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清明如何祭黄帝?

清明祭祖,既是家事,也是国事。

过去,台湾每年都还要举行“中枢遥祭黄帝陵”的大典礼,由“总统”亲自着长袍马褂大礼服主祭。

这些年,大陆礼乐复兴,西安、郑州都开始祭黄帝了。许多汉服团体也格外重视这场祭典,常组织同袍与祭,共申民族精神。

可惜祭典多不如法,错谬甚多。

我见过、参与过的这种尴尬场面太多了。底下举个例子。

2014 年 4 月,我去西安参加祭黄帝陵的活动,协助解说。

会前副省长接见与会学者。这本是礼仪式活动,但我趁机建言,说现在各地热衷祭孔、祭黄帝、祭炎帝、祭这祭那,实际上大都是胡整乱搞。祭礼、祭器、祭服、祭仪甚多荒谬之处,且以促进旅游,办成一出舞台剧为主流。如此岂能餍全球华人之心哉?

斯语既出,领导们当然惊疑不定,忙辩称他们也很谨慎从事,且无商业性操作,颇有考证云云。接见会乃匆匆结束。

4 月 3 日,我与电视台工作人员先去黄帝陵准备。次日两岸公祭大典,台湾有新党主席郁慕明等人参加,“台湾中视”和央视、陕西电视台联合转播,台湾高惠宇和陕视李菲、央视鲁健共同主持,另由我当嘉宾,协助解说。

在主播台上晒了一上午太阳,勉强解说完毕,善祷善颂一番。据说效果不恶,场面也颇隆重感人,很能振奋人心。

但实际上祭礼很成问题,我看得一肚子火,只是在台上不便发作而已。

目前黄帝陵祭典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形成传统。然祭仪正如我上文所说,颇可商榷。

一、公祭广场的建筑就成问题。徒矜宏阔,与黄帝陵墓和庙宇皆不相连接,以致祭祀只是在广场上的一场表演,非真祭于庙也。

二、祭祀广场把号称九鼎八簋的各种祭器都塑铸于两侧,变成广场上的造景摆设,不是放在神前的供筵上。甚且根本没有供筵供桌,只搭了个舞台。

三、鼎簋里面也空空荡荡的,没有任何祭物。祭黄帝,是否应用九鼎八簋,虽不无争议,但鼎簋既列,乃竟以空钵献祭,毋乃荒唐?况簋鼎又根本放错位置乎?

四、根本没有祭品,光摆上一堆花篮,然后各界政要一一献花。

这是祭吗?祭者,依字形看,就知道那乃是持肉供神之意,无肉即不能称为祭。现在不但无肉,连酒水米果,啥都没有,是什么玩意?

或曰:杀牲为祭,乃古之陋习,现在改革之,有何不可?

这是错了以后还要再用一套说辞来文过饰非,错上加错,比不懂而做错了更可恶。

凡礼,就要讲规矩的,否则何必谈什么礼呢?依规矩,祭黄帝以太牢。太牢是杀一活牛。清代把太牢降了两级,改为牛、羊、猪三牲,成为犊—特—太牢—少牢的规制。犊仍是用活牛,特用活羊。祭上帝、五帝、日、月均用最高级别的犊祭。礼,是用形式来表现尊敬的程度,故必须有此讲究。现在大家才学着开始祭祀呢,却把礼的规矩首先打破了,有这道理吗?

若说杀牲残忍,更可笑,且是伪善、假慈悲。你在家每天大鱼大肉,市场上也每天宰牲无数。现在好不容易祭祖一次,却连一杯酒水、一块肉也不肯奉祭,还讲得振振有辞,有这道理吗?何况,《论语》老早记载了:“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五、无祭品,只献花篮,读祭文时居然照例说:“尚飨!”尚飨是请祖宗来吃的意思,可是根本没祭品,叫祖先吃花篮吗?

现在的花篮供祭,更不是中华文化,是学老外祭拜墓地、纪念碑时的做法。

六、祭祀大员也都未着祭服,表演人员倒是穿着该穿的衣服。不管他们穿得对不对,至少比祭祀大员们懂礼。

目前国人出席任何典礼都不知该穿什么,因为没有礼服,故常以西装为正装。西装固然可以为正装,但祭孔、祭黄帝这类传统典礼,民族文化意涵极浓,穿西装却是极不合适的。试想若美国总统去祭拜其开国元勋、忠烈将士而穿中国长袍,你不觉得好笑吗?

其实 1943 年时已成立民国礼乐馆,后又在重庆做成《北泉议礼录》,并形成《中华民国礼制》,对于服装早有规范。“台湾中枢遥祭黄帝陵”或马英九祭孔时穿的长袍马褂,即属此类礼服之一。

如今马褂或可不穿,穿个长衫或各式汉服不也甚好吗?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缫丝制衣的国家,服饰文明冠甲全球。如今竟以夷服来祭之,黄帝有灵,当为子孙之不肖而痛哭!

七、祭祀开始时,击鼓三十四响,据说象征三十四省;鸣钟若干下,据说又象征什么。这当然全都是自作聪明的杜撰。

自来典礼开场皆击鼓,何况鼓这种乐器据说即黄帝所创,故击鼓是对的。但敲钟就不然。古来虽也有钟鼓齐鸣之说,然若分奏,必是鼓开场、钟结束。以鼓激扬而钟悠远有余韵故也。所谓鸣金收兵,以钟钲代表收煞。只有方外僧家倒过来,暮鼓而晨钟;又或金与玉配合时,金声而玉振。因此,祭黄帝,不当开场又击鼓又敲钟,乱鸣一通。

而鼓打三十四下象征三十四省,更是无聊的附会。黄帝还是五十六民族的共同始祖、全球无数亿华人的始祖呢,何不敲五十六下、十三亿下或二十亿下?

那么,该怎么办?没什么,依历来旧法,击鼓三通即可。一轮鼓为一通,三代表多数,三通就够了,不需乱掰。

八、祭文读毕之后是告祭乐舞。内含四个部分:《序·心香》《雅·云翘》《风·土德》《颂·龙帜》。

这也是胡说八道,编剧该打!风、雅、颂乃《诗经》之结构,硬套这结构来祭黄帝,以后世之周乐去扣和黄帝的事功,可谓关公大战秦琼。且风乃各地土风,雅是朝廷乐章,只有颂才是宗庙舞乐,故风和雅都是跟祭黄帝这类事搭不上边的。

九、具体跳舞时,中间是佾舞,两旁是武舞,也就是舞干戚。

这些舞都属仪式舞,有传承、有章法,每个动作均有固定之含义。如今重编,讲究舞台效果,实则大失本旨。佾舞用少女,特显其娇媚之姿,占据主场,以与两旁的武舞之男性刚猛相对衬。可能编者还颇自以为得计,殊不知把佾舞变成了“女乐”,孔子见之,亦将愤而出走矣。

十、整个祭祀,前后有乐,祭时却无。亦大可笑。

黄帝乃音乐之祖,自作鼔,又使伶伦造乐,还作了《云门大卷》之乐,张乐于洞庭之野。如今他的子孙居然不知该用什么音乐来祭他!

现今古代六乐固然失传了,但历代祭礼,都是跟音乐配合的,主事者应当考证考证。

主持这部分的,是陕西演艺集团公司,我不怪他们。他们想弄懂这些,本来也不容易。但如今文化复兴,各地祭孔、祭黄帝、祭炎帝、祭伏羲、祭文王,不可胜数。政府有司对这些祭典就不能真请一些专家好好研究研究吗?

4 月 3 日,西安关中书院重开祭孔礼,也同样问题多多。这些礼,真有那么难吗?唉!就算不来问问我,《圣门礼乐志》《文庙祀典考》《泮宫礼乐疏》《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等书俱在,翻翻也就都懂了。祭祀多误,大约只是既不上心又不读书之故!

十一、祭祀,除了这个领导献花那个领导献花之外,就没别的了。电视上对比着播出台湾祭祀时的三献礼仪式,明眼人当能立刻看出是非高下。

献祭分为初献、亚献、终献,其实不只存在于台湾地区、东南亚华人社会。只要下乡去看看,内地各乡村祭祖、拜宗祠,也都还广行此礼,包括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皆然,我还知道有些地方祭拜时还唱《诗经》的《鹿鸣》诸诗哩!可叹城里人却忘光了!办祭典的人,即使没工夫读书,若有心,回家问问老人也就明白了,不至于把自己这十几项错误通过电视直播广传于世界。

当年这些错误,如今改善了没有?大家可以拿着这篇文章对照起来看。到底该怎么祭,应该也就懂了。 SN5LGeBfsjw3WHk7YzK1h1KOaTKPTsnCfemhO+omYJ4YQlIGfIckZ33+0ClHnbc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