宗时,庄子被封为“微妙元通真君”。随着老庄学说成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庄子日益被神化。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除了独特的哲学思想外,更多表现在文学上。他的主张、思想不是晦涩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幽默、形象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诗情画意的语言文字,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鲁迅曾评庄子散文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则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荀子

荀子(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按照《史记·荀卿列传》记载,荀子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到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与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交流和讨论。由于学问渊博,其地位一度十分尊贵,三次官至祭酒。后因有人进谗言,荀子离齐到了楚国,被春申君任为兰陵令。时隔不久,又有人认为荀子会给楚国带来危险,荀子只好再次离开转而奔赴赵国。在赵国,荀子被拜为上卿。后来,春申君又派人接荀子回楚国。荀子回楚后,再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杀,荀子被罢官。住在兰陵期间,他曾先后去过秦国、赵国,最后终老于楚国。荀子一生博学深思,通过著书立说、传道授业传播自己的思想。其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强调人定胜天,“行贵于知”,由于提倡性恶论,常被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进行比较。荀子一直以孔子、仲弓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传统,痛斥子夏氏、子游氏、子张氏为“贱儒”,对子思、孟子一派的批评尤甚。荀子有不少门生,其中著名的有韩非、李斯。二人后来都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因为弟子的学派,荀子在历史上一直很有争议,有学者不认同荀子为儒家学者,也有学者对其进行抨击。荀子留下的著作,在汉时有300篇,经刘向编订,定著32篇,其中《大略》以下6篇,被认为是后人托作。

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在今河南新郑)贵族。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散文家。相传其口吃,后世称他为韩非子。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喜刑名法术之学”,很有才能。当时,他所在的韩国非常弱,常受到邻国的欺凌。为了富国强兵,他多次向韩王上疏变法,但都未被采纳。之后,韩非写下《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仍然没能引起重视。这些极具价值的政治论文后来流传到了秦国,秦王看后十分欣赏。公元前234年,韩非出使秦国。在秦国,他上书秦王先伐赵而缓征韩。秦王留下韩非,准备重用。当时的秦相李斯是韩非的同学,他深知韩非的才能,于是与姚贾一道进谗言陷害韩非。秦王听信谗言,将韩非下狱,并将其毒杀。

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不善言辞却善著书,他的很多文章被收录进《韩非子》。该书现存五十五篇,有十余万字,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当时的思想界以儒、墨两家为代表,崇尚“法先王”和“复古”。对此,韩非坚决反对,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认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既不能倒退复古,也不应因循守旧,如果今时今日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而对于儒家倡导的“仁爱”说,韩非也发起抨击,他认为应实行“法治”,以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应对现实的状况。君权神授也是韩非力倡的观点。

在诸子百家当中,法家是对律法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力倡依法治国,有自己的完整理论和方法。法家对法律的起源、作用及社会经济、国家政权、伦理道德、自然环境等基本问题都有探讨,为法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法家的意义虽然重大,却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他们夸大法律的作用,以重典治理国家,以刑去刑,对小错亦实行重罚;比如认为人的本性在于逐利,因此以战功行赏,激励士兵作战,这虽有积极的一面,却往往忽略了道德的标准。但无论怎样,法家学说的创立为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个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M8IksCcm+MvTnE10rKpiGL21DBXBE+b3R475QgaiaIuzphVGPFIFltKlYD55B5M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